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笔法,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
就是说凡是尊者、贤者、亲者的耻辱和罪恶,都最好不要明说,对那些有失三者体面的事,是不宜公之于世的。
春秋笔法,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此语出自《春秋公羊传·闵公元年》,这是孔子编纂删定《春秋》时的原则和态度,这一态度是儒家礼文化的体现。
春秋笔法是一种写作方法,也是一门语言艺术,因孔子写《春秋》时首次使用而得名,这种写作方法的特点是寓褒贬于曲折的文笔之中。
春秋笔法所谓不露山水,实指不显露那些不宜明说或不愿直说本意的具体情节。
春秋笔法的特征是委婉行文,作者往往会通过虚掩伪饰的描述来掩盖事情的真相,但作者并不想说谎,春秋笔法一般都是遵从事实下的隐晦,通过曲折抒笔的方式,在笔墨中又流露出更多的事实,通过影射和暗示让人看清事情的真相。
作者不会直接在文中告诉读者事情的真相,好比作者是故意为情节糊上一层窗户纸,读者能否看穿幕后的真相,理解作者的本意,就需要读者通过作者埋下的伏笔和影射暗示加以智慧分析理解。
林如海之死,秦可卿之死,妙玉的身份,惜春的身世,作者运用的就是春秋笔法,为亲者讳耻。
林黛玉初进荣国府,作者写的是荣国府收养孤女林黛玉,作者隐瞒了林家整个家族都死绝了的真相,春秋笔法,讳亲者耻。
书中和脏官贾雨村关系最密切的就是林如海,林如海只需一封书信就可以为脏官贾雨村谋复官职,并且贾雨村复官后的官职还不小,可见林如海在朝中是有手段的,并且势力还不小。
作者暗示林如海在朝中是有手段、有势力的,义忠亲王就是林如海的靠山。
林如海差不多是和秦可卿是同一时间段死的,秦可卿死时,作者提及义忠亲王谋反坏了事,义忠亲王谋反不可能没有党羽吧,义忠亲王谋反就会牵连很多的党羽官员,这就是作者的暗示,林如海就是义忠亲王的同党,林如海的死和义忠亲王谋反有关系。
作者提及秦可卿用的是义忠亲王的棺木,棺木为林,义忠亲王连林,作者暗示的就是义忠亲王牵连林如海。
开篇作者介绍林家有几门堂族,后文贾母却说林家的人都死绝了,古代全家整个家族都死绝了就是被朝廷满门抄斩,林如海死亡的时间是九月初三,九月初三就是秋后问斩的好日子。
林如海的名字就是作者的暗示,肉林酒海就是奢靡腐化,作者暗示林如海就是一个大老虎。
林家真实的情况就是被满门抄斩,林家的财产被朝廷充公了。
林黛玉第一次进荣国府,两个舅舅都避而不见,元春不喜欢林黛玉,这就是作者的暗示,贾政、贾赦、元春就是对林如海有怨恨之意,所以就都不喜欢林黛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