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红楼梦》:将诗意进行到底
并不是任何一位导演都有与经典名著结缘的机会的,同是第五代中的胡玫和李少红都与《红楼梦》有着不解的缘分。从换角儿到换导演,新版《红楼梦》开拍之初就“事故”不断。及至李少红接替胡玫,拿到导筒以后,新版《红楼梦》一时之间成了万众瞩目的作品。
李少红继续坚持着拍摄《大明宫词》的路子,先是请一系列著名的大师对演员进行各方面的培训,接着在道具、房屋格局的制作、设计上再请大师们亲临执导,后又有对书中昆曲复排时,又请大师、专家们亲力亲为。单是准备工作就进行了很长时间,因为新版《红楼梦》不同于《大明宫词》,作为导演可以有自己的理解和表达在,新版《红楼梦》最保险的做法,便是尊重一百二十回原著的拍摄,而李少红在开拍之前接到的版本也是一百二十回通行本的版本。
新版《红楼梦》在尊重原著、诗意展现上,可谓做到了极致。不仅台词没有进行文言转白话,对书中的故事情节也没有加入主创团队的个人理解,而是完全按照书中设定情节进行拍摄(除了删掉的部分),在影像画面的整体处理上,色调比《大明宫词》明快许多,而各个场景的设置也都具有相当的审美水准,大观园的典雅、花瓣纷飞的美丽,诸芳赛诗、评诗、吟诵诗歌、抚琴、谈书的美好场景,以《红楼梦》原书作为扎实的基础,将文人的雅致、风流表现的风雅、有趣,而剧中人物的命运也依据诗歌形式的判词进行了很好的展现,黛玉之死,白纱覆体;宝玉“出走”于琉璃世界,将“质本洁来还洁去”的初衷完美呈现,把人类原本“诗意的栖居”酣畅的表达,李少红以新版《红楼梦》把“诗意电视剧”的创作风格圆熟的完成。
所以,笔者以为,喜爱《大明宫词》的观众,一定不排斥新版《红楼梦》,因为他们从外观上有几分相似。如果说《大明宫词》里“小太平”“点亮”了全剧的前半部分的话,新版《红楼梦》中的“小宝玉”就成了全剧前半部分最讨喜的人物。一女一男,同在繁华之中,同为皇族贵胄,同样调皮、聪明,又都将在戏的后半部分遭遇爱情刻骨锥心之伤。李少红,十年前独创下的诗意影像表达,似乎只是换了一个空间更为广阔的故事架构来成熟中国内地电视剧“诗意电视剧”的创作手法,如此,新版《红楼梦》无论从故事,还是风格,都值得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