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果至尊吧 关注:26贴子:420
  • 3回复贴,共1

基础护理学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一 名词解释
1舒适:指身心处于轻松、满意、自在、没有焦虑没有疼痛的健康、安宁状态中的一种自我感受
2医院感染:医院感染指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者入院时已处于潜伏期的感染。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医院感染。
3消毒:指杀死病原微生物、但不一定能杀死细菌芽孢的方法。
4灭菌:用物理或者花谢方法杀灭全部微生物,包括致病的和非治病的微生物,以及细菌芽孢的过程。
5无菌技术:在医疗护理操作过程中,保持无菌物品不被污染、防止一切微生物入侵或传播给他人的一系列操作技术和管理方法,是预防医院感染的一项重要的基本措施。
6压疮:是指局部组织长时间受压,血液循环障碍,局部持续缺血、缺氧、营养不良而致的软组织溃烂和坏死。
7休息:是指在一定时间内相对地减少活动,使人从生理上和心理上得到松弛,消除或减轻疲劳,恢复精力的过程。
8生命体征: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的总称。
9体温:通常只身体内部胸腔、腹腔、中枢神经的温度,又称体核温度。
10心动过速:成人安静状态下每分钟心率超过100次,称心动过速。
11间歇脉:在一系列正常规则的脉搏中出现一次提前而较弱的搏动。其后有一正常延长的间歇,称为间歇脉。
12脉搏短绌:同一单位时间内,脉率少于心率。
13排泄:机体新陈代谢过程中产生的终产物排出体外的生理过程。
14多尿:24h尿量大于2500ml
15旁顾刺激征:主要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
16压力性尿失禁:当咳嗽,打喷嚏或运动是腹肌收缩,腹内压升高,以致不自主有少量尿液排出。
17:导尿术:在严格无菌操作下,有无菌导尿管经尿道插入膀胱引流尿液的方法
18雾化吸入法:应用超声波声能,将药液变成细微的气雾,由呼吸道吸入的方法。
19:静脉输液:利用大气压和液体静压原理将大量无菌液体、电解质、药物由静脉输入体内的方法。
20健康:健康不但是没有躯体疾病和身体缺陷,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二 填空
21 一般室内适宜温度是(18~22)度.
22 病房湿度以(50%~60%)为宜
23(麻醉床)用于接收麻醉病人
24 一级护理每(1)小时巡视病人一次
25 (疼痛)是不舒适中最为严重的表现形式
26全麻未清醒病人或昏迷病人,椎管内麻醉或脊髓腔穿刺后的病人采取(去枕仰卧位)卧位    
27用于厌氧菌感染的漱口水是(甲硝唑溶液)        
28体温持续在39~40℃,数天或数周,24h波动范围不超过1℃为(弛张热
29高温持续期的主要表现是(皮肤苍白)
30体温在39℃以上,单波动幅度大,24h体温差距在2.0℃以上,最低体温高于正常水平为(稽留热)热型?   



IP属地:四川1楼2010-10-18 23:56回复
    三 选择题
    31病人高热时每()测一次体温 A2hB4hC6hD8h
    32测量腋温时间为()A5分钟B10分钟C15分钟D20分钟
    33正常成人在安静状态下脉搏应为()次/分钟A60~80B60~100C70~90D60~120
    34吸气时脉搏明显减弱或消失称()A交替脉B奇脉C水冲脉D细脉
    35正常脉搏测()异常脉搏测()A15s,60s B30SX2,60min C60s,60sD 15sX4,60s
    36血压计袖带下缘与肘窝处据()厘米,袖带缠于上臂中部,松紧以容()为宜
    A2,两指B2~3,一指C0,两指D2~3 两指
    37量血压时,充气至肱动脉音搏动脉消失,在升高()mmHg
    A10~20B20~30C10~30 D 20
    38()是产生基本呼吸节律的部位A大脑皮质B延髓和脑桥C下丘脑D脑干
    39()可随意控制呼吸运动A延髓和脑桥B 大脑皮质C下丘脑D脑干
    40正常成人安静状态下呼吸频率为()次/分A20~25B16~20C10~20D15~30
    41一般体温每升高1℃,呼吸频率大约增加()次/分A1~2B2~4C3~4D2~3
    42每次吸痰时间()A大约10秒B小于10秒C小于15秒D小于1分钟
    43肺水肿,心肌梗塞,休克病人氧疗应给与()
    A低浓度氧疗B高难度氧疗C中浓度氧疗D高压氧疗
    44面罩法氧疗时,氧流量要求是() A4L/minB5L/min C6L/min D7L/min
    45心脏病,慢性肾炎,肝硬化腹水,重度高血压单水肿较轻的病人应()
    A低蛋白饮食B低脂肪饮食C低盐饮食D低胆固醇饮食
    46成人胃管插入长度为()厘米 A50~60 B60C45~50D20~30
    47鼻饲患者鼻饲量不应超过()ML,间隔时间不少于()H,温度保持在()
    A500,2,38~40   B200,4,38~40   C200,2.38~40   D200,2,20~22
    48如大量食用蔬菜,粪便可呈()A无光样黑**柏油便 C暗绿色 D陶土色
    49灌肠时病人取()卧位 A膝腹卧位 B截石位C左侧卧位D右侧卧位
    50以下哪种病人可以灌肠 A妊娠 B急腹症 C伤寒病人 D严重心血管疾病
    51 24h尿量少于400ml为()A无尿 B尿潴溜 C少尿 D 膀胱刺激征
    52对膀胱高度膨胀且极度虚弱者,第一次**不得超过()ml。   A100 B500 C1000 D2000
    53一般内服药用()边标签,外用药用()边标签,剧毒药和毒麻药用()边标签
    A红,蓝,黑   B蓝,黑,红   C蓝,红,黑   D红,黑,蓝
    54下列给药途径中,吸收最快的是()? A口服给药 B肌肉注射 C静脉给药D皮下注射
    55药物代谢的主要器官是()? A肾脏   B心脏   C肝脏   D十二指肠
    56药物排泄的主要器官是()?A肝脏   B心脏   C肾脏   D十二指肠
    57药物过敏实验()min后观察反映作出判断A5~10B10~15C15~20D20~25
    58幽门梗阻的呕吐常见于()A清晨B中午C夜间临晨D饭后
    59人工呼吸的频率为()次/minA10~20B20~40C10~12D60
    60成人胸外按压深度是()cmA1~2B3~6C4~5D5~10
    


    IP属地:四川2楼2010-10-18 23:57
    回复
      80疼痛的特征有哪些?
      答:1疼痛是个体身心受到侵害的危险警告。 2疼痛是一种身心不舒适的感觉。
      3疼痛常伴有生理、行为和情绪反应。
      81非快速动眼期睡眠各期的特征?
      答:第一期:过渡期,最浅,持续数分钟,生理活动逐渐变慢。很易唤醒
      第二期:睡眠逐渐加深,持续约10~20分钟,肌肉逐渐放松仍易唤醒
      第三期:熟睡期,约持续15~30分钟,肌肉完全放松心跳缓慢,血压下降。难以唤醒
           第四期:深睡期,约持续10分钟全身放松,无任何活动,体内激素大量分泌,人体组织愈合加快,遗尿和梦游。极难唤醒
      82简述化学消毒剂的使用原则。
      答:化学消毒剂的使用原则
      1根据物品的性能及各种微生物的特性,选择化学消毒**。
      2严格掌握消毒剂的有效浓度、消毒的时间和使用方法。
      3消毒剂应定期更换,挥发性较强的要加盖,并定期检测、调整浓度。
      4浸泡前将物品洗净擦干,并全部浸泡在消毒液内,将器械轴节获套盖打开以免影响消毒效果。
      5 物品浸泡消毒后,使用前需用灭菌生理盐水冲净,避免消毒剂刺激人体组织。
      83无菌技术操作过程中应掌握哪些原则?
      答:1操作环境清洁、宽敞、人群流动少,在操作前半小时停止清扫和换床单。
      2无菌操作前,操作者修剪指甲洗手,衣帽穿戴好,必要时穿戴无菌衣、戴无菌手套
      3无菌物品和非无菌物品应分别放置并有明显标志;无菌物品不可暴露在空气中,应存放在无菌包或无菌容器中;无菌包外注明物品名称、消毒灭菌日期、失效期,保存期以一周为宜。 4进行无菌操作时要明确无菌区域和非无菌区域的划分。
      5进行无菌操作时,操作者要面向无菌区并与无菌区保持一定距离。手臂保持在操作台或腰部以上,不可跨越无菌区和接触无菌物品。
      6取用无菌物品时,必须使用无菌钳(或镊);无菌物品一经取出,不可再放回无菌容器内;如器械、用物疑有污染,不可再使用,应重新灭菌。
      7一套无菌物品,只能供一个患者使用,避免交叉感染。
      84无菌持物钳时应该注意什么?
      答:1消毒液应该浸过无菌持物钳关节轴以上2~3cm或持物镊的1/2处。2每件容器只放一把持物器械;远处取物应无菌瓶罐一起移动。3浸泡时应该将无菌持物钳头端打开,以便器械充分接触消毒液。4不可夹取油纱布,以免影响消毒效果。5每周消毒一次。干燥保存的无菌持物钳和无菌罐应该每4~8小时更换一次以保持其无菌。
      85简述清洁区、半污染区、污染区隔离要求
      答:1清洁区隔离要求:病人及病人接触过的物品不得进入清洁区;工作人员接触病人后需刷手、脱去隔离衣及鞋方可进入清洁区。
      2半污染区隔离要求病人或穿了隔离衣的工作人员通过走廊时,不得接触墙壁、家具等各类检验标本有一定的存放盘和架,检验完的标本及容器等应严格按要求分别处理。 3污染区隔离要求污染区的物品未经消毒处理,不得带到他处;工作人员进入污染区时,务必穿隔离衣、戴口罩、帽子,必要时换隔离鞋;离开前脱隔离衣、鞋,并消毒双手。
      86血液-体液隔离的主要护理措施有哪些?
      答1同种病原体感染者可同室隔离,必要时单人隔离。2若血液或体液可能污染工作时需穿隔离衣。 3接触血液或体液时应戴手套。注意洗手,严防被注射针头等利器刺破,若手被血液、体液污染或可能污染,应立即用消毒液洗手,护理另一个病人前也应洗手。 4被血液或体液污染的物品,应装袋标记后送消毒或焚烧;病人用过的针头应放入防水、防刺破并有标记的容器内,直接毁型处理。 5被血液或体液污染的室内表面物品,立即用消毒液擦拭或喷洒。 6探陪人员应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
      87紫外线的杀菌机制是什么?
      答:1促进微生物的DNA失去转换能力而死亡。 2破坏菌体蛋白质中的氨基酸,使菌体蛋白光解变性。 3降低菌体内氧化酶的活性,使氧化能力丧失。
      4使空气中的氧电离产生具有极强杀菌作用的臭氧。
      


      IP属地:四川5楼2010-10-19 00:01
      回复
        88健康成人不同部位温度的正常范围是多少?
        答:口腔温度 36.3~37.2℃ ;肛门温度   36.5~37.7℃;腋下温度   36.0~37.℃  
        89常见的发热过程有哪些?其特点是什么?其主要的临床表现?
        答:1常见的发热过程为体温上升期、高热持续期、退热期。 2体温上升期的特点是产热大于散热。主要临床表现有皮肤苍白、畏寒、寒战、皮肤干燥。
        3高热持续期的特点是产热和散热在较高水平上趋于平衡。主要临床表现有皮肤潮红、灼热;口唇、皮肤干燥;呼吸深而快;心率加快;头痛、头晕、食欲不振、全身不适、软弱无力。4退热期的特点是散热大于产热,体温恢复至正常水平。主要临床表现有皮肤潮湿、大量出汗。
        90常见的发热热型有几类?其典型症状有哪些?
        答:1常见的发热热型有稽留热、弛张热、间歇热、不规则热。
        2稽留热的典型症状:体温持续在39~40℃左右,达数天或数月,24h波动范围不超过1℃。多见于肺炎球菌肺炎、伤寒等。   
        3弛张热的典型症状:体温在39℃以上,24h内温差达1℃以上,体温最低时仍高于正常水平。多见于败血症、风湿热、化脓性疾病等。
        4间歇热的典型症状:体温骤然升高至39℃以上,持续数小时或更长,然后下降至正常或正常以下,经过一个间歇,又反复发作。即高热期和无热期交替出现。见于疟疾等。
        5不规则热的典型症状:发热无一定规律,且持续时间不定。见于流行性感冒,癌性发热等。
        91影响血压的生理因素有哪些?
        答1年龄; 2性别:成年男性血压>女性; 3昼夜和睡眠:清晨最低,午后或黄昏最高; 4 运动:运动时,心输出量增加,血压升高; 5环境:外界温度高,血管扩张,血压下降; 6体型:肥胖及体重过重的人血压较高; 7体位:立位> 坐位>卧位; 8身体不同部位:下肢血压>上肢,上肢右侧>上肢左侧; 9情绪:当情绪紧张、激动、恐惧时可使交感神经兴奋,血管收缩、血压上升; 10其它:吸烟、饮酒、药物对血压也有影响。
        92证实胃管在胃内有哪些方法?
        答:1 连接注射器于胃管末端进行抽吸,抽出胃液。   2置听诊器于病人胃区,快速向胃内注入10ml空气,听到气过水声。   3将胃管末端置于盛水的治疗碗内,无气泡逸出。
        93如何观察粪便的颜色?
        答:正常成人的粪便颜色呈黄褐色或棕黄色。婴儿的粪便呈黄色或金黄色。因摄入食物或药物种类的不同,粪便颜色会发生变化,如食用大量绿叶蔬菜,粪便可呈暗绿色;摄入动物血或铁制剂,粪便可呈无光样黑色。柏油样便提示上消化道出血;白陶土色便提示胆道梗阻;暗红色血便提示下消化道出血;果酱样便见于肠套叠、阿米巴痢疾;粪便表面粘有鲜红色血液见于痔疮或肛裂;白色“米泔水”样便见于霍乱、副霍乱。
        94便秘病人的护理措施有哪些?
        答:1健康教育 2重建正常的排便习惯 3合理安排膳食 4鼓励病人适当运动 5提供适当的排便环境 6适宜的排便姿势 7指导进行腹部环行按摩 8遵医嘱给予口服缓泻药物 9使用简易通便剂 10灌肠
        95如何观察尿液?
        答:1尿量与次数: 成人 白天3~5次,夜间0~1次,每次尿量200~400ml,24h尿量1000~2000ml
        2颜色:正常是淡黄色或深黄色     
        血尿 — 洗肉水色 血红蛋白尿 — 浓红茶色或酱油色       胆红素尿 — 深黄色或黄褐色 乳糜尿 — 乳白色   
        3透明度:正常新鲜尿液清澈透明 4酸碱度:弱酸性ph4.5~7.5
        5比重:1.015~1.025,一般尿比重与尿量成反比若尿比重固定于1.010左右,提示肾功能严重障碍。 6气味:来自尿内的挥发性酸    新鲜尿液有氨臭味,疑有泌尿道感染;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时,有烂苹果气味。
        96肌内注射时应注意什么?
        答:1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和无菌操作原则   2侧卧位时,上腿伸直,下腿弯曲
        3 2岁以下婴幼儿不宜选用臀大肌注射   4长期注射者,应轮流交换注射部位
        5进针角度为90 °,深度为2.5cm(针梗2/3) 6两种药物同时注射,注意配伍禁忌
        97输液的目的有哪些?
        答:1补充水分和电解质,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 2补充营养,供给能量。
        3输入药液,治疗疾病。 4增加循环血量,改善微循环,维持血压。
        98空气栓塞的防治措施有哪些?
        答:1输液前认真检查输液器的质量,排尽输液管内空气,输液过程中密切观察,加压输液或输血时应专人守护,以防止空气栓塞发生。 2立即停止输液,及时通知医生,积极配合抢救,安慰病人,以减轻恐惧感。
        3立即为病人安置左侧卧位和头低足高位。 4高流量氧气吸入。
        5有条件时可通过中心静脉导管抽出空气。 6严密观察病情变化。
        99心肺复苏的主要目标是什么?
        答:对心、脑及全身重要器官供氧,延长机体耐受临床死亡的时间。
        100 尿潴留患者的护理措施措施有哪些?
        答:1心理护理:安慰患者,消除焦虑和紧张情绪。 2提供排尿的环境: 3适当调整治疗和护理时间,使患者安心排尿 4调整体位和姿势 5利用条件反射诱导排尿:听流水声、针刺中极、曲骨、三阴交等 6热敷、按摩:可放松肌肉,促进排尿 7肌内注射卡巴可,或采用针灸治疗 8导尿术
        


        IP属地:四川6楼2010-10-19 00:0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