老生研路吧 关注:138贴子:3,153
  • 8回复贴,共1

2023届一战上岸对外经济贸易大学MPAcc会计专硕经验贴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一、MPAcc 考试
1. 考试: 入学考试的笔(初) 试采取全国联考, 统一命题、统一阅卷; 面试由各单位自行 组织。各单位结合笔(初)试、面试、个人经历和工作业绩组织录取。
2. 考试科目:
MPAcc 的考试科目与管理类联考考试科目相同,考试时间为一天, 考试的内容包括:
英语二:总分 100 分,题型分布为:
①综合填空(完型填空) 20 道, 每题 0.5 分, 共 10 分。
②阅读 5 篇文章,每题 2 分, 共 25 题, 合计 50 分。
③翻译 15 分。
④小作文 10 分,大作文 15 分。
综合能力:总分 200 分。
此试卷由数学、逻辑和写作构成,其中数学 75 分,逻辑 60 分,写作 65 分,数学和逻 辑均为单项选择题。
①数学分条件充分性判断和问题求解两大部分,其中问题求解共 15 小题,每小题 3 分, 共 45 分; 条件充分性判断共 10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30 分。
②逻辑为30 道选择题, 每题 2 分,共 60 分。
③写作要求写两篇文章, A.论证有效性分析,30 分; B.论文形式从命题作文、基于文 字材料的自由命题作文、案例分析中选一种。
3. 报考流程:
10 月 联考报名
12 月 联考考试
次年 2 月 联考成绩/调剂复试
3 月 国家分数线公布
4 月 填报调剂志愿


IP属地:北京1楼2024-06-04 20:59回复
    二、选择考研
    1. 卷:cc 初试满分 300 分,今年国内多所高校进入复试的分数要求已经达到了 250 分及 以上,贸大 2023 年进入复试的最低初试成绩要求为 250 分,比 2022 年上涨了 11 分; 甚至有些双非院校也已经卷到了 230 分以上,考试容错率很低。而由于报考人数众多, 分数分布密集, 最终录取分数基本也相差很小。
    2. 机会成本高——可以秋招找个工作
    不管是选择出国留学还是找工作就业,都可以同时选择多个去向,但是考研的话只 能报考一所院校。如果一志愿院校没能录取, 则可以考虑调剂到别的院校。但是 cc 由 于报考人数太多,大部分院校不会存在调剂名额,所以一般调剂到满意的院校的可能性 比较小。所以建议大家考虑自己的情况,如果认为就业也是一条可以作为备选的路径的 话,可以参加今年下半年的秋招,可以优先考虑境内升学不需要支付违约金的那种就业 协议, 作为自己的 PLAN B。
    综合各种因素, 还是建议大家在选择考研的时候慎重考虑,最好不要因为“随大流”而 考研, 本科毕业开始工作积累工作经验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而从总体来看落榜考生所占的 比例又很大,所以考研的机会成本太高; 另外,考上研究生不意味着拿到硕士学位证书,更 不意味着拥有研究生的专业能力。读研只是提升自己各方面能力和竞争力的众多方式之一。


    IP属地:北京2楼2024-06-04 21:00
    回复
      三、 择校
      1. 基本问题
      很多同学往往想要报考更好的院校,但是看到竞争如此激烈又有点忌惮,于是陷入 了矛盾纠结的循环当中。我当时在择校的过程中也经历过这样的犹豫,在这里给大家分 享一位老师指导的、我认为在择校过程中非常有用的经验——就是说择校其实只需要问 自己两个最基本的问题:
      这所学校配不配得上你?
      你配不配得上这所学校?
      如果能够理性客观地评判这两个问题的答案,那么择校可以简单很多。比如大家可 以通过与本科学校的对比来评判这两个问题,如果你在本科期间学习会计学已经觉得非 常吃力,在某些专业课程的期末考核中不及格,那么你觉得你能够达到更高层次教育、 更好的学校的培养目标吗?
      2. 其他问题
      当然在择校的过程中还涉及很多其他问题,这些大部分要根据每个人的不同情况来 作考虑,比如院校所在的地区、城市等。


      IP属地:北京3楼2024-06-04 21:00
      回复
        四、 初试备考经验
        1. 我的情况
        1) 本科某 985 院校会计学专业应届生, 理科生, CET-4 成绩 600+ ,CET-6 成绩 547 分。
        2) 初试总分 262 分,其中英语(二) 86 分(客观题满分),管理类综合能力 176 分(数 学满分,逻辑扣 8 分)。
        2. (204)英语(二)
        英语是一门重在日常积累的科目,总的来说,基础较好的同学可以少看网课,基础
        较差的同学可以通过网课快速提升做题水平(注意,是做题水平,要想真正提升实力还 需要自己的积累),并尽早开始英语科目的备考,提升语言能力。
        图 抄《红宝书》背单词
        3-6 月:做英语(一)历年真题并精读、背单词
        我的英语基础还可以,备考的前期主要是找找语感。英语(一) 比英语(二) 难度 更大,但是大部分题型相同, 可以拿来练练手,基础不好的同学完全可以不做英语 (一) 的题目。 做真题时可以给自己计时,做完后对照答案批改,搞懂错题后开始
        精读。将整套卷子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单词都看懂吃透,划出关键词、句、词组、 句型等,在精读的过程中记忆单词,了解词组搭配。这一阶段我还没有开始作文的 学习, 所以没有写卷子中的作文,但是在精读的过程中我会把答案给出的范文也作 精读。这一过程耗时较长,但是非常值得, 我一般会花费一个半小时左右做完卷子
        并批改,之后的三四个小时可能都在精读。
        图 精读
        7-8 月:背单词、开始看网课——翻译、阅读、完形填空、新题型。
        基础好的同学可以有选择性地看网课。
        9-11 月:做英语(二)历年真题并精读、背单词、看作文网课。
        有不少同学会二刷、三刷历年真题, 但是我只做了一次。 作文方面,英文字迹不够
        工整的同学可以抽点时间进行练习,淘宝有卖专门的英语作文纸本子。石雷鹏老师 的作文网课授课风格比较幽默风趣,认真听课的话基本在听课过程中就把整篇文章 的大体内容有所记忆了。当然, 学习作文的过程也是精读的机会。
        图 精读石雷鹏老师作文课的范文
        12 月:做模拟题、背作文、背单词。
        如果真题做的足够多、足够透彻那么也可以不做模拟题。


        IP属地:北京4楼2024-06-04 21:01
        回复
          3. (199)管理类综合能力
          1) 数学
          管理类联考对数学科目的考察并不难,但是不管基础是好还是差都建议大家不 要掉以轻心,最好能够完整地看网课、做相关习题,并且整理错题本。
          图 数学错题本
          3-6 月: 做陈剑《数学高分指南》
          3 个月时间学习这一本书绰绰有余。
          7-9 月: 陈剑《顿悟精练 1000 题》及配套网课。
          刚开始做这一本书的时候,我没有看相关的网课,但是后来发现上网课的过程 中老师会提及更多相关的知识点,而且经常是我不会的地方,所以看网课还是
          有必要的。通过这一轮的学习,可以发现自己在知识点上还有很多漏洞。遇到 不会做、做错的题目要做好标记,及时整理到错题本上, 便于之后复习。
          9-10 月:看 B 站韩超 72 技的视频课。
          韩超 72 技主要帮助提升一些解题思路没那么清晰的题目的解题速度。
          11-12 月:做管理类综合能力历年真题。 考前几天看整理的错题。
          2) 逻辑
          3-6 月: 做赵鑫全《逻辑精点》 基础篇和强化篇、看对应的网课并整理笔记。
          初学逻辑错的多、不理解是很正常的,不必为此过度忧虑。
          7-8 月: 做赵鑫全《逻辑 1000 题一点通》的专项突破手册。
          这一阶段做题可以着重关注正确率而不是速度。
          9-10 月: 做赵鑫全《逻辑 1000 题一点通》试题分册。
          通过刷整套的题提升做题速度, 只看做错的题对应网课讲解就可以了。
          11-12 月:做管理类综合能力历年真题。
          3) 写作
          我写作科目的备考开始较晚, 投入时间不足, 这里给大家做个反面教材,提醒 大家在写作科目上不能掉以轻心。
          7-8 月: 导学和写作素材积累。
          看了王诚老师的导学和写作素材积累的课程,并尽量按照老师的要求开始积累 素材,不过没有做到每天坚持。所以,暑假期间我的写作备考开始了但没完全开始。
          9 月:《写作攻略》。
          阅读学习《写作攻略》及网课,同时按照王诚老师讲解的要求积累写作素材(没 有做到每天坚持)。
          10-11 月:《写作真题》,打字写历年真题文章。
          阅读学习《写作真题》及历年真题讲解的网课,同时按照王诚老师讲解的要求 积累写作素材(没有做到每天坚持),开始用电脑开始历年真题的写作。刚开始写 文章真的很痛苦(不知道是不是只有我这样),反正我总是在想开始写时脑子空空, 然后不得不翻开《写作攻略》或者《写作真题》看看范文是怎样开头的,这才照着 范文写出一个差不多的开头。
          12 月: 手写文章,看写作冲刺串讲网课。
          在稿纸本上自己动手写了几篇文章,但是没能认真修改自己以前写过的文章, 考试前一周也只动笔写过一次, 从未计时训练。不要学我!因为训练不到位考前很 慌,所以看了王诚老师的写作冲刺串讲课,课程里的大部分内容都在之前的基础课 程中有所涉及,所以如果前面基础课程已经很认真地学习过并且对老师强调的点都 有印象的话就不需要看这个课了。
          图 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答题卡
          五、 复试备考经验


          IP属地:北京5楼2024-06-04 21:01
          回复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研究生招生网通知公告,在这里可以找到招生简章、招生目 录、历年数据、复试录取办法、拟录取结果以及调剂通知等几乎所有需要用到的信 息。
            https://yjsy.uibe.edu.cn/cms/infoArticleList.do;jsessionid=A72302A85255AA69A07 7DD6C7150F10D.TA1?columnId=2705
            各专业复试大纲网址
            https://yjsy.uibe.edu.cn/cms/infoSingleArticle.do?articleId=6829&columnId=2170 2) 复录比
            贸大的复录比相对较低, 相应地复试被淘汰的几率也就比较低。 不过这也意味 着进入复试的要求会比较高。 这一点对跨考的同学来说算是一个优势。


            IP属地:北京6楼2024-06-04 21:01
            回复
              年份 进入复试人数 录取人数 复录比
              2022 91 73 1.25
              2023 82 61 1.34
              2. 复试方案
              贸大 MPAcc 复试在 2019 年及以前与 2020-2022 年期间采用的方案是不同的, 而 2023 年是恢复现场复试的第一年,也是不确定性很大的一年,因此我在备考过程 中也面临着很多难以确定的问题,只能做多手准备。不过 24 的考研 er 们就不用担 心这个问题啦, 基本上参考 2023 年的复试方案就可以了。
              下面介绍一下 2023 年贸大会计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复试方案中比较重要的内 容。
              (一) 复试内容
              复试考核的内容包括专业素质和能力、综合素质和能力、培养潜质等方面, 是 对考生既往学业、一贯表现、科研能力、综合素质和思想品德情况的全面考察。在 全面考察基础上,突出对专业素养、综合素质以及创新潜质等方面的考核。
              1.政治理论笔试
              2.会计专业笔试
              3.个人面试
              (1) 基础知识点考核
              考核内容:财务会计、财务管理、成本与管理会计、审计相关的基础知识, 占 面试总成绩的 50%。
              (2) 专业综合能力考核
              考核内容:财务会计、财务管理、成本与管理会计、审计相关的专业综合性问 题,旨在考察考生专业综合分析能力和综合素质, 占面试总成绩的 30%。
              (3) 英语水平考核考核内容:英语理解及表述能力,占面试总成绩的 20%。
              (二) 复试程序及要求
              1.复试资格审查
              2.考生复试抽签
              请所有提交完资格审核材料的考生于指定地点进行复试面试顺序抽签。考生通 过随机抽签的方式确定面试场次及顺序,请考生根据自己的抽签结果按时参加面试。
              3.政治理论笔试安排
              4.会计专业笔试安排
              5.复试面试安排
              (三) 成绩计算方法
              1.面试总成绩(满分 100 分) =基础知识点考核成绩+专业综合能力考核成绩+英 语水平考核成绩
              2.复试总成绩(满分 100 分) =会计专业笔试总成绩*50%+面试总成绩*50%
              注:复试总成绩不合格者,不予录取。学院硕士研究生复试工作小组认为有必 要时, 可对相关考生再次复试。
              3.最终总成绩=初试成绩百分制*60%+复试总成绩百分制*40% 3. 备考建议
              备考建议分别针对以上复试考核的三点方面内容。
              1) 政治理论笔试
              建议备考期间: 考试前两天。
              考前一周左右网站上会给出考试大纲,针对大纲备考,认真阅读相关材料即可。 从往年公布的结果来看,政治理论一般不会刷人。考试时会发空白的答题纸以供写 答案, 建议尽量书写工整、内容足够多(尽量写满)。笔试都是可以提前交卷的, 我考试的时候有不少同学是提前走的。
              2) 会计专业笔试
              建议备考期间: 1 月至考试(一般是 3 月下旬)。
              专业笔试时间是两个小时,跟期末考试的形式差不多。从初试结束到复试一共 有 3 个月的时间,建议大家尽早开始专业笔试科目的学习。就我学习专业课的体验 来说, 这是我第二次甚至第三次学习这门课程,但是在学习过程中收获了很多以前 没有注意到或者是几乎没什么印象的知识,而且第三次学习同一门课程比第一次学 习的体验好很多(感觉自己的学术水平提升了哈哈哈哈希望不是错觉)。
              在不到三个月的时间里准备 4 门专业课的考试,时间还是比较紧张的。就我个 人的情况来说, 我是拖延到了大概 2 月中旬才开始备考, 以致于我只学了两门半的 课程就上考场了。答题过程中我感觉题量有点大, 时间不够充裕,毕竟是四门科目 的考题放在同一张卷子里,所以如果遇到不会做的题目可以适当放弃,先跳过这道 题,避免在某一道题目上浪费太多时间。
              3) 个人面试
              每位考生的复试面试时间一般不少于 20 分钟。 具体细节不能透露, 不过值得一提 的是面试的几位老师都很和蔼,在我面试的过程中有问题不知道怎么回答的时候老师也 不会继续追问, 可以不用太过紧张。
              在面试当中,基础知识点、综合能力以及英语水平的成绩占比分别是 50%、30%和 20%,像我这种极限复试选手当然是选择抓大放小。而且, 我觉得基础知识的考核表现 是对老师的印象有重要影响的,因为如果综合能力的问题回答的不好可能只反映了你对 一些课外的专业知识不够了解, 但是如果连最基础的问题都不甚了解的话,则说明对最 基本的专业知识掌握水平都非常低。
              英语问题的考核并不难,但是作为一个学哑巴英语的人, 我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面 对专业英语问题时,基本上不可能说出一个完整的句子。所以面试之前对英语问题还是 有些恐惧, 不过我抽到的英语问题都很基础,正好我面试前在候场时就在看一些最基础 的专业英语问答题目。当然,在真正回答时还是磕磕巴巴、疯狂 sorry。
              另外,提前进行模拟面试对克服紧张情绪、锻炼临场应对能力有很大帮助, 如果有 机会的话,可以在面试前一周内多进行几次模拟面试, 以便在真正面试时应对自如。现 在市面上有很多包含在复试课程中的以及单独的模拟面试服务,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进 行选择。
              着装上大家尽量穿的正式一点就好, 没有必要一定是白衬衫+黑西装外套, 整体看 上去整洁大方就 OK。


              IP属地:北京7楼2024-06-04 21:01
              回复
                最后想跟大家说一下我个人对阅读经验贴的一点看法。
                管理类联考这门考试在备考的过程中如果有前人的指定很可能会帮助提升学习效 率,避免走一些弯路。大家都知道这门考试比较简单,有的人备考三个月就可以考到 250 分。可以说,学习技巧还是很有用的。就我来说, 我觉得我在备考英语这一科目中所看 过的一些网课对我的英语成绩是没有什么提升作用的。
                但是另外一方面,希望大家要适当地看经验贴。为什么这样说呢? 第一,经验贴看 多了可以发现其实内容也都大差不差,每多花十分钟看一篇经验贴收获的信息很可能是 递减的。第二, 看经验贴不能让你多学会一个知识点, 不能让你背下来一个单词, 也就 不能体现在你最终的成绩中。 第三,经验贴往往是带有主观性的,每个人的学习情况不 同,所谓合理的学习方法不能普遍适用于所有人。
                最后, 祝大家都能在考研中取得理想的结果, 去到一所配得上你的学校。


                IP属地:北京8楼2024-06-04 21:01
                回复


                  IP属地:北京9楼2024-09-03 19:4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