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吧 关注:694,457贴子:42,502,489

回复:【历史科普】唐开元天宝时期节度使驻军分布及军事地理逻辑详解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岭南五府经略使防御压力基本是最小的,实力也是最弱的。

经略军,5400人,节度使直辖部队,在广州城内,驻防南海地区第一大港口。
清海军,2000人,在恩州城(恩平)内,协防经略军管控珠江三角洲港口。
桂管经略使,1000人,治桂州(今桂林),掌控灵渠-漓江这个内地向岭南地区的重要水路通道。

容管经略使,1100人治容州(今容县),主要目的一是作为岭南东西部沟通的一个据点,二是掌握容江-浔江-西江而下出海的这条水路。
邕管经略使,700人,驻扎邕州(今南宁),掌握邕江这个沟通岭南东西的重要水路通道。
安南经略使,4200人,治安南都护府,即越南河内,没什么好说的,掌控红河三角洲。控制现越南北部地区。


IP属地:河南17楼2024-08-09 11:17
回复
    到此唐朝开元天宝时期正规军主要驻防地区及其战略防御逻辑就讲完了,读历史特别是军事史如果没有结合地图特别是地形图来分析的话,基本等于盲人摸象,遥想用地图讲解楚汉战争算是给我这篇领了个头,包括后面了解了更多军事地理后,更是确定了两个观点:
    1. 政区图可以随意变化,但政区所在的地理单元特征是千百年都不会变的,特别是在古代开山修路的水平比较低的时代,完全有可能秦朝到明朝都是一样;
    2. 军事乃至政区的分布逻辑一定是和地理单元配套的,地理单元没有明显变化那军事布置很可能也没什么变化。
    就拿上文我的一些例子来说,汉朝在河套是朔方郡、五原郡、云中郡、定襄郡排开,唐朝也是同样位置的三受降城和振武军布置,因为西套平原(朔方)和东套平原(云中)无论如何都需要阴山中部有一个协防沟通据点(五原/中受降城)。
    再比如面对乌兰察布-张家口一代散乱的阴山丘陵,汉朝是云中定襄+雁门郡+代郡+上谷郡,到了唐朝一样是东受降城振武军+大同军+横野军+清夷军这几条防御线路,更多的如燕山通道、河西走廊等就不用说了。
    最后,这篇长文包含地图和道路图都是我自己截图标注画的,很大部分驻军地点和数量也是我结合多篇历史研究论文等自己定的,结合道路分析驻军战略目的则大多是我纯粹结合地图的推理,如有不对的地方(特别是很多地方我从没去过,纯看地图画的道路可能有误)欢迎指正。
    本文所有带标注图片可随意使用(但不能曲解意思),本文观点完全开放转载(同样不能曲解意思),但全文转载还是请附上简单的作者信息和原文地址。


    IP属地:河南18楼2024-08-09 11:18
    回复
      如果有被吞的楼和我说一下,我给补上


      IP属地:河南19楼2024-08-09 11:29
      回复
        插眼下班后看看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20楼2024-08-09 12:35
        收起回复
          这儿是印度吧,不是历史吧


          IP属地:江苏来自iPhone客户端21楼2024-08-09 13:15
          收起回复
            下班了顶一个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22楼2024-08-09 18:09
            回复
              放假了顶一个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23楼2024-08-10 09:57
              回复
                帮顶


                IP属地:贵州来自Android客户端24楼2024-08-19 07:5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