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皇城来到掖门,商成满脑子心事,说是急于战事吗?也算是,但不全是,因为他知道自己急也是无济于事的,但为了国家,他对自己只能干着急,也是莫叹奈何。
“子达?”南阳没想到会在掖门前碰到商成,也有点惊讶和小惊喜。
“你怎么会在这儿?”商成也同样惊讶,刚刚还跟陈璞谈到她呢。
“早上拜见了父皇,后来父皇临时跟张相商谈要事,刚刚是从母妃那里过来的。”
商成从南阳简单几句话就差不多了解事情大概,南阳原来是跟东元帝聊家常,东元帝疼爱他这两个女儿大家都知道。南阳所说的东元帝和张朴谈论的事情自然是因为嘉州战况。
“子达,时间还早,相请不如偶遇,到我庄上坐坐?刚刚父皇跟我说起近来研墨上的进展,可以的话……”
“也好。”商成赶紧打断南阳后面的客气话。现在知道南阳进宫跟东元帝聊的是书法了,东元帝爱好书法,几个孩子里也就南阳出类拔萃,已是青出于蓝胜于蓝了,而且自从跟他这个“书法”大家熟识后,更是精进不少,当然了,书法上的进步,商成也替南阳感到开心,但说指教的话,真的是不敢,他也没想过指教,他自己也是对书法有所爱好而已。跟他们不同的仅在于他有千年后对前人书法的研究心得而已。尽管他也自我感觉这一手字也算拿得出手,但一直还是没有公开自己所谓攸缺先生的身份,不过南阳对他一直恭敬有佳,而且他对南阳观感也颇为不错,至于之前南阳的种种荒诞不经的做法,那不是已经过去了么?而且,在他商成而言,南阳曾经的做法也只是通过一些离奇的行为,表达自己对生活的不满而已,虽然不赞同,但也不是什么不可接受的,况且也不是他可以置喙的。刚好他们俩庄子离得也近,商成倒无不可。他转头跟李俸说:“回去跟家里说下,我迟点回去……不用等我吃饭。”
南阳的庄子已经大为改观,北边一大片灰蓬蓬的青砖绿瓦房是府邸,七八十户人家都集中在小河沟西岸的庄子南边,也有几户人的院散落在河沟东岸。商成注意到,在这些人家中,原来的半瓦半茅草和全茅草泥垣屋已经都重新修葺翻新为全瓦房,一改之前肮脏、乱糟糟的形象;房前屋后栽种的李杏桃梨各样果树,看得出枝条修剪、基座施肥甚为用心,长势喜人,可见已有人专门打理;路边到处拉屎拉尿的惨不忍睹的景象更是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路边隔上五十步开外,有一个木质的大筒,专门盛放各种垃圾,连庄户人家饲养鸡鸭猪狗都不是之前看到的瘦不拉几的样子,而是肥肥胖胖。几个拖着鼻涕的奶娃娃,赤脚光屁股挂一块黑不溜秋的红肚兜的小家伙看到他们三个过来,还煞有模样地“见过公主殿下、见过将军”打起招呼,然后赶紧往家里跑或是往大人怀里钻。
原来心情低落的商成也是大为开怀,也不由诧异,这和他之前几次来的景象已是迥然不同。
南阳也看出商成表情的变化,颇有欣慰和骄傲的感觉,更是大受鼓舞,说道:“子达,前些年自家颓废,我也不懂经营,庄子上更是疏于打理,自你商家庄搬进后”说着指了指商成庄子的方向,“我就依葫芦画瓢,现在也算稍有起色,子达你看,还有哪些地方需要改善?”
“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今年会是一个收成年。”商成由衷地称赞,他不单单说庄稼的丰收,也是指对庄子上庄户人心的丰收。看了看远处一片金灿灿的稻田和绿油油的菜畦,商成知道南阳跟自己家里几个女娃时常往来,月儿也跟他提过,而且对自己是毫无保留的信任,所以不管是新式农具、伺候庄稼的方法、田垄、沟坎的修葺都是完全照搬自己庄上的模式,就连环境卫生都整治得有模有样,比自己庄子还胜上一筹。看来回去还得交代家里把卫生搞好,说起来在燕山也是有声有色,赋闲下来倒是对这个没有重视了。
这时候看到庄园后的八角亭里坐着四个丫鬟在围炉煮茶,商成不由自主地走了过去。
亭子周围环绕着茂密的树林和蜿蜒的小溪,与近处的府邸、远处鳞次梓比的农舍,构成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画卷,古朴而典雅。庄园内绿意盎然,花圃中盛开着各式各样的花卉,五彩斑斓的花朵在微风中轻轻摇曳,散发出迷人的芬芳。精心修剪的草坪,为庄园增添了几分灵动和生气。
商成不声不响得迈步走进凉亭,此刻他原先郁闷烦躁的内心得到无比的抚慰,无端地感到平静。静下心来,商成脑子可以平静地思考一些事情。朝堂上左相之争,看来基本没有悬念了,虽然张朴不见得能力出众,但他对这个赵朝、对这个国家无疑是鞠躬尽瘁的,东元帝显然也认可张朴的忠心,特别是汤相临走前的极力推荐,张朴的左相之位恐怕已是板上钉钉。但是他撺掇的“清查隐户田亩”的事情,商成一直就没看好过,所以张朴的位置能坐多久,也许还是个未知数,再加上张朴为首的南进派在南诏恐怕已经陷入泥潭,这些都给张朴的改革、位置的牢固程度打上问号,也会让他在人事上不能太随意。关于立储之争,商成相信,张朴他们很在意立储的程序,但却不太在意谁主东宫,这不是原太子投毒案也还悬而未决吗?看来还需要一段时间才能有定论。
南阳看到商成站在茶炉边一直沉思,也没有打断他的意思,示意丫鬟斟好茶盏后就退开。茶炉边还有铺开的卷纸和准备好的笔墨,这是南阳看今天难得好天气,本来打算在这里继续钻研“攸缺体”的,刚想收走笔墨纸砚,就看到商成拿起了毛笔,南阳一下激动得涨红了脸,这是她第一次看到商成要现场书写。之前多少次不敢开口,委婉表达过也都被商成拐弯推辞。今天要在她的庄子上挥毫泼墨,如何不让她激动。她今天也是跟父皇专门就“攸缺体”的走笔、转折讨论心得,并提到当前似乎进入了瓶颈期,没有更新一步的进展。
穠芳依翠萼,焕烂一庭中,
零露沾如醉,残霞照似融。
丹青难下笔,造化独留功,
舞蝶迷香径,翩翩逐晚风。
南阳涨着通红的脸欣赏着商成的走笔,她能确信这首诗是商成的原创,南阳在诗词文墨上的造诣也是不低的。看吧,她就说吧,先生是不出世的高人,什么诗词歌赋还不是信手拈来?之前之所以不参加文人举办的诗会,那是不屑于参加罢了。这首诗意境清幽,心旷神怡,可见自己庄园布景能让先生有所得,南阳深感荣幸。诗的意思南阳马上能理解,说她后院环境清幽、宜人,让攸缺先生陶醉其中,他愿意化身一只蝴蝶,香径中与晚风翩翩起舞。这是很细腻的超然脱俗,这就是她南阳心目中的攸缺先生。
但是,看着看着,南阳又看出了不对劲。近五寸的大字以一列两行书写在卷上,给人一种剑拔弩张、斩钉截铁的感觉,在严谨的法度上,体现出一种秀美洒脱的风骨,运笔灵动快捷,笔迹瘦劲,至瘦而不失其肉,其大字尤可见风姿绰约处。笔画相对瘦硬,笔法外露,可明显见到运转提顿等运笔痕迹,但这确是一种与之前攸缺先生风格迥异的相当独特的字体。天哪,先生果然不愧为旷世奇才。
“先生大才,请受南阳一拜。”南阳恭敬且虔诚地向商成施礼。一个人能独创一种字体,已然可称大家,今天看到攸缺先生竟然还能再创另一种超凡脱俗的字体,南阳心里崇敬得无以复加。再次确信了,先生的大才,隐士的高人。
商成现在才反应过来,刚才在南阳这里欣赏到良辰美景,抚慰了自己躁动的内心后,不自然地模仿了宋徽宗赵佶的瘦金体,看到南阳反应后,才尴尬不已。
“先生的博学多才……”
“其实我只是盗写他人之作,字体更非我所创。”商成赶紧实话实说,但是说完他也知道,对南阳来说,他的解释等于掩饰。因为瘦金体是南宋才出现的,这个《秾芳诗帖》更是他现在的首创,算了,在南阳面前,他也不想再多解释。
“请先生为诗贴赋名!”南阳自然没有把商成的解释当一回事,因为先生之前从来都不声称自己是什么大家,这就是高人的风范、隐士的风骨。
还说什么呢?名字都是现成的,商成再用瘦金体写下:《秾芳诗贴》。
南阳看着这运笔飘忽快捷、笔迹瘦劲,转折处可明显见到藏锋的个性极为强烈的字体,非常符合商成这个带兵打仗的将军在沙场上挥斥方遒、指挥若定的大将风范,不由陶醉。
“先生。”
“额,公主是称我表字吧。”商成实在对南阳称呼他先生感到不习惯。
其实南阳本来已经随商成的意愿改以朋友身份称呼相处的,她也自觉很荣幸得有这么一位出世的隐士为朋友,只是今天实在是太震撼了,很自然地又以先生相称。
“便随先生的意,子达。”南阳惶恐且开心地说。
“南阳斗胆请子达兄题个字?”
商成想了想,反正也留了字了,南阳也算是书法上知根知底好朋友,就好人做到底吧,于是用所谓的“攸缺体”魏碑体书写上年月日于南阳公主府,攸缺。写完后,商成想了想,还是多了句嘴。
“公主,此字能否不要挂于客堂?”
南阳当然知道商成的意思,商成不愿意自己是攸缺先生的事情现在公开,她自己也一直尊重商成意愿没有主动提起,尽管她的庄上鲜有来客,但终究客堂是接待外人的地方,但不挂客堂又挂哪里呢?书房吗?也不太合适,还是会有人打搅?难道厨房吗?那把先生当什么呢?这是在侮辱自己的道德品质。对了,那就自己卧室吧,遂了商成低调的愿,也不能让明珠蒙尘,南阳是不愿意把这幅字再锁到抽屉里的,但想到这里又似乎觉得有些不妥,不过还是要征询商成的意见。
她红着脸征询道:“那就我闺房……子达以为妥否?”
“额……”商成没想到会是这个答案,也不知道该怎么回了,他当然明白南阳一直为他着想的心意,不挂客堂也不挂书房,显然是避着外人,但挂闺房、卧室好吗?当然好,最私密了,也体现他们朋友的亲密,但正因为是亲密,所以他才不好回答。
“自是公主做主了。”
南阳红着脸得到商成的首肯,也是开心不已,这是她第一次得到商成现场挥毫泼墨的文笔,还是攸缺先生亲笔题字,更得到同意可以悬挂的,最让她内心窃喜和害羞的是,只有他们俩知道有这么幅字挂在她闺房。尽管她也是寡居多年的公主,似乎没有了男女方面的想法,而且她确实从来也没有把自己与商成同普通男女方面去考虑,这不是玷污了老师的清名吗?但,总是心里有那么丝丝的甜蜜和害羞。
商成当然不觉得自己有什么清名,但是感受到亭子内不协调的气氛,还是觉得应该找个理由脚底抹油了。
“公主,家里还有些事情……”
“不行,子达难得来我陋室,今日连茶水都还没奉上,无论如何也要用了晚膳再回。”南阳当然不能让商成现在就回去,这也不是她的待客之道,不说一般朋友、亲人过来叙旧她都礼之有佳了,何况是商成这个亦师亦友的好朋友。
不过也总算缓和了刚才的尴尬,商成倒是现在也觉得吃顿饭也无妨。不过他们俩都没注意到,刚才四个伺候南阳的丫鬟在对着他们俩窃窃私语,还互有笑意。
“子达?”南阳没想到会在掖门前碰到商成,也有点惊讶和小惊喜。
“你怎么会在这儿?”商成也同样惊讶,刚刚还跟陈璞谈到她呢。
“早上拜见了父皇,后来父皇临时跟张相商谈要事,刚刚是从母妃那里过来的。”
商成从南阳简单几句话就差不多了解事情大概,南阳原来是跟东元帝聊家常,东元帝疼爱他这两个女儿大家都知道。南阳所说的东元帝和张朴谈论的事情自然是因为嘉州战况。
“子达,时间还早,相请不如偶遇,到我庄上坐坐?刚刚父皇跟我说起近来研墨上的进展,可以的话……”
“也好。”商成赶紧打断南阳后面的客气话。现在知道南阳进宫跟东元帝聊的是书法了,东元帝爱好书法,几个孩子里也就南阳出类拔萃,已是青出于蓝胜于蓝了,而且自从跟他这个“书法”大家熟识后,更是精进不少,当然了,书法上的进步,商成也替南阳感到开心,但说指教的话,真的是不敢,他也没想过指教,他自己也是对书法有所爱好而已。跟他们不同的仅在于他有千年后对前人书法的研究心得而已。尽管他也自我感觉这一手字也算拿得出手,但一直还是没有公开自己所谓攸缺先生的身份,不过南阳对他一直恭敬有佳,而且他对南阳观感也颇为不错,至于之前南阳的种种荒诞不经的做法,那不是已经过去了么?而且,在他商成而言,南阳曾经的做法也只是通过一些离奇的行为,表达自己对生活的不满而已,虽然不赞同,但也不是什么不可接受的,况且也不是他可以置喙的。刚好他们俩庄子离得也近,商成倒无不可。他转头跟李俸说:“回去跟家里说下,我迟点回去……不用等我吃饭。”
南阳的庄子已经大为改观,北边一大片灰蓬蓬的青砖绿瓦房是府邸,七八十户人家都集中在小河沟西岸的庄子南边,也有几户人的院散落在河沟东岸。商成注意到,在这些人家中,原来的半瓦半茅草和全茅草泥垣屋已经都重新修葺翻新为全瓦房,一改之前肮脏、乱糟糟的形象;房前屋后栽种的李杏桃梨各样果树,看得出枝条修剪、基座施肥甚为用心,长势喜人,可见已有人专门打理;路边到处拉屎拉尿的惨不忍睹的景象更是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路边隔上五十步开外,有一个木质的大筒,专门盛放各种垃圾,连庄户人家饲养鸡鸭猪狗都不是之前看到的瘦不拉几的样子,而是肥肥胖胖。几个拖着鼻涕的奶娃娃,赤脚光屁股挂一块黑不溜秋的红肚兜的小家伙看到他们三个过来,还煞有模样地“见过公主殿下、见过将军”打起招呼,然后赶紧往家里跑或是往大人怀里钻。
原来心情低落的商成也是大为开怀,也不由诧异,这和他之前几次来的景象已是迥然不同。
南阳也看出商成表情的变化,颇有欣慰和骄傲的感觉,更是大受鼓舞,说道:“子达,前些年自家颓废,我也不懂经营,庄子上更是疏于打理,自你商家庄搬进后”说着指了指商成庄子的方向,“我就依葫芦画瓢,现在也算稍有起色,子达你看,还有哪些地方需要改善?”
“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今年会是一个收成年。”商成由衷地称赞,他不单单说庄稼的丰收,也是指对庄子上庄户人心的丰收。看了看远处一片金灿灿的稻田和绿油油的菜畦,商成知道南阳跟自己家里几个女娃时常往来,月儿也跟他提过,而且对自己是毫无保留的信任,所以不管是新式农具、伺候庄稼的方法、田垄、沟坎的修葺都是完全照搬自己庄上的模式,就连环境卫生都整治得有模有样,比自己庄子还胜上一筹。看来回去还得交代家里把卫生搞好,说起来在燕山也是有声有色,赋闲下来倒是对这个没有重视了。
这时候看到庄园后的八角亭里坐着四个丫鬟在围炉煮茶,商成不由自主地走了过去。
亭子周围环绕着茂密的树林和蜿蜒的小溪,与近处的府邸、远处鳞次梓比的农舍,构成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画卷,古朴而典雅。庄园内绿意盎然,花圃中盛开着各式各样的花卉,五彩斑斓的花朵在微风中轻轻摇曳,散发出迷人的芬芳。精心修剪的草坪,为庄园增添了几分灵动和生气。
商成不声不响得迈步走进凉亭,此刻他原先郁闷烦躁的内心得到无比的抚慰,无端地感到平静。静下心来,商成脑子可以平静地思考一些事情。朝堂上左相之争,看来基本没有悬念了,虽然张朴不见得能力出众,但他对这个赵朝、对这个国家无疑是鞠躬尽瘁的,东元帝显然也认可张朴的忠心,特别是汤相临走前的极力推荐,张朴的左相之位恐怕已是板上钉钉。但是他撺掇的“清查隐户田亩”的事情,商成一直就没看好过,所以张朴的位置能坐多久,也许还是个未知数,再加上张朴为首的南进派在南诏恐怕已经陷入泥潭,这些都给张朴的改革、位置的牢固程度打上问号,也会让他在人事上不能太随意。关于立储之争,商成相信,张朴他们很在意立储的程序,但却不太在意谁主东宫,这不是原太子投毒案也还悬而未决吗?看来还需要一段时间才能有定论。
南阳看到商成站在茶炉边一直沉思,也没有打断他的意思,示意丫鬟斟好茶盏后就退开。茶炉边还有铺开的卷纸和准备好的笔墨,这是南阳看今天难得好天气,本来打算在这里继续钻研“攸缺体”的,刚想收走笔墨纸砚,就看到商成拿起了毛笔,南阳一下激动得涨红了脸,这是她第一次看到商成要现场书写。之前多少次不敢开口,委婉表达过也都被商成拐弯推辞。今天要在她的庄子上挥毫泼墨,如何不让她激动。她今天也是跟父皇专门就“攸缺体”的走笔、转折讨论心得,并提到当前似乎进入了瓶颈期,没有更新一步的进展。
穠芳依翠萼,焕烂一庭中,
零露沾如醉,残霞照似融。
丹青难下笔,造化独留功,
舞蝶迷香径,翩翩逐晚风。
南阳涨着通红的脸欣赏着商成的走笔,她能确信这首诗是商成的原创,南阳在诗词文墨上的造诣也是不低的。看吧,她就说吧,先生是不出世的高人,什么诗词歌赋还不是信手拈来?之前之所以不参加文人举办的诗会,那是不屑于参加罢了。这首诗意境清幽,心旷神怡,可见自己庄园布景能让先生有所得,南阳深感荣幸。诗的意思南阳马上能理解,说她后院环境清幽、宜人,让攸缺先生陶醉其中,他愿意化身一只蝴蝶,香径中与晚风翩翩起舞。这是很细腻的超然脱俗,这就是她南阳心目中的攸缺先生。
但是,看着看着,南阳又看出了不对劲。近五寸的大字以一列两行书写在卷上,给人一种剑拔弩张、斩钉截铁的感觉,在严谨的法度上,体现出一种秀美洒脱的风骨,运笔灵动快捷,笔迹瘦劲,至瘦而不失其肉,其大字尤可见风姿绰约处。笔画相对瘦硬,笔法外露,可明显见到运转提顿等运笔痕迹,但这确是一种与之前攸缺先生风格迥异的相当独特的字体。天哪,先生果然不愧为旷世奇才。
“先生大才,请受南阳一拜。”南阳恭敬且虔诚地向商成施礼。一个人能独创一种字体,已然可称大家,今天看到攸缺先生竟然还能再创另一种超凡脱俗的字体,南阳心里崇敬得无以复加。再次确信了,先生的大才,隐士的高人。
商成现在才反应过来,刚才在南阳这里欣赏到良辰美景,抚慰了自己躁动的内心后,不自然地模仿了宋徽宗赵佶的瘦金体,看到南阳反应后,才尴尬不已。
“先生的博学多才……”
“其实我只是盗写他人之作,字体更非我所创。”商成赶紧实话实说,但是说完他也知道,对南阳来说,他的解释等于掩饰。因为瘦金体是南宋才出现的,这个《秾芳诗帖》更是他现在的首创,算了,在南阳面前,他也不想再多解释。
“请先生为诗贴赋名!”南阳自然没有把商成的解释当一回事,因为先生之前从来都不声称自己是什么大家,这就是高人的风范、隐士的风骨。
还说什么呢?名字都是现成的,商成再用瘦金体写下:《秾芳诗贴》。
南阳看着这运笔飘忽快捷、笔迹瘦劲,转折处可明显见到藏锋的个性极为强烈的字体,非常符合商成这个带兵打仗的将军在沙场上挥斥方遒、指挥若定的大将风范,不由陶醉。
“先生。”
“额,公主是称我表字吧。”商成实在对南阳称呼他先生感到不习惯。
其实南阳本来已经随商成的意愿改以朋友身份称呼相处的,她也自觉很荣幸得有这么一位出世的隐士为朋友,只是今天实在是太震撼了,很自然地又以先生相称。
“便随先生的意,子达。”南阳惶恐且开心地说。
“南阳斗胆请子达兄题个字?”
商成想了想,反正也留了字了,南阳也算是书法上知根知底好朋友,就好人做到底吧,于是用所谓的“攸缺体”魏碑体书写上年月日于南阳公主府,攸缺。写完后,商成想了想,还是多了句嘴。
“公主,此字能否不要挂于客堂?”
南阳当然知道商成的意思,商成不愿意自己是攸缺先生的事情现在公开,她自己也一直尊重商成意愿没有主动提起,尽管她的庄上鲜有来客,但终究客堂是接待外人的地方,但不挂客堂又挂哪里呢?书房吗?也不太合适,还是会有人打搅?难道厨房吗?那把先生当什么呢?这是在侮辱自己的道德品质。对了,那就自己卧室吧,遂了商成低调的愿,也不能让明珠蒙尘,南阳是不愿意把这幅字再锁到抽屉里的,但想到这里又似乎觉得有些不妥,不过还是要征询商成的意见。
她红着脸征询道:“那就我闺房……子达以为妥否?”
“额……”商成没想到会是这个答案,也不知道该怎么回了,他当然明白南阳一直为他着想的心意,不挂客堂也不挂书房,显然是避着外人,但挂闺房、卧室好吗?当然好,最私密了,也体现他们朋友的亲密,但正因为是亲密,所以他才不好回答。
“自是公主做主了。”
南阳红着脸得到商成的首肯,也是开心不已,这是她第一次得到商成现场挥毫泼墨的文笔,还是攸缺先生亲笔题字,更得到同意可以悬挂的,最让她内心窃喜和害羞的是,只有他们俩知道有这么幅字挂在她闺房。尽管她也是寡居多年的公主,似乎没有了男女方面的想法,而且她确实从来也没有把自己与商成同普通男女方面去考虑,这不是玷污了老师的清名吗?但,总是心里有那么丝丝的甜蜜和害羞。
商成当然不觉得自己有什么清名,但是感受到亭子内不协调的气氛,还是觉得应该找个理由脚底抹油了。
“公主,家里还有些事情……”
“不行,子达难得来我陋室,今日连茶水都还没奉上,无论如何也要用了晚膳再回。”南阳当然不能让商成现在就回去,这也不是她的待客之道,不说一般朋友、亲人过来叙旧她都礼之有佳了,何况是商成这个亦师亦友的好朋友。
不过也总算缓和了刚才的尴尬,商成倒是现在也觉得吃顿饭也无妨。不过他们俩都没注意到,刚才四个伺候南阳的丫鬟在对着他们俩窃窃私语,还互有笑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