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主机游戏已经落伍。
能随手玩的游戏,为什么非要先买一个3000多甚至5000多的主机然后玩?
真以为是20年前啊?
20年前我幻想的就是“为什么游戏只能在家对着这么大个电视玩,而不能带到学校玩"
第二,以手机游戏崩坏三为例,0氪和月卡党玩家占83%以上。
万氪党不到0.8%。
一万个玩家里只有8个。
83%的玩家月消费不到100.
原神一个月花100或者30块钱,可以玩超过100个小时的充实,而且每个月都有新东西。
月卡党一年也就花360。
塞尔达主机要3000-5000,游戏单买360.也差不多100个小时。
100个小时之后说白了也和原神做每日刷圣遗物的长草期没太大区别。
谁划算?
按你说的都去买主机,那首先这83%的中国玩家都没资格玩游戏。
第三,主机游戏没有社交。
什么年代了,还玩单机那一套?
最近几年我买的单机游戏无论国产的仙剑5.6,5前,轩辕剑还是古剑奇谭
我都没玩完过。
国外的也差不多,勉勉强强过一遍剧情都难受
第四,
画面?
什么年代了,还在乎画面啊。
再说画面极好的主机游戏就那么几款而已。说来说起也就大表哥那几个。
我5000块钱买个主机就为了那么几个画面好的?其他一堆垃圾在那摆着当收藏?
收藏一个还要我100-400块钱?
我人傻钱多吗?
游戏性?
不同玩家对所谓的游戏性要求完全不一样。
就社交性一个选项就打死99%的主机游戏了。
天龙人别喊了,主机落伍了。
落伍了,懂吗?
睁开眼睛看看世界吧!
呵,《黑神话:悟空》,这个名字倒是取得好,把"黑"字放在前头,仿佛在预示着国人对国产游戏的态度——不是捧杀,就是批倒批臭。
我们这些可怜的国人啊,总是在极端中摇摆。昨日还在哀叹国产游戏的荒芜,今日就对一款未出世的游戏顶礼膜拜。这般情状,不禁让人想起《狂人日记》里那句"吃人"的呐喊。只不过,现在吃的不是人,而是一个虚无缥缈的幻想。
虚幻引擎、高画质,这些不过是游戏的皮相罢了。我们的玩家们却像是久旱逢甘霖,对着这点浮华就欢呼雀跃。这哪里是在欣赏游戏,分明是在抚慰自己那颗饥渴的"民族自信心"。
《西游记》的元素、《云宫迅音》的授权,这些不过是给这款游戏披上了一层"中国文化"的外衣。我们这些国人啊,就像是饥肠辘辘的乞丐,见到一点带有"中国"标签的东西就喜不自胜,生怕错过了炫耀的机会。
至于会不会成为第二个《光明记忆》?这问题问得妙啊。我们这些人,总是喜欢在一个事物还未成形之时,就急着给它下定论。或许,我们内心深处,早已预设了它的失败,只是在等待一个痛快淋漓的"我早就说过"的机会罢了。
这《黑神话:悟空》的命运如何,倒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它照出了我们这个民族的浮躁与不自信。我们何时才能以平常心看待一款游戏?何时才能真正理解,一个民族的文化自信,不是靠几个像素堆砌出来的?
这游戏还未出世,就承载了如此多的期望与非议。可怜的《黑神话:悟空》啊,不知是福是祸。而我们这些国人,只怕还要在这喧嚣中,继续上演着我们的"哗众取宠"与"自我否定"这出荒诞剧吧。
能随手玩的游戏,为什么非要先买一个3000多甚至5000多的主机然后玩?
真以为是20年前啊?
20年前我幻想的就是“为什么游戏只能在家对着这么大个电视玩,而不能带到学校玩"
第二,以手机游戏崩坏三为例,0氪和月卡党玩家占83%以上。
万氪党不到0.8%。
一万个玩家里只有8个。
83%的玩家月消费不到100.
原神一个月花100或者30块钱,可以玩超过100个小时的充实,而且每个月都有新东西。
月卡党一年也就花360。
塞尔达主机要3000-5000,游戏单买360.也差不多100个小时。
100个小时之后说白了也和原神做每日刷圣遗物的长草期没太大区别。
谁划算?
按你说的都去买主机,那首先这83%的中国玩家都没资格玩游戏。
第三,主机游戏没有社交。
什么年代了,还玩单机那一套?
最近几年我买的单机游戏无论国产的仙剑5.6,5前,轩辕剑还是古剑奇谭
我都没玩完过。
国外的也差不多,勉勉强强过一遍剧情都难受
第四,
画面?
什么年代了,还在乎画面啊。
再说画面极好的主机游戏就那么几款而已。说来说起也就大表哥那几个。
我5000块钱买个主机就为了那么几个画面好的?其他一堆垃圾在那摆着当收藏?
收藏一个还要我100-400块钱?
我人傻钱多吗?
游戏性?
不同玩家对所谓的游戏性要求完全不一样。
就社交性一个选项就打死99%的主机游戏了。
天龙人别喊了,主机落伍了。
落伍了,懂吗?
睁开眼睛看看世界吧!
呵,《黑神话:悟空》,这个名字倒是取得好,把"黑"字放在前头,仿佛在预示着国人对国产游戏的态度——不是捧杀,就是批倒批臭。
我们这些可怜的国人啊,总是在极端中摇摆。昨日还在哀叹国产游戏的荒芜,今日就对一款未出世的游戏顶礼膜拜。这般情状,不禁让人想起《狂人日记》里那句"吃人"的呐喊。只不过,现在吃的不是人,而是一个虚无缥缈的幻想。
虚幻引擎、高画质,这些不过是游戏的皮相罢了。我们的玩家们却像是久旱逢甘霖,对着这点浮华就欢呼雀跃。这哪里是在欣赏游戏,分明是在抚慰自己那颗饥渴的"民族自信心"。
《西游记》的元素、《云宫迅音》的授权,这些不过是给这款游戏披上了一层"中国文化"的外衣。我们这些国人啊,就像是饥肠辘辘的乞丐,见到一点带有"中国"标签的东西就喜不自胜,生怕错过了炫耀的机会。
至于会不会成为第二个《光明记忆》?这问题问得妙啊。我们这些人,总是喜欢在一个事物还未成形之时,就急着给它下定论。或许,我们内心深处,早已预设了它的失败,只是在等待一个痛快淋漓的"我早就说过"的机会罢了。
这《黑神话:悟空》的命运如何,倒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它照出了我们这个民族的浮躁与不自信。我们何时才能以平常心看待一款游戏?何时才能真正理解,一个民族的文化自信,不是靠几个像素堆砌出来的?
这游戏还未出世,就承载了如此多的期望与非议。可怜的《黑神话:悟空》啊,不知是福是祸。而我们这些国人,只怕还要在这喧嚣中,继续上演着我们的"哗众取宠"与"自我否定"这出荒诞剧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