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又和同学出发了,这次找了一个已经断流的堤坝下的大坑。
这次我同学没有使用青苔,因为是枯水,堤坝没有水流所以找不到青苔。他使用蚯蚓。我还是使用饵料。
这次的垂钓环境水流缓慢。所以我并没有使用重铅。 饵料的软硬度也是常规。(水深2米左右所以多揉打了几次)
直接搓饵做窝。大概搓了五六杆钩子就下不去了,直接水面接。
当时第一反应就是常识认为应该是白条。还和同学抱怨钩子太大了抽不了餐条,要不然能弄很多餐条回去。
同学当时说要是有青苔就好了,餐条不吃青苔。我当时脑子一转。同样的环境只不过是这个没有水流下来了而已,有水流鲫鱼都是半水。我觉得这个地方的鲫鱼因为一直在这种环境下长大,就算没有水流应该也保持这全水层吃食的习惯。
直接下拉浮漂,就钓一米左右水深。拉饵有口就抓。第一杆就双尾鲫鱼。
就这样打开局面这个时候饵料的优势完全发挥出来,远胜蚯蚓没有雾化残料的情况
蹦跶蹦跶钓了3个小时不到 太热没有带伞就回去了。我一个人斩获8尾鲤鱼(个体半斤到1斤半不等)鲫鱼 餐条保守五斤朝上,草鱼一尾。
我同学以内用蚯蚓没办法抽频率,鱼获要比我差很多很多。并且一条鲤鱼草鱼都没有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