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心云影吧 关注:169贴子:29,639

【阅读欣赏】点秋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阅读欣赏】立秋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4-08-08 08:42回复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4-08-08 08:43
    回复
      立秋是秋天的第一个节气。甲骨文中的秋,上面好像一只蟋蟀,下面像火焰,虫以鸣秋,由此来表示秋天。小篆的秋由火和禾构成,禾也就是禾谷,代指庄稼,庄稼成熟,就是秋天。不过在秋的篆书中蟋蟀变成了龟,有人说这是因为在春耕时,人们用火烧龟壳来占卜秋天的收成,等到秋天庄稼成熟时,再把龟壳拿出来验证。因此秋从字形上,总归是与庄稼、收成是分不开的。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4-08-08 08:59
      回复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4-08-08 09:06
        回复
          古人说一叶知秋。一片叶子掉落了,便知道秋天到来了。《梦粱录》记载,在宋代的立秋这一天,宫中会将梧桐树植于殿下,等到立秋的时辰已到,太史官便穿礼服、执朝笏高声奏曰:“秋来。”这时梧桐叶应声飞落一二片,以寓报秋意。正所谓梧桐叶上得秋声。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4-08-08 09:06
          回复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4-08-08 09:08
            回复
              民间也有与叶有关的立秋节俗。据《东京梦华录》记载,在立秋日这一天,宋代满街卖楸叶,妇女儿童辈皆剪成花样戴之。戴楸叶是古时立秋节俗,大概是因为楸树之楸与秋天之秋音近形近,因此人们用戴楸叶的方式来迎接秋天的到来。范成大的《立秋二绝》其二中就这样写道:折枝楸叶起园瓜,赤小如珠咽井花。洗濯烦襟酬节物,安排笑口问生涯。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24-08-08 09:08
              回复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24-08-08 09:10
                回复
                  立秋三候
                  立秋有三候。一候凉风至。王璨诗里说“凉风撤蒸暑,清云却炎晖。”凉风一来,吹走了闷热如蒸笼的暑天,清云也退却了炎热的阳光。古人说西方凄清之风谓之凉风,温变而凉气始肃也。因此凉风即秋风。
                  拟明月何皎皎诗
                  魏晋·陆机
                  安寝北堂上,明月入我牖。
                  照之有馀辉,揽之不盈手。
                  凉风绕曲房,寒蝉鸣高柳。
                  踟蹰感节物,我行永已久。
                  游宦会无成,离思难常守。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24-08-08 09:10
                  回复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24-08-08 09:11
                    回复
                      二候白露降。大雨之后,清凉风来,而天气下降茫茫而白者,尚未凝珠,故曰白露降,示秋金之白色也。二十四节气中也有白露,不过此白露非彼白露。《诗经》里说“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白露,即秋天的露水。东汉刘熙的《释名》将露解释为“虑也,覆虑物也。”覆虑是古语,也就是覆露,因为露使草木润泽,覆露的意思其实就是荫庇、养育。
                      初秋诗
                      南北朝·刘骏
                      夏尽炎气微,火息凉风生。
                      绿草未倾色,白露已盈庭。
                      远视秋云发,近听寒蝉鸣。
                      运移矜物化,川上感馀情。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24-08-08 09:11
                      回复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24-08-08 09:12
                        回复
                          三候寒蝉鸣。“秋风起兮寒雁归。寒蝉鸣兮秋草腓。”寒蝉,蝉的一种,又称寒螿、寒蜩,这种蝉与一般的蝉相比,较小,呈青赤色。因为其应阴而鸣,鸣则天凉,故谓之寒蝉。
                          咏秋诗
                          魏晋·江回
                          祝融解炎辔,蓐收起凉驾。
                          高风催节变,凝露督物化。
                          长林悲素秋,茂草思朱夏。
                          鸣雁薄云岭,蟋蟀吟深榭。
                          寒蝉向夕号,惊飙激中夜。
                          感物增人怀,凄然无欣暇。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24-08-08 09:12
                          回复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24-08-08 09:13
                            回复
                              秋天,是天气转凉的季节,也是草木凋落的季节。在不少文人的诗歌与情感中,我们总能看到秋与凋零、老迈、哀伤联系在一起的。比如屈原的“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宋玉的“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曹丕的“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可以说悲秋一词就是秋在中国文学中的一个代名词。不过此时此刻秋天刚刚到来,天气转凉也没有那么骤然,热还是热的,凉风还是少的,白露还是没有见到,因为城市里听不到只能想像寒蝉大抵是凄切的。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24-08-08 09:1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