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3历史讨论区吧 关注:196贴子:5,163

咩哈哈,把下午看到的转过来吧~ 盖伦巨舰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综合了一下各方资料,并对其中一些有矛盾的地方进行了小小的修正。
请各位指正~


IP属地:浙江1楼2010-10-10 19:05回复
    中世纪里,在船舶建造和航海技术方面的革新给世界留下了丰富的船型:例如“科格”船、“加莱”船和“克拉克”船。但是,“科格”船行驶缓慢,其在风浪中颠簸而行的样子无疑象个巨大的胡桃壳;“加莱”船尽管操纵灵活,但终究经不起风浪;“克拉克”带着高耸的首尾楼,笨拙蹒跚,你要它迈出通向新世界的重大步伐,何以堪任?对这些船型全盘否定,全部推倒重来吗?
    但是,历史是割不断的,船型的变化也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事实证明,以后数百年的船型发展都和这些船型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船体尺度逐渐增大,结构逐步改变以适应新的需要,帆装逐步复杂化以适应各种气象条件。但是,各种变化的深层次原因还是在于:因为舰炮的引进,而引起海上作战的战略战术的深刻变化以及统治者对于领土扩张和异邦财富的渴望程度。
    上文已经说过,火炮装上“加莱”船对于船的稳定性和灵活性带来了负面影响。不久,事情在“克拉克”船上有了转机,因为它比“科格”船灵活,而又比“加莱”船经得起风浪。
    与此同时,15世纪最发达的欧洲国家,先是葡萄牙、西班牙,然后是法兰西、英格兰和汉萨同盟国家,已经把他们的商业眼光投向了远隔重洋的地方,那可是隔着广阔无垠风浪滔天的大海啊。因此就要求帆船速度要快、续航力大、抗风浪能力强,而且只要少量水手就很容易操作。而且,这些船必须容量大,能够装载足够多的货物回来,以便还有利润可赚。
    另一方面,又增加了新的安全因素。当罗马货船航行在相对风平浪静的地中海,还能用桨帆军舰来护航,但是要它们跟着货船到东西印度群岛去冒险,那可是痴人说梦――不现实的事情。于是,15世纪的商业帆船只能“不爱红装爱武装”了――在航海史上是第一次,军舰和商船的界限模糊了。由于需求相似,因此,船的形状也相似,或多或少都像“克拉克”的原型,而且都装备相同类型的火炮。事实上,这些武装货船打着“商业探险”的旗号,实施的都是对于原住民的征服和掠杀,而且在先来后到者之间常常由于分赃不均而引发武装冲突。
    


    IP属地:浙江2楼2010-10-10 19:09
    回复
      加莱
      


      IP属地:浙江3楼2010-10-10 19:16
      回复

        克拉克太招风。。


        IP属地:浙江4楼2010-10-10 19:18
        回复
          船舷炮门的发明
          一旦“克拉克”船武装起来,其必然的趋势是要变大。而且,因为笨重的火炮是装在甲板和船楼上,使得船的稳性变坏。而且,一旦开火其后座力使得船更危险。解决的办法有两个:其一是提高舰炮铸造的精度和铸炮材料的强度;其二是发明了船舷炮门。这个金点子是英国人詹姆斯·贝克想出来的――将火炮装在下甲板上,并在船体两侧开出炮门,让炮能够发射;而在不使用的时候,炮门用带铰链的炮门盖关闭。
          采用贝克发明的第一艘军舰就是“大哈里”号,这是英国国王亨利八世时英国海军的旗舰。巨大的“大哈里”号,排水量超过了1000吨,但仍是中世纪的传统模样:装有四根桅杆,前桅和主桅挂横帆,后桅和尾桅挂大三角纵帆。“大哈里”最引人注目之处当然还是其高耸的首尾楼。船的武备也整个地显示出过去冷兵器时代的遗迹――火炮的口径不大,但数量众多,有122门(一说128门);军舰上还有1200张弓和750个箭囊的箭。
          但不管怎样,只有在这个时候,真正意义上的“军舰”诞生了。因为,在“冷兵器”时代,海上作战的方式主要是靠接舷格斗,那时的战船更多地是起到了一种运兵船的作用。而火炮的大量使用,海上作战的基本方式有了革命性的变化――有可能远距开火。船舷炮门的发明,更使得这船成为了专门打仗的“专业户”,而不是随便什么船都可以客串一下的。
          


          IP属地:浙江5楼2010-10-10 19:19
          回复
            西班牙在吸取船舷炮门的技术,改良克拉克、卡拉维尔帆船后,开始制造西班牙大帆船。
            西班牙大帆船(西班牙语:Galeón)为一种由多层甲板所构成的大型帆船。它最早在16至18世纪(一说15世纪-18世纪)期间被欧洲多国所采用。不论它是用于贸易还是海战,一般也配备有加农炮。它采用了被调低的船首,以及延长了的船身,令它在水面航行时有着前所未有的稳定性。西班牙大帆船的独特构造更减低了其前舷的风阻,航行速度得以提高,亦易于操舵。比起旧有的版本,西班牙大帆船的船身更为修长及狭窄,再加上它以方型的船尾楼取代传统的弧形船尾,令它比旧版本更为适合远洋航行。而它的重量也是其独特的地方。一般的克拉克帆船重达1,000吨,而西班牙大帆船只是重500吨左右,令速度比前者更快。此外,西班牙大帆船拥有十分坚固的船身,令它适合于远洋探险、远洋贸易及海战等多个不同方面的范畴。最重要的是,它的生产成本比克拉克帆船便宜,生产三架克拉克帆船的成本可以生产五条西班牙大帆船。西班牙大帆船被制造出来的年代,正好是西欧各国争相建立海上强权的大航海时代。所以,西班牙大帆船的面世,亦对欧洲局势的发展有一定影响。
            装备
            西班牙大帆船以风帆作为动力,而一架西班牙大帆船大多配备有三至五根桅杆。除了最后一根桅杆使用三角帆外,它大多都配以横帆作为船帆。用途广泛的西班牙大帆船,亦可以轻易的改装成商用及军用帆船,亦因如此,大多数商用的西班牙大帆船一般也会装上数门的加农炮或重火炮以作武装。
            应用
            西班牙大帆船在军事的应用上较远洋贸易用为多。在16世纪西班牙的无敌舰队就是主要由西班牙大帆船所组成。可是,英国的约翰·霍金斯却把西班牙的无敌舰队打败了。然而,残存下来的船只大多也是西班牙大帆船。此外,很多欧洲国家也开始应用西班牙大帆船作为远洋探险及贸易。
            


            IP属地:浙江6楼2010-10-10 19:26
            回复


              西班牙大帆船(西班牙语:Galeón) 盖伦巨舰。


              IP属地:浙江7楼2010-10-10 19:27
              回复
                在16世纪,西班牙。法国、荷兰和瑞典等欧洲国家都建造了大型的风帆战舰以维护自己的海洋主权,但这些军舰都和英国军舰的模样大同小异,也都是用从舷侧炮门里向外开火的舰炮来武装。这个时期“盖伦”船的外形有个明显的特征,就是在首斜桅的顶端还竖立着一根垂直的桅杆,上面带着一个小的横帆。后来,在17世纪,那些见多识广的舰长们风帆航海的技术有了突飞猛进的提高,他们认为首斜上桅和首斜上帆是没有什么用处的东西,所以,后来都改掉了。
                在16、17世纪之交,法国人手里没有像样的军舰可以和英国的盖伦军舰来抗衡,因此,他们在1624年向荷兰的造船者订购了五艘军舰,这些在当时最先进的三桅风帆军舰无疑地使法国人壮了胆。
                但是,英国人依然保持者他们的领先地位。1637年,菲尼斯·彼得建造了“海上主权”号。这艘在技术上遥遥领先的英国军舰,在装潢摆饰上的挥金如土也是前所未闻的。它的船首雕像是一个国王骑在马背上,践踏着敌人的军队;破浪材的侧面雕刻着国王的猎犬、狮子、麒麟和英国的玫瑰、苏格兰的大鳍蓟草、法国的百合花、爱尔兰的竖琴和其它纹样符号;船头还雕刻了骑乘狮子的爱神丘比特、两个森林之神和六个女神;在边上还有盾形徽章、头盔铠甲、乐器和星座符号;在带有圆顶和窗户的尾廊上覆盖着希腊和罗马神话中的神像,如胜利女神、海神、主神朱庇特、大力神和希腊神话中率领阿戈尔英雄们赴海外觅取金羊毛的杰森。这些神像表面都贴着金箔,因此,这艘“盖伦”型的海上风帆军舰是以“金色魔鬼”而著称的。
                当然,军舰不是首饰,它的“含金量”不是看它贴了多少金箔。“海上主权”号的价值体现在它的帆装图上。正是这张帆装图,使得它的外观形象在几百年里成为了经典。其首斜桅横帆和首斜桅上帆的面积都很大,而前桅和主桅在中帆之上又进一步出现了上帆和顶帆。辅助帆肯定是取消了,而在后桅斜桁大三角帆的上面还有两块横帆:后中帆和后上帆。在所有的皇家军舰中,“海上主权”的船体还有一个与众不同的特色,其尾板首次采用了圆弧形,而不是平的,这在其它国家得到了一致好评。
                这艘军舰装饰华丽,但你不要以为它是“绣花枕头一包草”,它可是百战百胜的常胜将军呵。但是,具有讽刺意义的故事发生在1696年,一个军官不慎碰落了舱室里的蜡烛而引起的一场大火彻底焚毁了这艘堪称人世间精美佳作的军舰。
                


                IP属地:浙江9楼2010-10-10 19:34
                回复
                  18世纪风帆军舰的革新
                  英国人领导了风帆军舰的潮流,但是奉劝您也不要小瞧了隔岸对峙的法国人。法国人是最后加入建造大型风帆军舰的军备竞赛的,因而,它就有可能从别人所犯的错误中学到了东西。他们造军舰要小一点,但是要宽一点,炮也少一点。但是,这样一来,火炮平台比较稳定有利于精确瞄准。而且法国人知道,英国人为了多装一些火炮,他们总是将船的下层炮甲板安排得离开水面太近了,在船身摇晃或者船帆受风而倾斜倾斜时,装在下层甲板上的火炮实际上是很难使用的。这样,法国人牺牲了一层炮甲板和相应的一层炮,但是使他们的军舰更轻巧,速度更快,操纵更灵活。
                  不管怎样,除了这些基本的区别以外,在18世纪的这对老冤家之间,在风帆军舰的设计上是互相学习、互相模仿而共同提高的。法国人并不缺少造船的智慧,他们缺少的是纳尔逊这样杰出的海军将帅。而且,法国人也不可能象英国人那样一心一意地只注意发展海军。他们在国防战略上始终面临陆地与海洋,大西洋和地中海如何合理平衡的双重难题。
                  从16世纪开始,帆船的首要改革方向就是降低船楼。而从18世纪开始,那些豪华的装饰就是重要的削减目标了。虽然,人们也承认这些装饰是真正的艺术品,但是用在军舰上,真是华而不实,纯粹是为了满足国王的虚荣心。舰长们普遍反映,硕大的雕像占据了很多地方,带来了许多麻烦;更不用说,这些沉重的橡木装饰雕像使得军舰在战斗时显得行动迟缓“尾大不掉”,处于一种十分危险的境地。为法国许多军舰作了精心装饰的木雕大师庇罗?普耶恐怕做梦也没有想到,他那劳心劳力的的典雅作品,其中不少在军舰离港之日,就是葬身海底之时――舰长们下令干的。
                  重大的修改主要表现在帆装索具上。在横帆上重新出现了缩帆索;这些缩帆索曾经出现在罗马船上,但后来,人们偏爱在主帆下面加装辅助帆来调节帆的面积而废弃了缩帆索。在15世纪,缩帆索先是重新出现在一些较小的船上,而到了17世纪,在一些大船的中桅帆上也采用了。随着辅助帆的淘汰,为了在微风时加大帆的面积,人们又在横桁两端延伸出张帆杆,装上翼帆。
                  特别要留意的是纵帆――船首斜桅上帆由船首三角帆来代替;桅杆之间加装了支索帆;后桅也不再使用传统的斜桁三角帆,而采用四边形的后桅纵帆。开始时,后桅纵帆只有上边的斜上桁,后来又在下方加装了驶风杆。经过了这些改革,整个风帆系统变得驶风效率更高,操纵更加灵活。

                  18世纪的英国海军一等战舰


                  IP属地:浙江10楼2010-10-10 19:35
                  回复
                    风帆战列舰诞生了
                    18世纪的大型风帆军舰,带着多层排列的火炮和高大巍峨而错综复杂的帆装系统,显得威风凛凛,游弋在世界的海洋。它已从过去小巧的“盖伦”商船进化成“战列舰”了。之所以这样称呼,是因为它们无论是在编队航行或是在作战时,常常都是首尾相接,排成一列的缘故。
                    风帆战舰根据它们所携带火炮的数量进行分级。称得上“战列舰”的军舰是其中的一到三级,它们有2-3层贯通全船的火炮甲板;其中一级舰至少装有90门火炮,而二级和三级的火炮则要少一些。而列为四级和五级的军舰和战列舰相比,在船体形状和帆装相似,但是要小一些,而且只有一层炮甲板。为避免战线上产生“软肋”现象,这些小舰就没有资格和战列舰一起参加“阵地战”。但是它们可以个小灵活的独特优势进行游击战,既可以和快船交火,也可以去捕俘慢船。当时的海军还使用一些六级舰,那些一般都是辅助舰艇,其船型五花八门,主要作为供应运输之用,只带一些轻型的自卫武器。

                    特拉法尔加大海战


                    IP属地:浙江11楼2010-10-10 19:36
                    回复
                      虽然英国和西班牙的都叫盖伦,但其实这两个是不一样的。
                      西班牙更侧重于远洋运输(还喜欢接舷战= =),所以船更大,更宽
                      英国更侧重在战斗力,船轻快


                      IP属地:浙江12楼2010-10-10 19:40
                      回复

                        


                        IP属地:浙江13楼2010-10-10 19:42
                        回复
                          可惜了西班牙的好船= =
                          附上西班牙盖伦巨舰数据
                          盖伦船 (Galleon)常以作为西班牙宝船而负盛名,常装载黄金在大西洋中穿梭于欧洲和新大陆之间。盖伦船一般有4桅,前面两桅挂栏帆,后两桅挂三角帆。一般标准长度为46米-55米,排水量300—1000吨,有多层甲板,尾楼很高。大型盖伦船尾甲板有7层,排水量有2000吨,吃水达8米。盖伦船适合运载货物通过很长的海道。续航力很长,在很长时间内是当时世界最大的船。
                               盖伦船的巨大成功使得它在帆船时代结束之前一直是军舰,包括战列舰的设计标准。其中,对适航行与火力的要求是压倒一切的条件,以便在战斗时抢占有利阵位,发挥优势火力。
                          END


                          IP属地:浙江14楼2010-10-10 19:54
                          回复
                            http://dol.17173.com/content/2007-12-13/20071213152420817.shtml
                            很详细的信息。。


                            IP属地:浙江15楼2010-10-10 20:0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