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说选股
1.选股还是老公式:股价>年线之上*0.9 and 换手率 > 1%;
大概能选出1000左右只股票,然后根据缠(其实熟练缠后一眼就能看出来强不强势)找出一些走势比较强势的票,然后逐个分析(看股吧、看资讯)找出支持他上涨的驱动力(逻辑),比如无人公交车的金龙汽车、大众交通以及飞行汽车的奥威万丰。从走势和板块里面找出龙头加入自选股。一般情况下一个月会有这么一两个预期和走势都比较强势的趋势龙头票。
2.第一轮分析之后就大概能猜中接下来哪些板块有戏,然后再从这些板块里面筛选一些放量滞涨或者也有趋势的票,其实放量滞涨的都作为补涨股来处理。注意:如果分析得不够仔细很容易走错方向,比如无人公交车炒作,很多人以为是炒无人驾驶,匆忙从无人驾驶板块里面选股,这是不对的,很容易不涨甚至亏损。要想分析准,还得投入时间精力。以上的选股复盘大概会花费6小时以上,我一般会选在周末进行,一周一次。
讲完选股然后再讲怎么操作
1.选出的板块龙头必须持续进行跟踪,用缠来判断是否强势,如果很强势一般没有比较舒服的买点,只能通过仓位控制风险(具体怎么分配仓位我就不说了,需要自己摸索)比如大众交通就没有舒服的买点,如果做龙二龙三,那就有舒服的买点,比如金龙汽车,稍微会舒服点,买点一到即可杀入,一般板块热点炒作不会有大级别一买,都是二买和三买,我不做长线,也没那么多时间去等,所以都不做一买。
2.对于补涨股,首先要选择那些放量微涨的股,比如无人公交车发酵到无人列车概念的研奥股份,这种补涨股不是在板块初期选出来的,而是在板块走势进行中的过程中对整个板块持续复盘选出来的,一开始选的一些补涨股可能慢慢的就不行了,一些一开始没什么量的票,后面可能就慢慢放量了,所以周一到周五,需要每天复盘板块热点里面的股(大概200多个)时间大概1个小时。
基本来说每天和周末投入的时间精力都非常多,有人为了图方便妄想走捷径选股,比如我一个同事,他就看东方财富人气排行前100的股票,而且不是每天都看,那么我认为就这点投入是无法深入了解整个a股的,所以不要羡慕别人的收益曲线好看,想想别人下班了还需要研究股票,而你却在…,在干嘛我就不说了,研究股票就像上学一样,没有几个人喜欢上学,能坚持下来的人会有回报。大概就这样吧,一些细节的东西我就不讲了,我研究出来的东西凭什么给你们这帮想走捷径的人,而且就算给你了你也拿不住,因为你承载不了。
在这个市场1万小时定律是有效的,但是可怕的是,一万个小时只能让你领悟到你要玩的模式,你还需要继续不断的投入时间精力才能靠你研究出来的模式赚钱,后续投入的时间算下来比1万小时多太多了,比如徐翔,经常研究到深夜。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当然也有运气者,比如一个大妈买入长春高新,放着十几年赚了500倍,这种更像赌博,买定离手。

1.选股还是老公式:股价>年线之上*0.9 and 换手率 > 1%;
大概能选出1000左右只股票,然后根据缠(其实熟练缠后一眼就能看出来强不强势)找出一些走势比较强势的票,然后逐个分析(看股吧、看资讯)找出支持他上涨的驱动力(逻辑),比如无人公交车的金龙汽车、大众交通以及飞行汽车的奥威万丰。从走势和板块里面找出龙头加入自选股。一般情况下一个月会有这么一两个预期和走势都比较强势的趋势龙头票。
2.第一轮分析之后就大概能猜中接下来哪些板块有戏,然后再从这些板块里面筛选一些放量滞涨或者也有趋势的票,其实放量滞涨的都作为补涨股来处理。注意:如果分析得不够仔细很容易走错方向,比如无人公交车炒作,很多人以为是炒无人驾驶,匆忙从无人驾驶板块里面选股,这是不对的,很容易不涨甚至亏损。要想分析准,还得投入时间精力。以上的选股复盘大概会花费6小时以上,我一般会选在周末进行,一周一次。
讲完选股然后再讲怎么操作
1.选出的板块龙头必须持续进行跟踪,用缠来判断是否强势,如果很强势一般没有比较舒服的买点,只能通过仓位控制风险(具体怎么分配仓位我就不说了,需要自己摸索)比如大众交通就没有舒服的买点,如果做龙二龙三,那就有舒服的买点,比如金龙汽车,稍微会舒服点,买点一到即可杀入,一般板块热点炒作不会有大级别一买,都是二买和三买,我不做长线,也没那么多时间去等,所以都不做一买。
2.对于补涨股,首先要选择那些放量微涨的股,比如无人公交车发酵到无人列车概念的研奥股份,这种补涨股不是在板块初期选出来的,而是在板块走势进行中的过程中对整个板块持续复盘选出来的,一开始选的一些补涨股可能慢慢的就不行了,一些一开始没什么量的票,后面可能就慢慢放量了,所以周一到周五,需要每天复盘板块热点里面的股(大概200多个)时间大概1个小时。
基本来说每天和周末投入的时间精力都非常多,有人为了图方便妄想走捷径选股,比如我一个同事,他就看东方财富人气排行前100的股票,而且不是每天都看,那么我认为就这点投入是无法深入了解整个a股的,所以不要羡慕别人的收益曲线好看,想想别人下班了还需要研究股票,而你却在…,在干嘛我就不说了,研究股票就像上学一样,没有几个人喜欢上学,能坚持下来的人会有回报。大概就这样吧,一些细节的东西我就不讲了,我研究出来的东西凭什么给你们这帮想走捷径的人,而且就算给你了你也拿不住,因为你承载不了。
在这个市场1万小时定律是有效的,但是可怕的是,一万个小时只能让你领悟到你要玩的模式,你还需要继续不断的投入时间精力才能靠你研究出来的模式赚钱,后续投入的时间算下来比1万小时多太多了,比如徐翔,经常研究到深夜。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当然也有运气者,比如一个大妈买入长春高新,放着十几年赚了500倍,这种更像赌博,买定离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