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月断断续续地,我算是看完了TVB的《天地男儿》,同上一次看罗嘉良的《富贵门》一样,对罗嘉良扮演的徐家立这个角色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想想还是写点什么吧。
罗嘉良这部电视剧里将徐家立这个反面角色表现的淋漓尽致,徐家立在这部电视剧里的角色命运是对我自己的又一次良好教育。我说又,实在是因为罗嘉良在《富贵门》里的角色生涯已经给了我很好的教育,这一次我又是感触良深。
我总觉得香港在经济上比内陆快几步,电视剧也比较反应社会现实,这样一来,这种现实对于我们内地的“后生仔”就很有教育意义了,因为这种事情在可预见的未来,极有可能在内地上演。我个人而言,两部港剧看下来,我并不痛恨罗嘉良扮演的反面角色,尽管他们的行为很丑恶,然而,不知为什么“与我心有戚戚焉”,我总觉得自己很有可能会成为沙富来或徐家立。
我觉得其实这两部电视剧是很相似的,尤其在爱情和事业这个抉择的漩涡中。
在《富贵门》里面,我很同情沙福来(后来假扮卓一鸣),因为他其实一开始时,并不是一个处心积虑的人,也就是社会下层,出老千混口饭吃。但他对于卓一心的爱情是很认真的,是动了真感情的,否则后来他就不会为此纠结不清了。记得我看到他幻想着通过冒充一鸣来获得金钱地位,以便能够送名贵手表给一心,讨得一心的欢心。然而事与愿违,他突然发现自己要冒充的人竟然是一心的同父异母的哥哥。也就是说,他继续冒充下去,就不能和一心在一起;不冒充,他就得离开香港,返回沙巴,返回社会的底层。我当时真的很纠结,我天真的以为他会为了爱情和卓家说明原委,这样一来,或许他还能和一心在一起。可是他没有这么选择,他压制住自己对一心的爱,选择事业与金钱。我想,他这么选择大概和自己多年的生活有关。他从小混迹街头,深感生活之压力。在爱情和事业前,他还是选择的事业,而且他的想法便是等到自己实力雄厚了(在银行有地位或者骗到一大笔钱)后,再带着一心远走高飞。退一步讲,我觉得他的选择是有道理的,我希望他能够学习银行的业务,将来实力有了之后,就不必依靠自己的假身份混迹上层社会,就可以和一心重新来过。至少我看到那时,就是这么想的,如果是我,估计也就这么做了。
在《天地男儿》中,徐家立也面临着同样的抉择,自己中意的女人张雪凝出身一般,而叶晓风作为豪门叶家第三代中继承人,对他情深意重。家立在巨大经济利益的诱惑下,决定暂时放弃雪凝,选择晓风,在获得一定的资本后,离开晓风,重新追求雪凝。我想,他的这种选择,和当年叶胜抛妻弃子是处于一样的考虑,男人为了自己的事业,放弃自己的爱情是很正常的事情,尤其当这种爱情面临着巨额的经济利益考验时。电视中叶胜、叶永昌都是这样的抉择。我想这也就是后来叶永昌放弃离婚,最总不能善终,叶胜本人也抑郁而死的原因吧。
其实我觉得这两个角色之所以会产生,很大程度上是社会的产物,在物欲横流的世界里,现实总是很残忍,没有钱,不会变通的老实人,一辈子受累受气的例子比比皆是,而这些精明人,最终又是不得善终。说实话,将来走上社会,究竟应当如何立身处世,确实令人很难抉择。
在这两部电视剧中,留给我自己的问题便是:人的一生之中究竟什么最重要?是金钱和地位吗?还是真情(爱情、亲情、友情)?我想起宣萱的座右铭,是说人生快乐最重要。我想,是这样的。你必须有一定的资金来保持你的基本快乐,我想如果没有钱,在这个物欲横流的市场经济下,没有人能够快乐,尽管孔子很推崇“贫而乐,富而好礼”,我想只要想想房价、物价,你就必须得面对现实的压力。
然而,钱并不是越多越好,为了钱不择手段,还是得不到真正的快乐的。有了钱又能怎么样呢?有了钱的快乐,在于帮助身边的人,从而获得认可,认同,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如果为了钱,伤害了身边的人,得到了钱也没有了意义。
其实,人永远都不能够看清自己,即便在镜子中的像也不过是虚像。人只有通过别人的眼睛认识自己,从朋友的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人之所以为自己,是因为周围有一群认识自己的人,我想哪一天,我的朋友都死了,我也就死了。
话说到底,我觉得无论徐家立还是沙富来,他们个人都没错,他们只是社会的产物。而到我们自己面临这种选择的时候,诸君慎之吧,个人以为底线是,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罗嘉良这部电视剧里将徐家立这个反面角色表现的淋漓尽致,徐家立在这部电视剧里的角色命运是对我自己的又一次良好教育。我说又,实在是因为罗嘉良在《富贵门》里的角色生涯已经给了我很好的教育,这一次我又是感触良深。
我总觉得香港在经济上比内陆快几步,电视剧也比较反应社会现实,这样一来,这种现实对于我们内地的“后生仔”就很有教育意义了,因为这种事情在可预见的未来,极有可能在内地上演。我个人而言,两部港剧看下来,我并不痛恨罗嘉良扮演的反面角色,尽管他们的行为很丑恶,然而,不知为什么“与我心有戚戚焉”,我总觉得自己很有可能会成为沙富来或徐家立。
我觉得其实这两部电视剧是很相似的,尤其在爱情和事业这个抉择的漩涡中。
在《富贵门》里面,我很同情沙福来(后来假扮卓一鸣),因为他其实一开始时,并不是一个处心积虑的人,也就是社会下层,出老千混口饭吃。但他对于卓一心的爱情是很认真的,是动了真感情的,否则后来他就不会为此纠结不清了。记得我看到他幻想着通过冒充一鸣来获得金钱地位,以便能够送名贵手表给一心,讨得一心的欢心。然而事与愿违,他突然发现自己要冒充的人竟然是一心的同父异母的哥哥。也就是说,他继续冒充下去,就不能和一心在一起;不冒充,他就得离开香港,返回沙巴,返回社会的底层。我当时真的很纠结,我天真的以为他会为了爱情和卓家说明原委,这样一来,或许他还能和一心在一起。可是他没有这么选择,他压制住自己对一心的爱,选择事业与金钱。我想,他这么选择大概和自己多年的生活有关。他从小混迹街头,深感生活之压力。在爱情和事业前,他还是选择的事业,而且他的想法便是等到自己实力雄厚了(在银行有地位或者骗到一大笔钱)后,再带着一心远走高飞。退一步讲,我觉得他的选择是有道理的,我希望他能够学习银行的业务,将来实力有了之后,就不必依靠自己的假身份混迹上层社会,就可以和一心重新来过。至少我看到那时,就是这么想的,如果是我,估计也就这么做了。
在《天地男儿》中,徐家立也面临着同样的抉择,自己中意的女人张雪凝出身一般,而叶晓风作为豪门叶家第三代中继承人,对他情深意重。家立在巨大经济利益的诱惑下,决定暂时放弃雪凝,选择晓风,在获得一定的资本后,离开晓风,重新追求雪凝。我想,他的这种选择,和当年叶胜抛妻弃子是处于一样的考虑,男人为了自己的事业,放弃自己的爱情是很正常的事情,尤其当这种爱情面临着巨额的经济利益考验时。电视中叶胜、叶永昌都是这样的抉择。我想这也就是后来叶永昌放弃离婚,最总不能善终,叶胜本人也抑郁而死的原因吧。
其实我觉得这两个角色之所以会产生,很大程度上是社会的产物,在物欲横流的世界里,现实总是很残忍,没有钱,不会变通的老实人,一辈子受累受气的例子比比皆是,而这些精明人,最终又是不得善终。说实话,将来走上社会,究竟应当如何立身处世,确实令人很难抉择。
在这两部电视剧中,留给我自己的问题便是:人的一生之中究竟什么最重要?是金钱和地位吗?还是真情(爱情、亲情、友情)?我想起宣萱的座右铭,是说人生快乐最重要。我想,是这样的。你必须有一定的资金来保持你的基本快乐,我想如果没有钱,在这个物欲横流的市场经济下,没有人能够快乐,尽管孔子很推崇“贫而乐,富而好礼”,我想只要想想房价、物价,你就必须得面对现实的压力。
然而,钱并不是越多越好,为了钱不择手段,还是得不到真正的快乐的。有了钱又能怎么样呢?有了钱的快乐,在于帮助身边的人,从而获得认可,认同,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如果为了钱,伤害了身边的人,得到了钱也没有了意义。
其实,人永远都不能够看清自己,即便在镜子中的像也不过是虚像。人只有通过别人的眼睛认识自己,从朋友的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人之所以为自己,是因为周围有一群认识自己的人,我想哪一天,我的朋友都死了,我也就死了。
话说到底,我觉得无论徐家立还是沙富来,他们个人都没错,他们只是社会的产物。而到我们自己面临这种选择的时候,诸君慎之吧,个人以为底线是,君子爱财,取之有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