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见钗头凤吧 关注:263贴子:11,139
  • 11回复贴,共1

【转帖】凤师父关于填古风词的文章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写这篇文章的目的只有一个,分享经验。蒙诸位赏识,不才忝称为师,所谓为师数日,而未开杏坛,实不称职。某亦半路出家之后学,更不敢言提携后进,亦乏此资格。解语聊聊文章与诸君共享,若有裨益于人,也感欣喜,若有失言谬误,亦恭请指教提点。
古风填词的出现脱胎于填词,即是宋词填词,因颇有异曲同工之处,古风的出现亦是介于诗词之间的一种填补,与之不同,没有诗词的严格格律平仄要求填词者迁就声韵,所以更多了一份灵活性,更多的第一取决是曲子和词的契合度,而对于乐曲的聆听和感悟也会成为灵感的重要来源之一。
古风填词与填词作曲也有所不同,后者随性,更为发挥自如,要求作曲和编曲配合歌词,而前者还是在告诉我们,我们是填词,那么第一要旨则是领悟曲子的韵味。豪放大旗的旋律和婉约缠绵的曲调的填词内容必然相差很多,若然错位,很好的歌词都会浪费的。相信大家都明白,我也就不反复赘述了。所以就就意境浅浅的谈一下。豪放的曲子其实也可以细细的分成很多种,比如常说的高原,梁阔,雄浑,激昂等意境。那么歌词也应该来努力的适应这种基调。与此同时,也要考虑乐曲的器乐演奏的配器是什么,比如笛声轻快灵动,而埙声古远甚至苍凉。一乐曲的已经亦与器乐有关。配旗号的曲子旋律和器乐相互融合效果最佳,当然这属于编曲的范畴,最后就是歌词了,对于一个曲子而言,好像文章一样,总有过度和高超的部分,这些曲子旋律的变化是需要填词者捕捉的,歌词的写作内容无论是怀古记叙还是抒情,也都需要前后衔接承和的自然,和感情逐步推进到高潮时候的变化,才不会显得突兀,或者气韵零断。
然后随意的说一下押韵的问题,古时诗韵和词韵是不尽然相同的。那么古风填词是要依照哪种呢?个人认为古风填词其具有很强的独立性,而同时经历了时间的变换,现代的一些发音有了不同,古时的入声在现在可能会因为地域方言的不同消失或保留,或归入其他声部。于是就更多了反复的条框影响填词了,这个时候,诗韵词韵的依据都会变得更复杂,让本来就摸不清头脑的我们更难办。那么和不简单一点。所谓押韵,不就是押韵母么?举例可能你填词是会先后分别押韵用了“寒”和“环”这两个字,韵母都是an,应该是对的对吧?但是问题却来了,在诗韵里,“寒”归属于上平声第十四寒部,而“环”则归属于上平声第十五删字部。然而这样的两个字却根本不会影响演唱和整体的效果,那么要为错了韵而勉强改掉么?换了别的反而不好怎么办?那么留下何妨?古风填词不是写格律诗,而即使是有格律诗人宣扬的八病(指出写诗要求声韵的八种毛病)也因为只是盲目的追求所谓的音韵被提出过很深的质疑,历史评价很低而弃之不顾。古人名句常有扭句,李太白便是其中典范。同时现代歌词十之七八甚至根本无所谓押韵,于是,有时收随性一点,让词更加的保持原有的韵味,文辞妙手偶得佳句写在其中,又何必费心思来抠一个不会有太多人在意的平仄呢?更何况古风填词本无太规矩的格律可依?
另外偶然看韵书是,你可能会发现很多一个韵部中的字韵母其实不同。下平声第五歌部里面,“歌”和“多”都归入其中,这两个演唱倒是很和谐,但是再有下平声十二侵部中,收录了“侵”和“针”,这两个要是用来押韵,翻书看肯定是没有错,但是唱起来呢?于是这是不是告诉我们,押韵的时候也要灵活?这样随便举出两个古风填词的常用字,“尽”“影”
韵母分别为in和ing,但是唱出来的效果可能会很和谐,还有eng和ong,“风”和“空”随意哼唱一下,效果也会不错,这是一点很歪的押韵新的,勉强算作是广义的押ng的韵罢?其实这只是想说,押韵不能押死。
押韵是一方面,用词又是一方面,用词的精到很难于一朝一夕修炼二成,毕竟大家不是生活在那个时代的人,对于古代的意向也只能十成之三四,知者用九成,是要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才能更上一层楼的,最好的办法就是回归古诗词的阅读,只有那之中的用词意蕴才最精到。那怕是拿来一本没有注释的全宋词随手翻一页,不知名词人的词作也会让你受益良多,人家是古人,慢慢的读多了自然又凝淀。所写的东西也会愈加深刻。



IP属地:北京1楼2010-10-10 09:47回复

    王国维先生曾言读书三境界,今天也妄言一下填词境界的境界吧。大凡填词之人,十之八九由诗词起步,就将这二者并而为一。我相信愿意写诗词的人,都是爱极诗词的,开始的时候,应该会很想写诗词、不论填词还是诗词,那个时候会偶尔有典雅的句子,但整体而言,少些真情实感,会多些为写而写情绪在里面,但这总是好的。这个时候惠再摸着石头过河的过程中自己领悟许多多只属于自己的东西,甚至会有一天或几天不写东西就难受的感觉,我称之为起步练笔期,这个期间也需要有毅力来坚持,直到某天,或许你凡回去看那时你写的东西,觉得自己以前写的东西不好,觉得自己的诗词有些空洞乏味的时候,你就进境了。第二个阶段,或许比之前的写作速度会慢很多,但是你会努力的让你的词精致,情真实,寻觅意韵,不会为赋新词强说愁,然而前后对比,发现了进境,这个阶段比第一个阶段辛苦很多。因为激情在第一阶段燃烧很多,第二阶段则相对冷静,知道的多了,下笔的时候反而顾虑多了,如果在这个阶段,不能坚持的修改自己的词,还有固定的思维,那么很有可能前功尽弃,止步不前,这个阶段更需要多次的回归到诗词的阅读,沉淀情感。如果有一天,你突然不再去考虑古韵之类的,写的顺了,又开始一气呵成了,你觉得你的作品可以感动自己的时候,再进一步,推敲平仄音韵,再往后还要走多久,我也就不知了。填词是一个很累也很满足的过程,不会一马平川,但总会拨云见日。
    最后,再说说风格和歌手搭档的问题吧,如果自己有多变的音色,宽阔的音域和优美的声线。那么你一定是自己最好的歌手,因为不会,或者很难有人可以比自己更好。那么就要寻找一个声线你喜欢并且也喜欢你歌词的歌手为上。更多的沟通能让歌手理解更深,声线也要是与你的歌词风格,有刚柔之别。而在漫长的填词过程中,你也会写出自己的风格,有自己的习惯,比如抒情时候用物品来做线索。历史用年代来做线索,历史怀古风,或者现代古风等等。风格形成时,写作会日益稳定,然后记得谢谢你的歌手,好的歌手会和词作一起赋予古风鲜活的生命。
    浅谈至此,心得写得差不多了,希望大家都能做出好的作品吧。这是最好的了。如今走下来,古风一年,诗词四年,不过如此,甚至有时候为了追求更好头疼,亦平常了。只要记得作品可以感动自己,就够了。与诸君共勉,为我古典文学之光大。
    


    IP属地:北京2楼2010-10-10 09:47
    回复
      哦哦,这篇美好的文章


      IP属地:辽宁3楼2010-10-10 13:25
      回复
        好文收藏。


        IP属地:安徽4楼2011-01-05 21:36
        回复
          师傅,其实纵观古词,也不是全是按章就律的填词,还有许多并未按照原词平仄填词,因为如果按章就律一丝不差的填的话,是很难把自己想要表达的意思表达出来,因为无论诗词歌赋甚至元曲,都是抒发作者心中感情的一种工具,所以呢,有些东西是不拘平仄的,例如八声甘州里边就有许多平仄皆可的地方(我是按书上给的平仄填的)平可仄,仄可平,比比皆是


          IP属地:辽宁5楼2011-01-14 00:38
          回复
            回复:5楼
            我这凤师父是填古风歌词的,你要学不~~学的话就成我师弟了~~


            IP属地:北京6楼2011-01-14 21:11
            回复
              挖. . . . 深奥


              IP属地:荷兰7楼2011-01-16 16:11
              回复
                话说,可以求师傅么?
                我想拜师学填词


                8楼2011-05-21 11:29
                回复
                  ,收下我吧


                  10楼2011-05-21 22:48
                  回复
                    ,ok


                    12楼2011-05-22 11:0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