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desunshine吧 关注:36贴子:1,310

【原创】额,没节奏现场表白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这是我第一次在这样的场合下表白,1L音乐,2L正文。
绝对原创,请勿插楼。



1楼2010-10-04 20:26回复
    胤禩、
            小时候看康熙王朝的时候,我记得有这样一个人,他很瘦弱,病态,眼眸间尽是阴狠,他总是和另外3个人在一起,喝花酒,逛青楼,机关算尽,最终输在了胤禛手上,他在人生将近的时候,还是念念不忘那个令他痴醉一生的皇位。我当时笑他,笑他狠,笑他悲,笑他终不如愿。
            4年太久的时间,当我看到那个瘦弱,病态的他再次出现在我的视野的时候,我有种想哭的冲动,真的太久了,久到我快忘记了他。再次翻看了康熙王朝,我第一次稍微懂了他,我发现他总是保持着微笑,不论在什么样的场合,那笑容是一成不变的。父亲说那笑容是他用来隐藏自己的保护膜。最后我看到了他的死,心里是没有任何感觉的,只是有一点点的爽快,因为别人说他是坏人。在那时我记得他的名字里有一个胤字。
            12岁的时候我第一次接触了史书,闲来无事,变翻了家里父亲经常看的历史书籍来消遣时间。清朝,是一个离我们太近的朝代,我看到了九龙夺娣,康熙千古一帝,却在晚年因为生的儿子太多,遇到了类似于玄武门之变的夺娣之争。9个人中龙凤的阿哥,为了那个皇位争的你死我活,胤禛是最后的胜者,既是乾隆的老爸,康熙的4阿哥,我们的雍正皇帝。随着他的继位,当年跟随他的所谓的四爷党们当然的受到了最丰厚的优待,而跟胤禛抗衡的八爷党们,自然是下场悲剧。记得书里提到,八阿哥胤禩下场最为惨痛。在那一瞬间我好像记起了他,那个瘦弱病态的阿哥,一生起起伏伏,原来就是他,不禁想嘲笑自己,这么久了,6年了,我才知道他叫胤禩。
            胤禩,是么? 我记住你了。
    


    2楼2010-10-04 20:38
    回复
              之后的之后,那是那座山最深处的地方,我终于挖到了,那是最后的宝藏,让我心痛,不忍去触碰。每每看到史书中记载的那些,眼睛就会异常的酸痛,最终满脸湿意。记得他的母亲良嫔,原是一戴罪之人,被编入辛者库(就是奴隶之类的)后来因为姿色不错,被康熙那"**"强要了,之后怀了胤禩,他出生后,因为那时的良嫔还只是一个常在,没有抚养他的能力,于是将他交与大阿哥的母妃惠妃抚养。从小因为生母地位低贱,他备受其他阿哥和娘娘的白眼,康熙也不待见他这个儿子。那样一个没有人在乎他环境里,他学会的微笑,用微笑去提升别人对他的好感,他温润如玉,待人宽厚,尤其是对待文人,他招揽了天下的文人墨客,他为了生存下去,为了能获得和其他阿哥一样的宠爱,他努力着,甚晓世故,从小养成了亲切随和的待人之风。康熙规定阿哥们6岁要入学读书,他不到六岁就已经是通宵很多礼法和文集,他经常随着哥哥接受康熙的考究,终于是早有所成,不枉他的心血,博得了康熙最大的宠爱。胤禩为人非常亲切,全无阿哥的骄纵之气,因此广有善缘。不仅在众兄弟中与皇九子胤禟、皇十子胤俄、皇十四子胤禵交情非比寻常,与众多王公朝臣亦相交甚欢。康熙帝之兄裕亲王福全(卒于康熙四十二年)生前也曾在康熙面前赞扬胤禩不务矜夸,聪明能干,品行端正,宜为储君。
           胤禩不仅亲近同宗贵胄,在江南文人中亦有极好的口碑。他的侍读何焯系当时著名的学者、藏书家、书法家,尝学于钱谦益、方苞等人,以擅长八股出名,康熙二十四年即充拔贡生,但因为人“生性率直”、“经常当面责人”而得罪了考官,此后屡试不弟,四十一年李光地荐其博雅,康熙召试,命直南书房。次年赐举人,复赐进土,选庶吉士。后寻命侍读胤禩于贝勒府,兼武英殿纂修。在贝勒府期间,与胤禩甚笃。康熙四十五年何焯父死,他将身边的幼女交由胤禩的福晋照看,便奔丧回里了。胤禩还曾托由何焯为其在江南购书,颇得当地人的好评,称他“实为贤王”。
              一废太子,他的时代终于来临了,在朝堂上崭露头角,任内务府总管事(哎哎着官已经很大了。)可是聪明如他,怎么会这般妄自菲薄了自己,越做越大,八爷党的势力终究引来了康熙的防范,可是他依旧是那么嚣张,我是不明白了,他那样的人,怎么会这般作为,他应该是众阿哥众最聪明的,可是这时他却犯傻了,还有因为大阿哥的关系,那日朝堂大阿哥胤禔自知无望承继大宝,便向皇父推荐胤禩,言“张明德曾相胤禩后必大贵。今钦诛胤礽,不必出自皇父之手。”真不知胤禔说这些是为了帮胤禩还是为了害胤禩,此番言论惹得康熙勃然大怒,遂命将张明德拿交刑部审问,并于当日召诸皇子至,追述胤禔前言,说:“朕思胤禔为人凶顽愚昧,不知义理,倘果同胤禩聚集党羽,杀害胤礽,其时但知逞其凶恶,岂暇计及于朕躬有碍否耶?似此不谙君臣大义,不念父子至情之人,洵为乱臣贼子,天理国法皆所不容也。”此时的康熙认为胤禩有希冀大宝之心,对其予以防范。   次日,康熙就害怕这个处处优秀的儿子会对他的皇位威胁,便在朝堂上公开表明,胤禩有篡位之心。这时9阿哥、14阿哥、10阿哥这些和他同生死的兄弟,带着毒药,生生的跪在地上表明他们绝对相信胤禩无此心。终究14被打了20板子,差点被康熙砍了头,9阿哥生生的挨了康熙两个巴掌,这样的情谊是怎么样培养出来的?只能证明胤禩他当时的好深入人心。终究他被康熙穴去了贝勒的头衔,将为闲散宗室。终究在复立太子前,康熙召见了这个曾今他最爱的儿子,那晚康熙哭了,我想他也一定流泪了,只是他们说了什么不得而知,想罢也是父子情深,往日的过错,终究随风而去。
      


      4楼2010-10-04 20:40
      回复
               之后,那个康熙终究是逝了,胤禛登上了皇位,这是对胤禩最大的不幸。雍正封了很多官位给他,华丽的服饰之下涂抹着最烈的毒药,因为那个新皇要定了他的性命。从雍正元年起,胤禩最大的悲剧开始上演,每年每月每天每刻,雍正都在挑他的过错,先是遣散了他身边的人,之后又翻原来的旧账,处处打击他,原来跟他关系要好的9、10、14阿哥也是未能幸免。他原是早已对皇位没了期望,现在只是想好好为新皇出力,却处处遭到雍正的质疑,他为了国家减少支出,可是雍正却说他存心险恶,终究年羹尧背叛了雍正,雍正就怪罪到他的头上,他却忍了下来。可是雍正哪是那么轻易放过他,终究是在雍正三年对他实行了全面监视,雍正四年又除了他的宗籍,过了几日,又逼她休弃自己的妻子郭络罗,我不知道当时的他是怎么忍痛写了那封休书,又是怎么忍痛将这封修书交与郭络罗,我想那日他两已经看开了,证了那句: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6楼2010-10-04 20:56
        回复
          奔泪~~~~~~顶一个
          生在帝王家的悲哀  


          IP属地:四川7楼2010-10-04 21:01
          回复
                   就算我休弃了你,但请你相信就如当年我对你说的那样,我胤禩至今最爱的还是你,永生不变。
                   胤禩,我相信,我们一起走过这些年的历程,你的心我却是最了解的,我走了,你要照顾好自己和旺儿。
                   那日,她拿着他给的休书,没有泪,淡然的离开了这个居住了十几年的宅子。
                   他站在府门口,看着她走出了他的视野,可是心里永远是她的身影。
                   雍正四年二月初七日,囚禁胤禩,将其囚禁于宗人府,围筑高墙,身边留宦官二人,本月间,令胤禩之妻自尽,挫骨扬灰。
                   雍正你真狠,挫骨扬灰这是古代最残酷的刑罚,你却用到了郭络罗的身上,你为什么要这样伤害胤禩身边的每一个人,这样你会感觉到很爽吗?
                   郭络罗,那日你面对这一切的时候有惧怕过吗?
                   胤禩,那日你待着宗人府阴湿的囚牢里听到她被挫骨扬灰的时候痛吗?
                   也许痛吧,不过更多的是解脱。
            


            8楼2010-10-04 21:01
            回复
                     雍正四年三月初四日,雍正令胤禩改名,胤禩自改其名为“阿其那”,改其子弘旺名“菩萨保”。曾今那样风雅的他怎么会用这么肮脏不堪的名字,雍正你满意了吧,你这算是嫉妒他的才情么,你是嫉妒你自己不如胤禩么?
                      雍正四年六月初一日,康熙命人列举了胤禩的罪状,满共40条主要有:欲谋杀胤礽,希图储位;与胤禵暗蓄刺客,谋为不轨;诡托矫廉,用胤禟之财收买人心;擅自销毁圣祖朱批折子,悖逆不敬;晋封亲王,出言怨诽;蒙恩委任,挟私怀诈,遇事播弄;庇护私人,谋集党羽,逆理昏乱,肆意刑赏;含刀发誓,显系诅咒;拘禁宗人全无恐惧,反有不愿全尸之语。雍正称其为“凶恶之性,古今罕闻”。 一纸诏令,铁板钉钉,胤禩一生就此被盖棺定论。
                      禩,你怎么会是他形容的那样,我不信,我只知道,你温润如玉,待人和善,是当时朝廷里所有大臣敬重的阿哥,你是那样的温和,你的笑容我一直记得,像春日的阳光,我此生不忘。
                      九月初八日,胤禩亦因呕病卒于监所。
                      禩,你终于去了,你放心吧,九爷也去了,他终于摆脱了那猪狗不如的日子,你不用担心了,十爷和十四爷爷会好好的,他们会活到很久直到乾隆登基的时候。
                     他终究是走了。那年一切的一切终究散去了。
                      300年后,我懂了你,可是你却在哪里。
                      我多么期望我能看到你,在那若大的官道上,你随着康熙一起巡幸出游的时候,我和很多人一样跪在地上,为你让出道路,你一身月白袍子骑在那马上,嘴上勾起淡淡的笑容,走过我的身边,只要我抬头看上你一眼就此生无憾了。也许你长相平平,可是那倾城的才情和温润的性子,我却是永生难忘的。
                      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
                      君恨我生迟,我恨君生早。
                      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
                      恨不生同时,日日与君好。
                      我生君未生,君生我已老。
                      我离君天涯,君隔我海角。
                      我生君未生,君生我已老。
                      化蝶去寻花,夜夜栖芳草。


              9楼2010-10-04 21:02
              回复
                我保留意见 毕竟野史比较受争议


                10楼2010-10-04 21:05
                回复
                  额,野史...   悲哀。
                  其实很对人都为胤禩不平。易中天和很多知名人士都说了,至于康熙和胤禛为什么把他视作眼中钉是因为他的威望太好,无人匹敌。
                  正史中也有提到他的好,一切的一切,我终究是找到了。
                  无关别人怎么看他,他在我们这些八爷党中始终是那个温润如玉的男儿。


                  11楼2010-10-04 21:08
                  回复
                    我以为发完了~~~~~不小心插楼哈~~~~·
                    对了lz 你去穿越吧


                    IP属地:四川12楼2010-10-04 21:09
                    回复
                      回复:12楼
                      额,如果能穿越,我早就不在这呆了。


                      13楼2010-10-04 21:13
                      回复
                        我也哭了...第一遍乱写,第二遍凑合写,第三遍来建设,第四遍审核...


                        16楼2010-10-04 21:35
                        回复
                          回复:17楼
                          我确实不是文科..


                          18楼2010-10-04 21:39
                          回复
                            回复:19楼
                            恩恩,说到点子上了,物理学好是万能。


                            21楼2010-10-04 21:45
                            回复
                              感人呐。  
                              LZ 你忒有才了。  
                              我都快哭了。


                              22楼2010-10-04 21:4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