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羹颉侯”与“羹颉山”的考证
《史记》.三十世家.楚元王世家原文:
楚元王刘交者,高祖之同母少弟也,字游。高祖兄弟四人,长兄伯,伯蚤卒。始高祖微时,尝辟事,时时与宾客过巨嫂食。嫂厌叔,叔与客来,嫂详为羹尽,栎釜,宾客以故去。已而视釜中尚有羹,高祖由此怨其嫂。及高祖为帝,封昆弟,而伯子独不得封。太上皇以为言,高祖曰:"某非忘封之也,为其母不长者耳。"於是乃封其子信为羹颉侯。而王次兄仲於代。
译文:羹颉,爵号,不是县邑名。刘邦兄弟四人,长兄伯,伯早死。刘邦寒微时,常与宾客到大嫂家吃饭。大嫂讨厌他。一次大嫂假装羹尽,用杓子刮着锅底作响。宾客以为羹尽,就都走了。刘邦一看锅里还有羹,由此怨恨大嫂。待刘邦为帝分封兄弟时,独不封伯子。刘邦的父亲太上皇出来替伯子说话,刘邦说:“我不是忘了封伯的儿子,只是因为他的母亲不配做一个年辈大的人。”于是就封伯子信为羹颉侯。事见本书《楚元王世家》。也有人认为羹颉是地名,在今安徽舒城县西。还有人认为是山名,在今河北怀来县东南。
由此引出怀来县羹颉山的考证,
考证一,《括地志》记载:羹颉山在妫州怀戎县东南十五里。
考证二,《畿辅通志》记载:羹颉侯信,高帝兄子七年封,立十三年,有罪,削爵一级为关内侯。今宣化府懷来县有羹颉山。
注:汉高帝七年是公元前196年。
考证三,道光年间出版的《保安州志》记载:羹颉山,在州西,通志汉高帝七年封兄子信为羹颉侯,山在妫州怀戎县东南十五里《括地志》,按史记载羹颉不指何地,存疑待考。
根据目前现有线索得出最终结论,羹颉侯是羹颉侯,羹颉山是羹颉山,尚未发现二者有什么联系,只是重名而已,仅代表个人观点。如有不同观点,或有新新的线索,欢迎提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