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当中最大的一个悲哀,就是中考高考结束完了的孩子就差把书都撕了,我相信大家看过以前的一部电影,就是考完了的孩子,他把那个卷子啊,书啊全都撕的稀碎稀碎的,然后扔到楼下的操场上去,这是一种如果说的严重一点的话,实际上是一种深切的民族的悲哀。因为学习应该是特别的enjoyable(享受的)它应该是for fun you need to love it(你需要爱上它),如果说对学习是深恶痛绝的孩子,他是走不远的,比如说我才不管走不走远呢,我家孩子上了985 211就行了。你会发现我们就处在一个阶段性的痛苦当中,小学是为了冲小升初,初中是为了冲到中考,然后是冲高考,就是我们的孩子阶段性痛苦,这样的孩子养出来,他未来的人生就是复制阶段性的痛苦,比方说好不容易放松了,然后整个一个暑假疯玩,疯玩,疯玩,然后上了大学,他们又开始恢复他们的宿命,就是阶段性的痛苦。什么意思呢?就是考四级,考六级,考研,考公,然后忍忍忍忍忍忍到毕业,忍到毕业的时候,其实他没有一段时间放松,因为他马上就得找工作,找到工作以后就开始又新一轮的阶段性痛苦,上班,从周一到周五,有的人说礼拜一就是地狱一样的,然后礼拜五就是上天堂,你不觉得我们的生活可能占了70%的时间在工作,但是你工作并不热爱,这是全世界最大的人间惨剧。所以我经常跟很多的家长讲,我觉得宁可成绩低,也不能让孩子苦学,苦学是没有意义的,尤其是现在像AR时代,我们真正未来能够让一个孩子能够在社会上有竞争力的,是他的情绪价值,是他的情商,是他的存在,让这个世界更温暖更舒服,那你说死记硬背这个AI不是比你背的厉害吗?然后那些机械式的那个工作,那个未来的机器人不都帮你干了吗?你培养来培养去,培养了一个废人,有必要吗?什么样的孩子未来AI是取代不了的?一个能够让自己的奶奶,感觉更舒服的一个孩子,一个跟妈妈在一起住三天不打架的一个孩子,一个能够跟周围邻里相处走对面能够很自然的微笑的一个孩子,而不是一个背着书包上学,恨不得不让别人看见自己,然后就在那儿苦学的一个孩子,就是这种的非得拼出个学霸的这种类型的,这个家长的思维已经过时了。就如果你说像我们以前的70后,我们以前的70后是要拼杀出来的,因为我们那个时候上大学的比例也就是5%左右,那你不拼就肯定是出不来的,可是你看看现在,如果一个孩子即便是他没有上大学,他将来可以考成人大专,成人本科,也可以出国留学,就是升学的渠道太多了,你为了所谓的985 211把自己的孩子的学习兴趣都给他破坏掉了,然后他未来失去了学习的自驱力,这样的小孩是没有后劲的,一点后劲都没有。有的人说你说这些对我来说都没用,我就要卷我们家的孩子,你们可以拭目以待吧,就是我希望这个视频能够在10年以后,还能被人们翻出来,然后那个10年以后我们会说,哦,现在最有竞争力的孩子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是一个温暖的生命,鲜活的生命,是一个心灵很丰富的一个孩子,他有着磅礴的情感和浓厚的爱,这样的孩子才适应未来的竞争,所谓的竞争就是跟谁竞争?你不要以为你们家孩子还在跟别人家孩子竞争,你家孩子在跟AI竞争,跟AI竞争拼什么?逻辑上你拼不过它的,但是你死记硬背拼不过它的,你跟AI竞争,我跟你说你就是竞争一个情感,所以你要想培养未来能够跟AI竞争的孩子,你现在得带着孩子去感受风,感受雨,感受爱,感受亲情,这才是真正的有竞争力的未来的孩子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