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和鸦吧 关注:271贴子:18,246
  • 8回复贴,共1

明代统一战里的赤壁之战——鄱阳湖之战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这是朱元璋同志还没有统一中国之前的事情……这时,他正和陈友谅、张士诚到等激战
《明史·太祖本纪》
(元至正二十三年)秋七月……友谅闻太祖至,解围,逆战于鄱阳湖。友谅兵号六十万,联巨舟为阵,楼橹高十余丈,绵亘数十里,旌旗戈盾,望之如山。【摆明了就是让人火攻的…还联舟…巨舟本来就笨重,一艘着了其它的跑都不好跑】丁亥,遇于康郎山,太祖分军十一队以御之。戊子,合战,徐达击其前锋,俞通海以火炮焚其舟数十,杀伤略相当。友谅骁将张定边直犯太祖舟,舟胶于沙,不得退,危甚,常遇春从旁射中定边,通海复来援,舟骤进,水涌太祖舟,乃得脱。己丑,友谅悉巨舰出战,诸将舟小,仰攻不利,有怖色。太祖亲麾之,不前,斩退缩者十余人,人皆殊死战。会日晡,大风起东北,【东北风…东北风啊…】乃命敢死士操七舟,实火药芦苇中,纵火焚友谅舟。风烈火炽,烟焰涨天,湖水尽赤。友谅兵大乱,诸将鼓噪乘之,斩首二千余级,焚溺死者无算,友谅气夺。
《明史·陈友谅传》
     友谅忿疆土日蹙,乃大治楼船数百艘,皆高数丈,饰以丹漆,每船三重,置走马棚,上下人语声不相闻,舻箱皆裹以铁【舻指船头船尾,裹铁估计是为了保护船体或者是用其冲撞敌船,未考证】。载家属百官,尽锐攻南昌,飞梯冲车,百道并进。太祖从子文正及邓愈坚守,三月不能下,太祖自将救之。友谅闻太祖至,撤围,东出鄱阳湖,遇于康郎山。友谅集巨舰,连锁为阵,【…………】太祖兵不能仰攻,连战三日,几殆。已,东北风起,乃纵火焚友谅舟,其弟友仁等皆烧死。友仁号五王,眇一目【眇即瞎,夏侯惇转世?】,有勇略,既死,友谅气沮。是战也,太祖舟虽小【看吧看吧,小船优势】,然轻驶,友谅军俱艨艟巨舰,不利进退,以是败。
《明史·徐达传》
会汉人寇南昌,太祖召达自庐州来会师,遇于鄱阳湖。友谅军甚盛,达身先诸将力战,败其前锋,杀千五百人,获一巨舟。【没提焚舟之事】
补:(元至正二十一年)陈友谅犯龙江,达军南门外,与诸将力战破之,追及之慈湖,焚其舟。【陈友谅,你家舟船到底被烧了几次 = =】
《明史·常遇春传》
会师伐汉,遇于彭蠡之康郎山。汉军舟大,乘上流,锋锐甚。遇春偕诸将大战,呼声动天地,无不一当百。友谅骁将张定边直犯太祖舟,舟胶于浅,几殆。遇春射中定边,太祖舟得脱,而遇春舟复胶于浅。有败舟顺流下,触遇春舟乃脱。转战三日,纵火焚汉舟,湖水皆赤,友谅不敢复战。
《明史·刘基传》
(朱元璋)遂自将救洪都,与友谅大战鄱阳蝴,一日数十接。太祖坐胡床督战,基侍侧,忽跃起大呼,趣太祖更舟。太祖仓卒徙别舸,坐未定,飞礮击旧所御舟立碎。友谅乘高见之,大喜。而太祖舟更进,汉军皆失色。时湖中相持,三日未决,基请移军湖口扼之,以金木相犯日决胜,友谅走死。
【看记载,刘基没有直接参与火攻,但是他提出的扼湖口策略,成功阻断了陈友谅战败后的退路】
———————————————————————————————————
本人目前看明史有限,或许其它列传里还有相关记载,看到了再补
PS,此战后,陈友谅元气大伤,后大战泾江口时,从舟中伸出脑袋,中流矢,贯眼及颅死。【比孙策脸颊中箭要悲惨多了= =】


1楼2010-10-11 18:28回复
    楼主看一下百科,就什么都知道了
    我也特别热爱明代历史.....
    最近也一直在听“明朝那些事”非常不错
    不过,陈友谅这个人,确实很值得研究,是位了不起的将才


    2楼2010-10-15 00:17
    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回复:2楼
      看材料要看一手资料,百科的记载也是别人做的,不一定和我的观点相同
      说什么看百科知天下事那是不可能的
      当然对你这样只是有热情而不做研究的人来说,看看百科足够了
      《明朝那些事》只能算通俗读本,知识普及型著作,里面其实也有很多漏洞,前几天我就发现了一、二。不能全信…………
      其实《明史》这东西漏洞谬误也很多,有待甄别。


      3楼2010-10-15 09:23
      回复
        哈哈,想起来陈友谅真不幸,犯了和曹操一样的错误
        而几百年以后宁王叛乱也犯了和陈友谅一样的错误,都是用铁索把船连了起来
        结果都是火烧连船
        真是失败啊~~~~~~~~~~~~~


        IP属地:辽宁4楼2010-10-22 18:54
        收起回复
          鄱阳湖上演赤壁已经是固定节目了


          IP属地:加拿大5楼2010-10-28 18:06
          回复
            补充史料
            《明史·冯胜传》
            从战鄱阳,下武昌,克庐州,移兵取江西诸路。
            《明史·廖永忠传》
            从下南昌,援安丰,战鄱阳湖,决围殊死战。敌将张定边直犯太祖舟,常遇春射走之。永忠乘飞舸追且射,定边被百余矢,汉卒多死伤。明日,复与俞通海等以七舟载苇荻,乘风纵火,焚敌楼船数百。又以六舟深入搏战,复旋绕而出,敌惊为神。又邀击之泾江口,友谅死。
            《明史·俞通海传》
               友谅大举围南昌。从太祖击之。遇于康郎山,舟小不能仰攻,力战几不支。通海乘风纵火焚其舟二十余,敌少挫。太祖舟胶,友谅骁将张定边直前,犯太祖舟。常遇春射中定边,通海飞舸来援,舟骤进水涌,太祖舟得脱。而通海舟复为敌巨舰所压,兵皆以头抵舰,兜鍪尽裂,仅免。明日复战,偕廖永忠等以七舟置火药,焚敌舟数百。逾二日,复以六舟深入。敌连大舰力拒。太祖登舵楼望,久之无所见,意已没。有顷,六舟绕敌舰出,飘飖若游龙。军士欢噪,勇气百倍,战益力。友谅兵大败。
            《明史·赵庸传》
            从战康郎山,与俞通海、廖永忠等以六舟深入败敌。


            6楼2010-11-01 14:47
            回复
              陈友谅不可能犯这样的错误!鄱阳湖水战至今有迷末解!!!
              陈友谅本沔阳渔家子弟!曾为县吏,至少看过三国,通悉水性,沔阳北为汉江,南为长江,中有东荆河,洪湖,沙湖等大小河流湖泊无数,
              其老家为乌林镇黄蓬山,而乌林则正是三国时期火烧赤壁曹操驻地!!!


              7楼2011-03-21 20:25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