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动物吧 关注:3,240贴子:205,146
  • 12回复贴,共1

自创地球生物引入外星世界观(海洋部分)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星球绝大部分参数基本上和地球一个样,陆地面积仅占20%,而且更为分散。北极有陆地,但更多的陆地位于赤道和南半球。南极只有海。


IP属地:湖南1楼2024-06-05 22:50回复

    刚投放水生动物时,该星球的海陆分布图


    IP属地:湖南2楼2024-06-05 22:58
    收起回复
      该星球具有本地的微生物和宏观自养生物,但大型多细胞动物尚未出现。


      IP属地:湖南3楼2024-06-05 23:00
      回复
        投放的动物包括:
        掘足纲和未特化腹足类物种
        棘皮动物
        箭虫
        曳鳃动物
        桡足类和枝角类甲壳动物
        十足目非蟹化种类
        长颌鱼科
        鳚科稀棘鳚属
        吸甲鲶科
        软骨鱼类的银鲛和鲼形目
        头足纲的幽灵蛸


        IP属地:湖南4楼2024-06-05 23:21
        回复
          补充:还投放了珊瑚类腔肠动物


          IP属地:湖南来自手机贴吧5楼2024-06-06 11:33
          回复
            5Myf:
            赤道地带的沿岸浅海,是多种形态各异的鳚鱼的栖息地。这些鱼类有一个共同点:它们的下颌具有两个锋利的大牙,连接着毒腺——作为稀棘鳚辐射演化的后代,它们完美的继承了这件武器,不仅是防身法宝,在中大型掠食性物种当中,更是制伏猎物的神器,物理化学攻击力两开花。如今的稀棘鳚类早已超出了属的范畴,光从形态上来看,分化出的几类外形、习性大相径庭的类群已经可以分为不同的科了。所有这些鳚鱼构成一个总科:蝰獠鳚总科。这个名称就来源于它们共同的祖征。


            IP属地:湖南6楼2024-06-06 20:14
            回复
              三五成群的银绿色鱼影穿梭在靠近海面的倒悬漂浮藻林中,最长的将近半米。它们的肌肉和鱼鳍都进化得更加强壮坚韧,背鳍和臀鳍后缘也隐约开始分出游离小鳍。虽然看起来仍有那么一点“鳚里鳚气”,但整个身体已经初具两头尖的纺锤形,这是速游型猎食鱼的特征。这种特殊的鳚被称为祖鰤鳚,它们擅长快速冲刺,借此捕获同样行动迅速的箭虫和其它蝰獠鳚——祖鰤鳚主要的食物来源之一。这颗星球的箭虫有一部分已经大型化,一般的有10厘米,最大的有一米多长,兼性猎食鱼类幼体和滤食浮游生物。祖鰤鳚采用撞击噬咬的方式捕猎,可以取食比自身更大的猎物。首先祖鰤鳚会瞄准猎物全速冲刺,在触及对方的前一瞬间将嘴部张到最大,用两颗在前后缘进化出锋刃的毒牙深深刺入猎物体内,再迅速咬合。利齿配合着咬力和冲击会对长条状猎物造成巨大创面,甚至能拦腰斩断它们的身体。如果猎物体型太大或者没有击中要害,斩杀撕咬攻击未能奏效,祖鰤鳚还会持续咬住对方注射毒液,将其毒杀。


              IP属地:湖南7楼2024-06-06 20:29
              回复
                一望无际、幽暗冷冽的缺氧层中,一个黑红鬼影缓缓浮动。幽灵蛸目,作为蛸形类的一支古老族裔,曾几何时它的家族也辉煌过。然而命运多舛,一个个更为先进的后起之辈后来居上,它逐渐失去了原本拥有的疆土和生态位,只得退入深海缺氧水层苟延残喘,连头足类最爱的新鲜血肉都没得品尝,只能捡食海雪勉强度日。年复一年的筛选让这个种族变得越来越不像通常意义上的头足纲,它们一代代失去了发达的肌肉、变色能力,也不再具有和猎物酣畅淋漓厮杀一场的骁勇……本以为就要这样苟到海枯石烂地老天荒,重新振作起来的良机却不期而遇。
                这片异星海域实在是太空旷了,食物资源却还算够吃而且没有天敌,幽灵蛸在最初的数十万年一直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数量大增。而好景不长,随着桡足类和枝角类甲壳动物大量繁殖、快速进化,甚至涌现出了不少体型比较可观的种类,更是有成员适应在缺氧层生活。这些浮游节肢动物无处不在,和幽灵蛸们抢海雪吃,让后者开始显得边缘化。
                但幽灵蛸真的只会坐以待毙吗?远非如此。它们作为头足类,掠食者的硬件并未完全退化,嘴里有喙和齿舌、腕足上有吸盘,因此从纯理论上来讲,幽灵蛸也是有能力捕食活体动物的。实际上它们也会这么做,因为活的浮游生物也可能被丝状触腕和海雪一起粘住,成为幽灵蛸的食物。
                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这颗星球的幽灵蛸丝状触腕黏性变得越来越强、纤毛也变得更长更粗,还产生了分叉。这不仅是为了收集日渐稀少的海雪资源,还能帮助幽灵蛸捕获撞上门来的桡足类、枝角类甲壳动物作为加餐。百万年间,一部分幽灵蛸种群干脆就主要将浮游甲壳动物作为主食,鲜活的食物不仅提供更丰富的营养和能量,更是重新唤醒并磨砺了它们本已失去的捕猎能力。这些转为猎食性的幽灵蛸不仅强化了触腕,还开始对腕足上的刺状肉须做出改进,它们的须开始变得强壮而坚硬,足以抵抗厘米级体型活猎物的挣扎。随着捕食性增强及其带来的营养条件改善,这些幽灵蛸也变得更为灵敏活跃。它们走出了祖祖辈辈生活的深海缺氧层,向更高级的掠食者进化。


                IP属地:湖南8楼2024-06-06 21:42
                回复
                  @💦阿水


                  IP属地:贵州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24-06-06 21:51
                  收起回复
                    江湖河流是吸甲鲶与长颌鱼这两支淡水类群的地盘。它们被投放到环绕赤道的陆地淡水环境中,数百万年过去也产生了诸多新奇的物种。在凫掌岛(顾名思义,就是海陆分布示意图右边的那个鸟爪形大岛)星罗棋布的河流与三角洲,长颌鱼类中的数个分支都由于某种迫切而的原因不约而同地强化了自己的放电能力……


                    IP属地:湖南10楼2024-06-07 20:59
                    回复
                      猎物扰动的电场变化,对于一条魟鱼来说,如同这晴朗凉爽的清晨时分对于人类一般美妙。这是一条尖翼绦尾魟,一种游泳能力较强的魟鱼,属于翼魟的后代。尖翼绦尾魟的牙齿比祖先更长更尖一些,利于捕食鱼类,较少进食底栖贝类和节肢动物。它们有一定的广盐性,可以进入河口捕食淡水鱼,尤其是长颌鱼。你要问它们为什么不那么爱吃海里“唾手可得”的蝰獠鳚和行动缓慢的吸甲鲶?但凡是个有智力的动物都知道柿子捡软的捏嘛。
                      这条尖翼绦尾魟还是一只半大的亚成体,鱼生阅历还很浅,颇有“初生牛犊不怕虎”的作风。和之前每一次溯河捕食一样,它兴冲冲地开始寻找猎物。很快它就锁定了一条大小合适、看上去就很肥美的长颌鱼科鱼类,只不过是先前没碰到过的种类。和往常不同的是,这块肥肉并没有惊慌失措地逃窜。相反,它察觉到尖翼绦尾魟靠近,毫无惧色,展开浑身的鱼鳍,表皮上闪烁着紫白相间的艳丽花纹。这是一个典型的警告行为,可惜半大魟鱼并不认识其中的含义,我行我素地逼近。
                      尖翼绦尾魟很快察觉到了异常,自己的电感受器忽然麻痒疼痛难忍,还伴随着越来越严重的眩晕感,进而整条鱼都在水中抽搐了起来。原来,那是一条丽纹伏打鲊,一种强电型长颌鱼类,释放出的电流足以杀死和自己同体型的动物。虽然丽纹伏打鲊只有25厘米长,一斤出头的重量,电晕一条体重是自身20倍以上而具有电感受器的捕食者绰绰有余。


                      IP属地:湖南11楼2024-06-08 21:0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