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吧 关注:4,284,270贴子:27,799,052
  • 3回复贴,共1

非爱行为的现象——我们的世界中一种不正常的“爱”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中新网6月8日电
你知道刘翔现在最希望的是什么?香港《大公报》发表文章指出,如果面向公众进行一次调查,你可能会认为他“最希望二○○八年北京奥运会夺冠”,或者是“最希望夺冠之后再有爱情上的收获”。而刘翔自己最近给出的答案,绝对让我们大感意外:“最希望可以变回以前,变回到二○○四年以前。雅典奥运会那段时间很快乐,之后就是烦恼很多。”
     笔者指出,这是刘翔在中央电视台《我的奥林匹克》节目里的一段真情表白。刘翔的烦恼从哪里来?想来,恐怕正是源于媒体的一种“非爱性掠夺”。文章主要内容如下:
     夫妻或恋人之间常常有这样的对话:你看看,因为你,我放弃了什么什么;因为这个家,我牺牲了多少多少;你应当对我怎么怎么样……父母与子女之间常常也有这样的较量:你看看,自从生了你以后,我工作也落后了,人也憔悴了,一切心思都在你身上,你为什幺还不好好学习呢?
     于丹在她的“论语心得”里说,现代人的交往中有一种“非爱行为”,即以爱的名义对最亲近的人进行的非爱性掠夺、强迫性干预。
     “非爱行为”发生在亲密无间的亲人、情人之间,似乎还情有可原,而事实上,这种“非爱性掠夺”现在却频频出现在媒体与公众人物与公众之间。
     几个月前,刘翔在广州二沙头体育训练基地进行他破世界纪录之后的第一堂公开训练课,刘翔一出场,立即引发了不小的骚动,“长枪短炮”都聚焦于训练场上的他。他直言不讳地对中央电视台的记者说:“你觉得你被别人拍,被别人照,你会爽吗?那当然不会爽。你普通人需要一个自由,大家现在好象都不把我当普通人一样,都对着我照,对着我拍,肯定不爽。”刘翔的教练孙海平同样有反感,“不止一次,刘翔在训练的时候,有些人来找他签名,或者是照相,实际上是影响了他训练中的一些情绪”。
     应该说,记者们对刘翔的关注、追踪,都是善意的,不是对某些公众人物“挖祖坟”、“掏隐私”式的八卦报道,也不是煞有介事的舆论监督,他们在镜头里、笔头下,对刘翔绝对是“充满爱”的。但是,这种爱发生在不恰当的时间、不恰当的距离,结果自然是“不恰当的”,他们所关注的对象,常常在心理上有着难以排遣的烦躁与焦虑、逃避与恐惧。
     爱一个人首先需要了解对方,更要尊重对方;爱也不能是单向的给予,应当是双向的互动。所以,如果真的关心爱护刘翔,我们应该尽可能地为他创造安静的训练环境。这样浅显的道理,记者们非不知也,由于他们供职的媒体往往以尊重受众知情权的名义,对记者采访题材的选择和发稿的数量都有着苛刻的要求,在发稿任务重重压力之下的记者,转而对公众人物、公众事件中的某些当事人,开始进行轮番的“非爱性掠夺”,全然不顾对方真实的心理感受。
     刘翔的教练孙海平说,刘翔一上起跑线就可以旁若无人地投入到比赛中,然而用兵一时,养兵千日,在平时的训练中,刘翔能“旁若无记者”地奔跑在训练场上吗?我们知道的是,他面前的那条跑道,现在已经不再平静,在刘翔的“最希望……”下,我们是不是应该冷静下来好好想一想:关爱怎么成了“非爱”?(云龙)



IP属地:广西1楼2010-10-06 12:52回复
    心理学上有一种界定,说现代人的交往中,有一种行为叫做"非爱行为".
    什么意思呢? 就是以爱的名义对最亲近的人进行的非爱性掠夺.
    这种行为往往发生在夫妻之间,恋人之间,母子之间,父女之间,
    也就是世界上最亲近的人之间.
    夫妻和恋人之间经常会出现这样的场面:
    一个对另一个说: 你看看,我就为了爱你,放弃了什么什么;
    我就为了这个家,才怎么怎么样,所以你应该要对我如何如何.
    不少母亲也经常会对孩子说:你看看,自从生了你以后,我的工作也落后了,人也变老变丑了,
    我的一切都牺牲了,都是为了你,你为什么不好好念书呢?
    所有这些,都可以称为非爱行为,因为,它是以一种爱的名义所进行的一种强制性的控制,
    让他人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做.
    记得有本心理学书上写如何为人父母,上面写了段非常好的话:
    这个世界上所有的爱都是以聚合为最终目的,
    只有一种爱以分离为目的, 那就是父母对孩子的爱.
    父母真正成功的爱,就是让孩子尽早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从你的生命中分离出去,
    这种分离越早,你就越成功.
    从这个意义上来讲,距离和独立是一种对人格的尊重,
    这种尊重即使在最亲近的人中间,也应该保有.
    无论父子母女之间,还是多年夫妻之间,一旦没有了这种距离,这种尊重,越过了这个尺度,
    彼此已经不独立了,就产生了隐患,离疏远甚至崩溃就不远了.
    所以,我们要本着平等和理性的态度去尊重每个人,彼此之间留一点分寸,有一点余地.
    这非常象禅宗所推崇的一个境界, 叫做"花未全开月未圆".
    这是人间最好的境界. 花一旦全开,马上就要凋谢了,月一旦全圆,马上就要缺损了.
    而未全开,未全圆,仍使你的内心有所期待,有所憧憬.
    朋友之道,亲人之道,皆是如此.
    稍微留一点分寸,得到的往往是海阔天空.
    无论是对朋友还是对亲人,都应该把握一个分寸,适度为最好.
    那么对待工作是不是应该越热情越好呢?
    无论是份内的工作还是份外的工作,我们是不是都应该作得越多越好呢?
    对待工作,也有分寸需要把握么? 


    IP属地:广西2楼2010-10-06 12:53
    回复
      不恰当的爱=压力


      3楼2010-10-06 13:06
      回复
        以爱的名义,非奉献而是掠夺
        以爱的名义,非给予而是占有
        目的是为了自己的爱,非爱
        真正的爱,最后收益的会是自己
        像现代的啃老族就是非爱行为下的产物之一
        父母总是担心孩子吃不饱穿不暖,把孩子保护在温暖的花室中,忘了过了许多年之后自己总会老去,忘了孩子总要自己行走在这世界上,然后,忘了教会孩子行走面对挫折
           在遇到挫折的时候真正的爱不应是扶起和怀抱,陪伴着学会忍痛更难能可贵
           文章来自心灵驿站(百度)俱乐部:http://tieba.baidu.com/club/10349506/


        IP属地:广西4楼2010-10-06 13:1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