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武宗吧 关注:170贴子:2,441

【谥号】唐宣宗给嫡母郭太后的谥号也还可以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郭太后的谥号是懿安,唐宣宗不仅没有给郭太后泼莫须有的脏水,给她的谥号也是还可以的。
《旧唐书》·卷五十二 列传第二
既而宣宗继统,即后之诸子也,恩礼愈异于前朝。大中年崩于兴庆宫,谥曰懿安皇太后,祔葬于景陵。后历位七朝,五居太母之尊,人君行子孙之礼,福寿隆贵,四十余年,虽汉之马、邓,无以加焉。识者以为汾阳社稷之功未泯,复钟庆于懿安焉。


IP属地:江苏1楼2024-06-19 16:10回复
    懿有美德、美好的意思。
    《易·小畜》:“君子以懿文德。”
    晋陆机《豪士赋》序:“夫以笃圣穆亲如彼之懿,大德至忠如此之盛,尚不能取信于人主之怀,止谤于众多之口。”
    南朝宋王僧达《祭颜光禄文》:“惟君之懿,早岁飞声。”
    太平天国洪仁玕《英杰归真》:“举凡旧日一应索隐行怪之习,荒谬妄诞之谈,自不戢而悉泯焉,岂不懿欤!”
    也有赞美;称颂的意思。
    汉班固《幽通赋》:“懿前烈之纯淑兮,穷与达其必济。”
    《新唐书·列女传·于敏直妻》:“高宗懿其行,赐物百段,以状属史官。”


    IP属地:江苏2楼2024-06-19 16:16
    回复
      安的解释比较多,但并无那种恶意的意思


      IP属地:江苏来自iPhone客户端3楼2024-06-19 16:19
      回复
        当然,最简单一个道理,如果懿安是恶谥,里面有恶意的含义在,那么崇祯凭什么会给对自己即位有功的皇嫂这么一个恶意的徽号?
        御批历代通鉴辑览

        庄烈帝
        (戊/辰)崇祯元年春正月诏中官非命不得出禁门
        尊熹宗皇后为懿安皇后


        IP属地:江苏4楼2024-06-19 16:23
        回复
          对比真给伯母韦后泼脏水的李隆基,他根本没有给韦后上谥号,给安乐公主上了个悖逆的顶级恶谥,还把她们二人贬为庶人。
          《旧唐书》·卷五十二 列传第二
          枭后及安乐公主首于东市。翌日,敕收后尸,葬以一品之礼,追贬为庶人;安乐公主葬以三品之礼,追贬为悖逆庶人。


          IP属地:江苏5楼2024-06-19 16:31
          回复
            还有李豫对待嫡母张皇后也是,被逼死,无谥号,贬为庶人。
            《新唐书·卷七十七·列传第二》:宝应元年,帝大渐,后与内官朱辉光等谋立越王系,而李辅国、程元振以兵卫太子,幽后别殿。【代宗已立,群臣白帝请废为庶人,杀之】。清、潜与舅窦履信皆流放,支党伏诛。
            《旧唐书·卷五十二·列传第二》:宝应元年四月,肃宗大渐,后与内官朱辉光、马英俊、啖廷瑶、陈仙甫等谋立越王系,矫诏召太子入侍疾。中官程元振、李辅国知其谋,及太子入,二人以难告,请太子在飞龙厩。元振率禁军收越王,捕朱辉光等。俄而肃宗崩,太子监国,【遂移后于别殿,幽崩】。诛马英俊,女道士许灵素配流,山人申大芝赐死,驸马都尉清贬硖州司马,弟延和郡主婿鸿胪卿潜贬郴州司马,舅鸿胪卿窦履信贬道州刺史


            IP属地:江苏6楼2024-06-19 16:34
            回复
              郭太后甚至死后都有哀册文
              《懿安皇太后哀册文》封敖
              维大中二年,岁次戊辰,夏五月己未朔,二十一日己卯,懿安皇太后崩于兴庆宫冷井殿,旋殡于大内两仪殿之西阶。粤十一月丁未朔,二十六日壬
              午,迁座于景陵之别寝,命太尉具陈,祖馈殿廷,礼也。池绋就列,神攒启封。晴霜拂禁,曙月弯空。叶龟谋之吉兆,俨蜃卫于行宫。皇帝孝本自天,礼期踰节。仰遗令之是禀,俯宸衷而敢越。宵载既备,祖庭爰设。缅行佩之徂征,驻辒辀之去辙。顾谓简册,克扬休烈。臣敖奉诏,敢献文曰:
              大圆清升,大方浑凝。日正阳德,月司阴职。人伦既分,伉云俪云。自氓之卑,达帝之尊。有国有家,以君以亲。光光母后,烈烈门胄。鼎嗣中荣,天枝外秀。河祥岳祉,兰香玉美。汾阳之孙,升平之子。有命既集,来嫔帝宫。奉维城之中馈,光戚里之华容。赫赫宪皇,龙潜未跃。贻孙钟紫极之庆,知子奉青宫之乐。惟后之明,执礼而行。庄敬必严于父道,盥漱将俟乎鸡鸣。及二圣归真,三光正色。日朗黄道,月盈霄极。中兴是赞,阴教维则。时咏肃雍,功推辅翼。服浣濯以警其华焕,让封拜以诫乎谦抑。蘋藻洁蠲于宗庙,葛藟吟讽于宫掖。高禖有庆,大电膺祥。诞元良而立极,缵丕构而图昌。于是养素便殿,斋心洞房。宸严捧负,孝道辉光。噫驰飙兮未几,迅朝露兮何常。人代之推迁莫极,仙家之日月犹长。妇事三朝,母临五叶。礼益上载,恩方下接。无何秘箓求真,空门悟劫。追弓剑之悠远,感霜露之履涉。谓十地兮何跻,谓丹梯兮可蹑。金屋不知其长往,彤管空遗乎旧法。呜呼哀哉。姜嫄让德,任姒推名。仰符轩耀,俯顺坤灵。容范不邀乎箴史,婉娩自协乎柔明。终厌浮代,期归福庭。谢明时于清禁,即修夜之元扃。呜呼哀哉。兰殿灵严,椒房幽寂。日下珠帘,尘生粉壁。禁树暮兮烟惨,宫瓦寒兮霜白。瞻象设兮如在,捧袆褕兮成昔。呜呼哀哉。车书毕会,容卫周陈。黄山指路,清渭临津。姑射之云霓自远,鲋隅之箫鼓空闻。想冥冥于寥廓,徒望望于逡巡。呜呼哀哉。天上无归,人间一别。盻三清之缥缈,留四德之昭晰。诗著阴阳之咏,书徵卜筮之说。启叶吉于新阡,爽同归于故穴。虽寿宫相望,差参陵附之烟。而仙路有期,缱绻瑶池之月。呜呼哀哉。


              IP属地:江苏7楼2024-06-19 16:38
              回复
                郭太后谥号非恶谥,甚至还不错,她也有哀册文。宣宗时期物质待遇和礼仪是不如儿子孙子在位时期,但也没记载达不到正常皇太后的标准。至于杀夫的说法,唐宣宗本人无论是正史还是野史都没有给郭太后扣罪名说她杀夫。唐宣宗主要是在合葬问题配食问题上拒绝郭太后和父亲配食,其他的并无大的亏待,何来虐待嫡母一说?


                IP属地:江苏8楼2024-06-19 16:41
                收起回复
                  淳于,我觉得唐宣宗没有虐待嫡母郭太后,你怎么看@淳于兼愛


                  IP属地:江苏来自iPhone客户端9楼2024-07-31 20:13
                  回复
                    我发现唐宣宗粉还行,也分析承认宣宗老妈可能不是荥阳郑氏姓,他们修撰郑太后的百度百科很坦然承认她可能姓尔朱,承认郭太后是高门大户贵女。
                    唐武宗粉丝就不一样了,引用陈丽萍老师论文,却没把论文中引用廉破鞋家真实信息墓志铭贴出来。幻想做高富帅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24-08-09 16:42
                    收起回复
                      看了一下唐宣宗给唐武宗的谥号没有恶意
                      宣宗不止没杀他,还给他好谥号了,昭肃在谥法也没有什么不好的意思,褒扬甚大。
                      古时死去的皇帝,谥号都是由后面的皇帝或者是掌权的权臣定的,不过基本上都是皇帝和大臣议定的。在或者是掌权的太后和太皇太后,皇帝年幼了,就是太后给亡夫定。
                      唐武宗的谥号昭肃是宣宗定的,
                      宣宗不止没杀他,还给他好谥号了,宣宗不欠他的
                      《逸周书谥法》容仪恭美曰昭;昭德有劳曰昭;圣闻周达曰昭;声闻宣远曰昭;威仪恭明曰昭;明德有功曰昭;圣问达道曰昭;圣德嗣服曰昭;德业升闻曰昭;智能察微曰昭;德礼不愆曰昭;高朗令终曰昭;遐隐不遗曰昭;德辉内蕴曰昭;柔德有光曰昭。”
                      “方欲以为公,会薨,帝为流涕,追赠车骑将军,谥曰肃侯。”——《三国志·程昱传》
                      《逸周书谥法》:刚德克就曰肃;执心决断曰肃;威德克就曰肃;正己摄下曰肃;能执妇道曰肃;好德不怠曰肃;貌敬行祗曰肃;刚德克服曰肃;身正人服曰肃;法度修明曰肃;严畏自饬曰肃;摄下有有礼曰肃;貌恭心敬曰肃
                      昭字还有日明,光明,灿烂辉煌之意思
                      李三狼的《巡省途次上党旧宫赋》
                      写道“存贞期历试,佐贰伫昭融。”,翻译过来是坚守正道期待考验,辅佐之位渴望光明
                      《楚辞·大招》的“青春受谢,白日昭只”。四季交替春天降临,太阳是多么灿烂辉煌。
                      昭,日明也。——《说文》
                      倬彼云汉,昭回于天。——《诗·大雅·云汉》
                      昭字作为谥号和其他意思皆无不良
                      《汉书-高后纪三》
                      夏五月辛未,诏曰:“昭灵夫人,太上皇妃也;武哀侯、宣夫人,高皇帝兄姊也。号谥不称,其议尊号。”丞相陈平等请尊昭灵夫人曰昭灵后,武哀侯(即刘伯)曰武哀王,宣夫人曰昭哀后,
                      吕后除了针对戚夫人母子,对谁都不错。听臣下的建议把刘邦的老妈和姐姐用昭字为谥。
                      肃有严肃、威严之意
                      入掖庭为人,时年十六。恭肃小心,动有法度。——《后汉书·邓皇后传》
                      《尚书•洪范》
                      五事。一曰貌,二曰言,三曰视,四曰听,五曰思。貌曰恭,言曰从,视曰明,听曰聪,思曰睿。恭作肃,从作乂,明作哲,聪作谋,睿作圣。
                      「貌」、「言」发于己,故「一曰貌,二曰言」。「视」「听」通于物,故「三曰视,四曰听」。「思」者合外内之道,故「五曰思」。恭、从、明、聪睿,则五者各举其职矣。肃、乂、哲、谋、圣,则五者各尽其理矣。
                      《宋史·卷二百四十二·列传第一》:后章献太后崩,燕王为仁宗言:“陛下乃李宸妃有所生,妃死以非命。”仁宗号恸顿毁,不视朝累日,下哀痛之诏自责。
                      《宋史·卷二百四十二·列传第一》:幸洪福院祭告,易梓宫,亲哭视之,妃玉色如生,冠服如皇太后,以水银养之,故不坏。仁宗叹曰:“人言其可信哉!”
                      《龙川别志》:仁皇于章献神御前,焚香泣告曰:“自今大娘娘平生分明矣。”仁宗谓刘氏大 娘娘,谓杨氏小娘娘。
                      《宋史·卷二百四十二·列传第一》:是岁崩,年六十五。谥曰章献明肃,葬于永定陵之西北。旧制皇后皆二谥,称制,加四谥自后始。
                      宋仁宗听了臣下提起李妃的死认为刘娥杀了她母亲,亲自开棺检查尸体,刘后让她冠服如皇太后,是厚葬,宋仁宗焚香哭泣向刘对道歉说刘娥是清白的,给她定的谥号不带任何恶意的章献明肃。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24-12-16 07:21
                      收起回复
                        资治通鉴唐纪
                        宣宗元圣至明成武献文睿智章仁神聪懿道大孝皇帝下大中八年(甲戌,公元八五四年)
                          春,正月丙戌朔,日有食之。罢元会。
                          上自即位以来,治弑宪宗之党,宦官、外戚乃至东宫官属,诛窜甚众。虑人情不安,丙申,诏:“长庆之初,乱臣贼子,顷搜擿馀党,流窜已尽,其馀族从疏远者,一切不问。”
                        唐大诏令集卷一百二十二
                        洗涤长庆乱臣支党德音
                        门下:皇王之令,凶逆必置於严诛;天地之仁,含育亦存乎在宥。除恶务绝其根本,原情必谅於亲疏。虑兴诖误之嫌,用安反侧;时举宽宏之典,尽涤瑕痕。追维长庆之初,乱臣贼子之辈,人神共愤,覆焘不容,顷以论刑,是从流窜。面东宫亲昵之党,亦参帷幄之谋,顾偷冒以取恩,隐君父於不义,必资惩创,以荡奸源。议法当然,非朕敢赦,而曾不知过,交构流言,兴谤道途,扇惑人听。盖以从前搜捕未尽,巢穴犹存,再令根寻,果获支党,无非近戚,咸伏其辜。在臣节而既亏,於国章而难逭,并已从别敕处分。除窜逐遐荒,及配诸陵守当外,应诸恶党从祖兄弟子婿妻族内外亲戚门生故吏,及比来别居并从疏远等,降德音后,一切不问。诸司诸使更不用寻勘,务从宽恕,俾绝忧疑。惟先推鞫得姓名合流者,虽已逃窜,如获日准前敕处分。顷者屡降明诏,以顺人心,重此究寻,盖非获已。今则更无馀孽,永绝猜嫌。摅愤之志既申,惩恶之刑亦至,乘春布泽,大与惟新。明示中外,咸知予意。主者施行。
                        【长庆元年八月十四日】这个是唐大诏令集搞错年号了,是大中八年正月十四才对
                        唐宣宗严惩了相关人,但让知道内情的都闭嘴了,压下去郭氏毒杀丈夫的罪行,谁家公布罪名公布的三本史书都是夸郭太后的??
                        唐宣宗:烦死了,要不是看在父亲面子上,我才不会捏着鼻子接受你当嫂子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25-01-26 12:46
                        回复
                          老夫终于知道唐穆宗为啥被所有人心里有数杀爹了,裴廷裕东观奏记说唐宣宗追恨光陵商臣之酷,这个在唐编剧那里,曾经分析了这件事当时不是秘密,裴廷裕把穆宗比作弑君的楚太子。所有人心里有数,我发现他们心里有数的缘故是因为唐穆宗这个s瓜自己狼人自曝了。
                          唐故赵氏夫人墓志铭
                          以元和十五年,少帝即位 ,二月五日改号为永新元年
                          对比同样弑父登基的唐代宗和隋炀帝唐宪宗,唐穆宗这孩子发chun呀,chun到家了。
                          《新唐书本纪 肃宗代宗》
                          大赦,改元年为宝应元年,复以正月为岁首,建巳月为四月。丙寅,闲厩使李辅国、飞龙厩副使程元振迁皇后于别殿,杀越王系、兗王亻闲。是夜,皇帝崩于长生殿,年五十二。
                          《旧唐书代宗本纪》
                            宝应元年四月,肃宗大渐,所幸张皇后无子,后惧上功高难制,阴引越王系于宫中,将图废立。乙丑,皇后矫诏召太子。中官李辅国、程元振素知之,乃勒兵于凌霄门,俟太子至,即卫从太子入飞龙厩以俟其变。是夕,勒兵于三殿,收捕越王系及内官硃光辉、马英俊等禁锢之,幽皇后于别殿。丁犯,肃宗崩,元振等始迎上于九仙门,见群臣,行监国之礼。己巳,即皇帝位于柩前。甲戌,诏:“国之大事,戎马为先,朝有旧章,亲贤是属。故求诸必当,用制于中权;存乎至公,岂惭于内举。特进、奉节郡王适可天下兵马元帅。”
                          (宝应二年)
                          秋七月壬寅朔。戊申,群臣上尊号曰宝应元圣文武皇帝,御含元殿受册。壬子,御宣政殿宣制,改元曰广德,大赦天下,常赦不原者咸赦除之。安禄山、史思明亲族应在诸道,一切原免不问。
                          离肃宗去世十一个月,宝应二年七月代宗改年号广德
                          旧唐书顺宗本纪
                          上元二十一年八月
                          辛丑,诰:“有天下传归于子,前王之制也。钦若大典,斯为至公,式扬耿光,用体文德。朕获奉宗庙,临御万方,降疾不瘳,庶政多阙。乃命元子,代予守邦,爰以令辰,光膺册礼,宜以今月九日册皇帝于宣政殿。国有大命,恩俾惟新,宜因纪元之庆,用覃在宥之泽。宜改贞元二十一年为永贞元年。自贞元二十一年八月五日已前,天下死罪降从流,流以下递减一等。”诰立良娣王氏为太上皇后,良媛董氏为太上皇德妃。壬寅,贬右散骑常侍王伾为开州司马,前户部侍郎、度支盐铁转运使王叔文为渝州司户。
                          宪宗本纪
                          上元二十一年永贞元年
                          八月丁酉朔,受内禅。乙巳,即皇帝位于宣政殿。
                          元和元年春正月丙寅朔,皇帝率群臣于兴庆宫奉上太上皇号曰应乾圣寿太上皇。丁卯,御含元殿受朝贺。礼毕,御丹凤楼,大赦天下,改元曰元和。自正月二日昧爽已前,大辟罪已下,常赦不原者,咸赦除之。
                          唐宪宗逼迫父亲永贞内禅,第二年在父亲去世之前改年号为元和。这个年号一直用了十四年
                          唐宪宗至少是登基第二年在太上皇去世之前就改了年号呀
                          《隋书帝纪高祖下》
                          四年春正月丙辰,大赦。甲子,幸仁寿宫。乙丑,诏赏罚支度,事无巨细,并 付皇太子。夏四月乙卯,上不豫。六月庚申,大赦天下。有星入月中,数日而退。 长人见于雁门。秋七月乙未,日青无光,八日乃复。己亥,以大将军段文振为云州 总管。甲辰,上以疾甚,卧于仁寿宫,与百僚辞诀,并握手歔欷。丁未,崩于大宝 殿,时年六十四。
                          《隋书帝纪炀帝上》
                           仁寿四年七月,高祖崩,上即皇帝位于仁寿宫。
                          大业元年春正月壬辰朔,大赦,改元。立妃萧氏为皇后。
                          《大业略记》:高祖在仁寿宫,病甚,炀帝侍疾,而高祖美人尤嬖幸者,惟陈蔡而已。帝乃召蔡于别室,既还,面伤而发乱,高祖问之,蔡泣曰:’‘皇太子为非礼。’高祖大怒,嗜指出血,召兵部尚书柳述、黄门侍郎元岩等令发诏追废人勇,即令废立。帝事迫,召左仆射杨素、左庶子张衡进毒药。帝简骁健宫奴三十人皆服妇人之服,衣下置杖,立于门巷,以为之卫。素等既入,而高祖暴崩。
                          《隋书列传卷二十一》
                          八年,帝自辽东还都,衡妾言衡怨望, 谤讪朝政,竟赐尽于家。临死大言曰:“我为人作何物事,而望久活!”监刑者塞 耳,促令杀之。义宁中,以死非其罪,赠大将军、南阳郡公,谥曰忠。有子希玄。
                          张衡临死前说我为杨广做了那么多的事,怎么落得如此下场。
                          仁寿四年七月杨广弑父,登基的第二年改元大业。
                          唐穆宗这脑瓜少根弦的玩意,我觉得和杨广像的就是奢侈宴饮,大摆排场,弑父。不像的是脑子不如杨广反应快。杨广和宣华夫人杀了杨坚,秘不发丧杨坚,都没立马改年号。唐穆宗有点道德底线的就是没征婚父亲的小老婆们,杨广征婚了。
                          逼宫弑父篡位夺权,唐代宗和宪宗是带脑子的,唐穆宗那脑子少根线的基因是不是继承了母亲的???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25-01-26 19:48
                          回复
                            郭氏母子弑君板上钉钉的分析
                            元和六年(811年),吐突承璀因宦官刘希光受贿被牵连,宪宗打算废掉他,外任淮南监军。元和九年(814年),李绛罢相后,召回朝中,拜左军中尉。元和末年,吐突承璀欲以澧王李恽继皇位。
                            )
                            (吐突承璀的履历)
                            元和十五年(820)与宦官陈弘志杀唐宪宗于中和殿,谎称宪宗服长生药而死,与梁守谦、韦元素等定策立穆宗。不久,知枢密事。文宗嗣位,进拜骠骑大将军,充右军中尉。王守澄的履历,支持唐穆宗的。这个陈弘志连履历都没有。
                            (王守澄的履历表)
                            护军中尉就已经是神策军的最高领导职务了,
                            整体来看,占先机➕本身就比老二势力大,当时大多数军队高职人员都或多或少跟在唐穆宗的那些亲信身边过,因为护军中尉是有两个的,唐穆宗身边太监梁守谦也当过护军中尉的,站在唐穆宗身边的那些,不但有实权,而且和吐突承璀平级。有两个护军中尉,吐突只是其中一个。
                            老二拥有的势力:吐突承璀(神策军)的支持。
                            老三拥有的势力:名正言顺的皇太子,郭家也有一些军权(此时郭子仪已经死了几十年了),梁守谦、王守澄
                            老二李恽没当上太子,怨恨,不死心,然后父亲病重他觉得自己行了,而且站在唐穆宗身边的梁守谦本身也是护军中尉,还是骠骑大将军,品级也更高。想拼一下,事实上唐穆宗是碾压局。
                            《旧唐书 卷一百七十五 列传第一百二十五》贞元二十一年,封同安郡王。元和元年、进封澧王。七年,改今名。时吐突承璀恩宠特异,惠昭太子薨,议立储副。承璀独排群议,属澧王,欲以威权自树。赖宪宗明断,不惑上将,册拜太子,诏翰林学士崔群代澧王作让表一章。
                            群奏曰:“凡事己合当之而不为,则有退让焉。”上深纳之。
                            这段史料记载吐突是因为第二次立太子时候得罪唐穆宗了,所以只能和老二捆绑了,唐穆宗本身就势力更大,更何况占了先机。
                            这老二占了先机老二也不一定能赢,更何况没占先机?占了先机可能有四六开的机会。郭氏杀了老公,唐穆宗把这个概率刷到了百分之百,没占先机就是10:1,都不占先机,也是10:1。换句话说,唐穆宗是碾压局,给点面子,也是8:2。当时宪宗不愿意被郭贵妃杀的话,只会死的更不体面,被唐穆宗亲手杀死。唐宪宗病入膏肓已经没法控制这种局面了,老二老三打起来都想杀他,他管不了了,不过谁赢都得杀他的,唐穆宗赢的几率大。
                            从东观奏记载裴廷裕用心怀惭惧四个字描写郭氏,暗示宪宗之死和她脱不了干系看,是她解决唐宪宗的概率大。这一点笔者分析唐穆宗想杀父亲,郭氏不忍心她就选择了最体面的方式让唐宪宗死的不痛苦。
                            他当时横竖都是寄了,属于必死局。无奈他要不愿意喝,只会更不体面,郭氏不是因为争取时间,是不想儿子用残暴的方式杀掉他。唐宪宗是她杀的而不是大家认为的儿子,这老二势力弱还不能抢占先机,居然还想和弟弟打想博一把也是蠢。
                            有说宪宗磕药是郭贵妃母子设计,那个丹药和郭贵妃母子无关。唐宪宗他自己瞎吃要长生不老,吃出一身病,他们皇帝吃的丹药都是重金属。
                            从上述分析我明白为什么唐宣宗会这么憎恶郭氏母子和老二了,当时唐宪宗非常无助,他老婆还送上最后一刀,虽然他自己愿意了,但也很寒心。唐宣宗算是唯一一个真正爱他的儿子了。
                            按照唐故赵氏夫人墓志铭记载的“以元和十五年少帝即位,二月五日改号为永新元年”
                            唐穆宗继位以后是立刻改元了,按照惯例其实是要“子不改父志"沿用到第二年再改元,可是唐穆宗一上位立马改元,说明他跟他爹关系已经差但不是卫子夫刘据和汉武帝关系特别非常差的地步,穆宗和郭氏就是主谋,毕竟拥立唐穆宗的神策军要调动军队的事,怎么也得唐穆宗点头。
                            爹去世不到一年,他大摆筵席庆祝,人们如何知道他们母子杀害唐宪宗,包括唐宣宗如何看出来的,就从他在父亲去世的同年迫不及待改年号永新与大摆筵席庆祝看他已经不打自招了。
                            《资治通鉴唐纪》
                              八月,癸已,发神策兵二千浚鱼藻池。戊戌,以御史中丞崔植为中书侍郎、同平章事。己亥,再贬令狐楚衡州刺史。
                              上甫过公除,即事游畋声色,赐与无节。九月,欲以重阳大宴。拾遗李珏帅其同僚上疏曰:“伏以元朔未改,园陵尚新,虽陛下就易月之期,俯从人欲;而《礼经》著三年之制,犹服心丧。遵同轨之会始离京,告远夷之使未复命。遏密弛禁,盖为齐人。合谋后庭,事将未可。”上不听。
                            我觉得唐穆宗应该是唐宪宗这个政治动物职业生涯的污点,自己被老婆杀了,继承人还是个著名昏君。
                            宣宗好惨,被各路人骂。宣宗是真没说嫡母啥,没公布嫡母罪名,他还给嫡母擦屁股。还被后人骂,各种阴谋论,什么杀嫡母啊,什么勾结并指使宦官毒杀会昌五年九月被唐武宗赐死的王姓妃子。他好惨。我不理解他经历了什么,为什么他这么爱他父亲。他对狐狸精的爱是真的很重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7楼2025-01-31 20:46
                            收起回复
                              陈弘志就是个内常侍,没有啥兵权,他撑死是个黑手套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8楼2025-01-31 21:2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