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胜中2015吧 关注:4贴子:470
  • 0回复贴,共1

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与掘地见母?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从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222年,中国历史上称为称为春秋战国时代。其中以公元前475年为界线,前段为春秋,因孔子曾编订《春秋》一书而得名;后段为战国,因当时七个较强大的诸侯国相互混战而得名。
春秋时,王室衰弱,诸侯势力崛起,同时中原诸国又受到周边少数民族威胁,于是各大国在“尊王攘夷”口号下争当霸主。春秋300年间出现了所谓的“五霸”。关于“春秋五霸”,一说为齐桓公、宋襄王、秦穆公、晋文公、楚庄王;一说为齐桓公、宋襄公、秦穆公、晋文公、越王勾践,通常认为是后者,因为宋壤公并未成为真正意义上的霸主,而秦穆公势力也未曾影响至中原。
战国时期,原来的晋国被三个大臣瓜分为韩、赵、魏三国,齐国政权被田氏取代,东北的燕国逐渐强大,再加上南方的秦、楚两国,构成了七雄角逐的场面。所谓“战国七雄”即是指战国时期七个势力强大的国家:齐、楚、燕、韩、赵、魏、秦。
关于掘地见母的故事,指的是,郑国在春秋初期是比较强大的,其最著名的国君便是郑庄公。郑庄公出生时他的母亲正在梦中,不觉中生下他,因而取名悟生;后来出生的弟弟段长的非常可爱,庄公的母亲非常喜欢段,有意让段做国君;但庄公是哥哥,理所当然应该由他做国君,于是郑母暗中帮助段篡夺其哥哥的君位。这件事被庄公察觉,最后庄公将段打败,也将其母送入山洞之中,发誓不到黄泉(人死之后称为赴黄泉)决不相见。后来,在大臣们的劝说下,庄公感到很惭愧,于是想把其母亲接回。但由于古人非常重视誓言,当初郑庄公曾发誓与母亲不到黄泉决不相见,所以庄公很为难。最后庄公找到一个办法,既然掘地见水即曰黄泉,于是庄公命人到关押他母亲的山洞前,开掘地表。待“泉水”涌出,庄公进洞接母,母子相见拥抱,痛哭流涕,庄公自责不孝,母亲自责当初不该,母子复聚。“郑庄公掘地见母”也由此而来。
主讲;李胜中(网名:李胜中2015,笔名:玄奇)
发布地址;隆尧县老年大学尹村镇分校东杨村教学点红歌乐吧
2024年7月1日 09:44:52
2024年7月2日 07:09:15


IP属地:河北1楼2024-07-02 07:11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