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小说吧 关注:132,312贴子:2,218,208
  • 6回复贴,共1

好久没见过“天外有天,人外有人。”了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有这么一个人,当全世界还在为Ai写作,chatgpt颠覆三观、一头懵逼时,他在2021年,gpt离问世还差一年多时,就申请了类似概念专利。
别抬杠,如果那时候世人就预判了gpt,现在国家就不会把它定位为颠覆性技术;去年马斯克也不会直呼人类会被chatgpt干掉。
当他们还在用Ai系统模拟人的智能时,简直弱爆了!
当时那人就已经探索用系统模拟人的情感了。
情感不比智力难琢磨多了?
就像刚开始没人能想到,为什么会出来个chatgpt这种能写作的玩意儿一样,那人为什么能先见到?想到那个神鬼莫测的角落?也是绝大多数人理解不了的。
你们也不可能想到那人能从写小说、写剧本转行到发明玩具;再到写剧本加推广专利。
穷则思变,危机中寻找转机。只能说一个人的内心和现状被逼到至暗绝境,什么意想不到的潜能都可能被逼发出来;什么跨越边界的探索都会尝试。
这就叫天外有天,人外有人。
天是自然规律,人是发现自然规律的人。
也不是说那人有多牛逼,而是他发现的自然规律牛逼,洞察力牛逼。
别用一家之言去轻视现在的Ai,别人会说你阻挡不了科技发展的大势,这个大势也是自然规律。
只能用魔法打败魔法,用你发现的更高级的自然规律,来反制Ai这个自然规律。
只有自然规律才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更不会因为被骂而消失。
所以别信誓旦旦说什么Ai能取代人脑,那是没有遇到“天外之人”,无知所带来的恐惧。
Ai不过是人心所涵盖的巴掌大空间而已。
什么Ai写作在狗屁不通之余,也能写出好文章?只需假以时日训练喂养,定能超越、取代人类创作?
别咋呼虚喝。
这也早在那人的先见预判和涵盖之中而已。
先见预判和事后诸葛亮存在本质区别。
所谓Ai也能写出好文章,那只是一种概率堆砌,和人与人之间、用文字表达的、真正的情感交互根本不是一个本质;那是原理级别的区别。
Ai的情感模拟,只有初步交互环节,之后就会回归类似玩魔方的智能规则,不再是真正的情感演绎。
所以当我看到吧里有个兄弟评论说Ai写的章节没有情感传递,嘿!唯独就你说到点上了!你XX还真是个天才!
把初步规律想当然当成了可以无限发展、提升,这就是目前最大的误区。
就像以前的科学家认为传递信息的速度可以无限大一个道理。
直到爱因斯坦提出光速不变,才有了相对论。
看上去就是个边界问题而已,实际这个边界问题极端重要。
那人也不是芯片、电子信息专业的。但创作本身就不是单纯的、能用电子信息、神经网络解释的;而更偏重文学、心理学、荷尔蒙(顺便问一句,Ai有荷尔蒙吗?)
那人也是“手拿菜刀砍电线,一路火花带闪电”。
2012年,居然跑到公司名字都有个“玄”的起点中文网写心理学。
那本心理学长期占据短篇频道人气榜前列,还有幸上过短篇榜首。
也并非他刻意标新立异,而是他写的玄幻、都市异能就那么十几个收藏,每本都是几万字、十几万字就切了。
也许正是他对心理学的深耕,加上自认有那么点文学素养,所以才自认对Ai写作有发言权吧。
这也算一方面原因。
有耐心的可以看看他自己写的那个专利产品推文。
现在的他,负债累累,上下有老小,真没心思闲聊扯淡。
只是看到现在的人普遍悲观,担忧被Ai写作取代,担忧被萝卜快跑取代,担忧无人工厂让人无班可上………
想传递一点希望:Ai并非无所不能、无限发展,而是存在原理性缺陷、制约。
还是牛逼哄哄那句:还是认知决定恐惧值啊!
还是不知道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啊!
工程学家、计算机专家、科学家也不是无所不知不是?
至于网文大神就更没发言权了。
除了以前在网文界牛逼哄哄,天马行空,对Ai的原理缺陷一窍不通;Ai写作来了,光是这个浩大的宣传造势就足以让他们歇菜。
还得有一点理科逻辑知识,加上天赋异禀、感知自然规律的直觉。
写过小说的都知道,天赋这东西不好说。
举个不恰当的类比:
医学博士未必有大字不识的山村大爷身体好不是?
看不懂这篇文章,也在情理之中。我早说过,除了那人,几乎没有人能预判到chatgpt的出现;即便是现在,绝大多数是对Ai未来能力的臣服者、恐慌者;除了几个没什么底气,空喊几声Ai不如人的科技评论员,还有谁敢对Ai的原理提出质疑的?
能看懂这篇文章的人,我愿称你为万中无一。


IP属地:湖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4-07-22 14:31回复
    你的意思是,AI不足为惧?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4-07-22 14:34
    回复
      2025-05-29 21:38:15
      广告
      雷军90年代好像就搞过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4-07-22 15:12
      收起回复
        很喜欢你其中的一句“和人与人之间、用文字表达的、真正的情感交互根本不是一个本质”
        真的说到心上了,最近ai风波闹到现在,自己也想了蛮多,也算是有点眉目和见解了。
        目前所谓的“ai”,本质仍处于算法与模型拟合的阶段,和文艺作品中无所不能 不断学习进步的“ai”仍然有天堑鸿沟之差。
        或许三五年后ai在不断的数据集训练下,能够做到长篇前后逻辑通顺,能够做到一键生成大几十万字的作品,可现在概念上的ai,仍受上限的限制。
        这种上限是什么呢?
        情感与思维创新。
        这是“ai”难以跨越,也是“人”难以跨越的天堑。
        ai会有古往今来集大成的文笔词藻,可终究不可能做到有目的与方向性的创新,偶有个例也只是在堆模型拟合概率而已。
        “ai会是所有过去的集合,但不可能凭过去的惯性创造未来”
        而ai学习情感更是天方夜谭,很多人自己都不明白怎么去形容情感,无论再怎么打磨都难以言明,更别提让ai“一键生成情感”,太过于幽默。
        这不仅仅受限于“人”的想象力,更受限于“ai”的算法上限。
        目前的算法拟合都仍需要最前沿的学者专家不断突破,更别提“情感算法”了,太过于科幻了,这个概念。
        这种质变级的概念是不亚于可控核聚变的,以至于远远超过的,可控核聚变起码都在不断取得看得见的进步,而“情感算法”呢?
        这实际上是一个数学突破性的问题,甚至不止,涉及数学、心理学、社会学等方面,是远超任何一个千禧年难题的。
        说得更诙谐一点,就更股市预测是一个水平的难题了,其本身难度都不止是局限于数学方面了,人心、社会、时事,都将是其中不可或缺、也是不可预料性最大的难题。
        更加可理解性的例子,就是做到完美天气预报,在任何可能性与不确定因素下仍能做到完美天气预报。
        其尝试突破者,都得是最最顶尖的超越性人才,是稍逊一筹的学者堆再多的时间精力也不可能取得半点进展的。
        这就是目前,所谓的“ai”的原理性缺陷与制约。
        以至于我都敢在“情感算法”上断言了,能够做到真真正正运算情感的算法的创造者,其难度与成就,是完全不亚于历史上任何伟人的,而“情感算法”,将会带来与“工业革命”“信息时代”齐名的“AI时代”。
        而那一天需要多久呢?那一天的到来是必然性的,是社会进步的必然性,但我们还能活多久?50年?60年?
        在人类的历史尺度上微不足道,我们个人却是等不起的,也是完全难以等到那样的伟人再度开创新时代。
        在此时此刻为了一个虚冠其名的ai杞人忧天,真的真的不至于。
        而我们写网文需要做的,是在这个ai可能取代重复性与同质化的冗杂码字工作的时代下,找找自己的不可替代性,比如会写情感,会整活搞乐子,会融一些时事梗,甚至只是会润色ai文,给ai提供大纲。
        时代的车轮碾过来了,总不可能只叫唤、什么事都不干啊。
        以最近更火热的萝卜举例,道路实况总有ai搞不定的问题,这时候就得转接人工了。
        那我们网文呢?就去完善ai不会的啊,把ai当做自己的工具使用啊,没人不允许你私自使用ai啊?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4-07-23 04:02
        回复
          其实ai写作早就有了,宇宙巨级闪校生,而且听说起点那里认为上限大概是500订作者,差不多是番茄10万在读左右?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4-07-24 22:5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