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乱流年吧 关注:26贴子:3,888
  • 2回复贴,共1

【流年不语】家常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早晨网络看到一位孩子妈妈的诉苦,后面网友几万条留言,可见很多人有感触,这位母亲是这么写的:“我觉得我已经不爱我女儿了。从她十四岁开始,一直到今年十八岁,这日子过得就很遭罪。叛逆劲儿大得吓人,动不动就请假不去学校,高三这一年,我是使尽了浑身解数哄着,好歹算是快读完了。刚才她居然打电话跟我说,让我别对她抱啥期望,这半学期她根本就没学,最多也就考个二百来分,她自己还不在乎。我当时那心呐,火冒三丈,气都不打一处来,狠狠揉了揉胸口,最后还是压着性子跟她说,行,无所谓,爱考多少考多少。就高三这一年,为了陪读我租房子、给她补课,好几万都扔进去了。我自己连件新衣服都没买过,在外面一口饭都舍不得吃,省下来的钱全花她身上了。她看上啥衣服、鞋子、护肤品,还有那角膜塑形镜,哪样都不便宜。给她花钱稍微慢点,她就扯着嗓子喊,说什么"没钱生我干啥,没钱就不配当父母",把我气得肝儿疼,就盼着赶紧熬到她高考完拉倒。考多少分我都不在乎了,就是她刚才说话那态度,就好像我欠了她、对不起她似的。为了她能好好学习,我真是拼了老命了,感觉自己一下子老了十岁都不止。我每天早上不到六点就得起来做饭,七点送她去学校,晚上十点半再接她,收拾完都十一二点了。可能是更年期到了,晚上老失眠,白天迷迷瞪瞪的。可我一天工都不敢耽误,不干活就没饭吃,没办法啊。
生个孩子到底图啥?养老?想都别想,指望不上,又自私又懒。说什么生命的延续,纯粹瞎扯,人没了就是没了,哪能延续啥。也许不结婚不生孩子才是聪明的做法。”
应该说,这位母亲真的痛苦到了极点,那么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呢?大家有什么感想吗?


IP属地:广东1楼2024-08-16 16:57回复
    #街道办介入女子退房遇提灯定损#,房东已退还押金】深圳的陈女士租约到期后退房时,房东找来专业的验房师打着手电筒一点一点地查验,标注出了七八十处问题,包括吊柜感应灯带脱落粘接不牢、墙面油漆污染、墙面油漆鼓包、踢脚线松动、插座面板划痕、干区地面积水等等。她对此表示不认可报警处理,但房东依然拒退还18000元押金,还要求她进行补偿。8月21日,纵览新闻对此事进行了报道。8月22日,当事人陈女士表示,街道办介入调解后,她已收到全额押金退款。
    据纵览新闻此前报道,陈女士介绍,2023年8月份她租住了房东的房子,租金每月9000元,押金18000元,双方约定租期是一年。今年5月份,她就提前告诉了房东不再续租。8月20日退房时,房东要求她必须恢复原样,并找来了验房师傅对房子一点点进行了查验,然后对认为有问题的地方贴上便利贴并写明情况,粗略估计贴了七八十处,还给了她一份房屋查验报告。陈女士称,她并不认可这份报告上列举的问题,因为很多东西都是自然使用磨损或自然消耗造成,还有的诸如干区地面积水、地漏里面异物等等所谓的“问题”,她更是无法理解,感觉是“找茬”。涉事房屋所属的社区工作人员表示,已经从物业处获知此事,如果房东拒绝调解,建议陈女士通过法律途径解决。
    8月22日,陈女士告诉记者,就在她拟定好起诉书准备提交资料通过诉讼解决此事时,房屋所在地清水河街道办通知她房东已经愿意退还押金,“街道办出面一直在调解,下午我就收到退款了”。陈女士也在个人社交账号上对清水河街道办和派出所表达了感谢。(纵览新闻)收起


    IP属地:广东2楼2024-08-24 06:46
    回复
      2025-05-23 04:40:25
      广告
      19分钟前来自 微博网页版【7月份,这一数据飙升至17.1%,年轻人的未来在哪里?】2024年七月,我国16到24岁的人口调查失业率(即青年失业率)提升至17.1%, 比上个月增长了3.9个百分点,达到了今年的最高点。同时25-29岁的失业率也轻微上涨0.1个百分点,达到6.5%。城镇总体的调查失业率达到5.2%,上涨0.2%。
        统计局表示上涨属于季节性上升。从去年12月开始,统计局修改了青年失业率的计算方式,在校学生不再纳入失业的统计范围。而七月份是大部分学校的毕业季,所以青年失业率出现上升是意料之中的。如果和前两年比的话,今年的青年失业率还是相对比较低的。2023年6月份达到了21.3%,从2023年7月,统计局暂停了青年失业率的数据公布。而2022年7月份达到了19.9%。
        可见,今年的失业率并没有前两年严重。但是,要考虑到的是,这个数字依然是维持在高位的,并没有根本性的改善。况且,随着这个数据越来越难看,相关部门已经采取了很多措施,在纸面上改善数据。所以实际情况可能要比数据反映出来的更严重。
        失业率高企的原因
        1. 整体经济增速放缓
        近年来,国家整体经济增速放缓,失业问题逐渐成为一个结构性现象。企业在经济扩张阶段更愿意投资和增加工作岗位,但当前经济增长乏力,公司在扩招方面十分谨慎。许多企业面临成本上涨和需求不足的双重压力,不得不收缩用人规模。由于企业对经济前景的信心不足,导致新的投资和招聘计划被迫搁置,这直接造成了就业岗位的减少。
        2. 企业家信心不足
        虽然政府试图通过刺激经济来提升企业的活力,但许多企业家对未来市场环境依然充满不确定性。这种不安直接影响到他们的投资决策,企业因缺乏信心而不愿意增加资本开支和扩大招聘。这表明,光靠政策导向无法根本改善失业问题,实质性的企业信心恢复也同样重要,因此,政策制定者要重视增强企业家信心,同时创造更为稳定的商业环境。
        3. 劳动供给不平衡
        近年来,我国高校大幅度扩招,导致劳动力市场供给过剩。尽管大量的大学生和高学历人才进入市场,但实际经济需求多为蓝领和服务业从业者,尤其是出口导向型的行业亟需大量的技术工人和服务人员。然而,大学生们相对较少愿意从事这些蓝领工作。这种供给与需求之间的矛盾,进一步加剧了青年失业率的上升。
        4. 企业雇佣关系零工化
        伴随着经济形势的严峻,许多企业为了保持利润水平,倾向于采用灵活的用工方式,如临时工、派遣工等。这种“零工经济”使得正式员工的比例持续下降。在这种背景下,企业能够更容易地控制用工成本,且在经济不稳定的情况下,更愿意选择能快速调整的用工模式。这一趋势不仅削弱了正式岗位的数量,也造成了更大的就业不稳定,使得许多人处于没有保障的工作状态。(劳务宏观笔记)收起


      IP属地:广东3楼2024-08-26 17:4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