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班摸鱼基本读完了。
先说好的地方:作者的文字水平很高,个人认为超过了这个吧里大多数作者。
行文手法和语言流畅就不说了,说几点个人风格明显的优点。
1.能在设定的基础上深入挖掘一些有趣的内容,而不止局限于设定本身。我很喜欢小说里关于不同种族文明形态的巧思,特别是石头人和巧克力酱人之间的共生关系。这一点,大部分作者甚至上刊作者都做得不好。
2.有一些让人会心一笑的小幽默。粘贴一段:那些农学专家总有各种各样的理由。实验材料被路过的动物吃了,实验材料被路过的类人生物吃了,实验材料被路过的实验材料吃了……这段细品起来幽默中带着一点有意思的留白(外星蔬菜吃掉了外星蔬菜)
3.信息密度很高。这在我看来是最大的优点,但因人而异,可能其他人不喜欢。我所谓的信息密度高并不是指烧脑或看不懂,而是指那些只有带着脑子读才能体会到有趣的部分。比如这里:
“妈……妈的……蛋糕……”
史密斯脑袋里的灯泡陶醉地发出粉红色的光。海伦咬着嘴唇,努力克制着自己把眼前这个满嘴跑火车的家伙砸成玻璃碎片的冲动。她可不是什么好好公民。在大歌山教团第一音乐中学读书的时候,她也是远近闻名的刺头。像是边演奏高难度riff边和人掰手腕、把教导主任连人带车飞到半空、一人单挑十二个小混混,甚至都只是海伦卓越战绩中微不足道的小事。
“你确定这个断句没问题?还有,翁比古人根本不需要那么频繁地进食吧?而且他们连垃圾都吃,只要把他们的巴哈扎哈盟友吃剩下的残渣喂给他们就足够养活他们了,甚至有研究表明翁比古人几乎没有分辨不同食物的味觉系统。他们的记忆力也很差,根本延续不了所谓从幼时带来的记忆……”
“这个断句”指的是上面的“妈……妈的……蛋糕”,带着点趣味和幽默。
再说说缺点,主要缺点是语言风格不稳定以及主角太透明:
1.有些地方用力过猛,有些地方太着急。
-太着急的地方比如这里:
在五十摄氏度的高温下仍穿着西装革履的阿扎人——谢天谢地,它搭载了低温恒温器系统,作为一个机械生命,他可不会在这种事情上苟且——敲了敲自己的方形玻璃脑袋,脸上的灯光颜色并没有发生变化。
这里明显对主角之一的描述过于着急了。小说开头部分我的建议是慢下来,不要推着赶着读者往前走。比如描写这个机械生命,你可以先从女主的第一印象入手,夹带点她对这个种族的刻板印象(一丝不苟)。然后用对方与环境的趣味性互动或对比来描绘场景。
-和这里:海伦用触手抓着空空的玻璃杯——这家店居然连免费的柠檬水都没有,甚至连白开水都要以放水时间来收费,而仅有的一个水龙头的流量比绣花针上的洞还小——陷入了一种复杂的情绪中。
也是写得有点着急了。这句话的前后主体割裂比较厉害,实际上可以在表达相同意思的前提下组织得更好。
-用力过猛的地方比如这里:
史密斯脑袋里的灯泡陶醉地发出粉红色的光。海伦咬着嘴唇,努力克制着自己把眼前这个满嘴跑火车的家伙砸成玻璃碎片的冲动。她可不是什么好好公民。在大歌山教团第一音乐中学读书的时候,她也是远近闻名的刺头。像是边演奏高难度riff边和人掰手腕、把教导主任连人带车飞到半空、一人单挑十二个小混混,甚至都只是海伦卓越战绩中微不足道的小事。
这里用很多有趣的文字来表现女主的不耐烦,但没有点名不耐烦的原因(也就是实质上的主线——女主来谈合同)。会让读者摸不着头脑。
2.部分口语化(或网络流行语化)的描述拉低了语言的平均水平。实际上这种口语化的语言不太适合放在小说里,哪怕是趣味性的荒诞科幻小说。
3.主角参与感太薄弱。小说主要内容是几个不同宇宙文明代表菜肴的诞生故事,由两个主角聊天把它们串起来。很多地方都文章可做,也有进一步拔高的空间。
比如这个餐厅标榜为全宇宙最难吃的,其原因没有很好地体现;比如女主受到这些故事什么样的影响没有交代。我个人有个脑洞,就是这里提供的餐品都是宇宙中曾经辉煌现已灭绝的种族的经典菜肴,因为不存在传承,也不存在喜欢它们的食客,所以才被评为最难吃的。而经纪人带女主来进行采风,拯救她即将失败的音乐事业。
文章结尾的梗是“海参炒饭”的梗,它在标题就出现了,作为结尾不太让人满意,把整体水平拉低了。
最后,我大概能猜到退稿编辑的想法,这篇稿子我觉得底子是好的,但缺乏主线,缺乏困境和危机,不太能吸引广义读者。作为一个科幻小品文没问题,甚至说非常不错,但作为小说来读完成度还不够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