条约时代大量建造重巡是因为主力舰吨位受限,重巡是火力、防护仅次于主力舰的存在,同时可以镇压殖民地的哗变,因此被大量建造。但条约型重巡终究是妥协于吨位的产物,无论火力还是防护均有不足,因此30年代末条约时代结束前大量“超条约巡洋舰”设计出现(典型例子就是日本的“超甲巡”),最后因为航空时代来临惨遭放弃。至于海战时重巡参与对战列舰的炮击主要为了通过落弹的水柱干扰敌舰的观测,同时防备可能出现的驱逐舰或鱼雷艇发起雷击,并有可能的话掩护己方驱逐舰发起雷击(所以炮战时轻巡和重巡也会一同发起进攻)毕竟不是所有的重巡都有鱼雷,就算有抢占有利阵位也不像驱逐舰那么灵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