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调焦驱动技术
自动调焦在镜头发展历程中绝对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技术。1987年,佳能在选择自动调焦单反相机方案时,痛下决心放弃已经很成功的手动调焦单反相机和FD镜头,研制开发全新的EOS自动调焦单反相机和EF镜头。当时其他厂家全部采用机身驱动自动调焦方案,而且已经走在了前面,在1985年就已经推出了自动调焦单反相机和相应的自动调焦镜头。面临落后的局面,佳能却另辟蹊径采用全新的镜头驱动自动调焦方案。在1987年,佳能一经推出全新的EOS自动调焦单反相机和EF镜头,立刻广受好评。
当前在产的佳能60多款EF镜头中,有近50款镜头装备了环形超声波马达,也就是在镜头的型号上带有“USM”字母后缀的。另外,佳能的部分中低档EF自动调焦镜头,也有采用微型超声波马达和微型马达驱动的。而且在有些同一种规格的镜头上,会有超声波马达和微型马达两种不同配置的镜头同时上市,以满足不同层次的用户需要。只有极少数的特殊EF镜头仍采用手动调焦,例如TS移轴镜头以及高放大倍率的MP-E65mm1:2.8微距镜头。由此也可以看出,佳能EF镜头种类很齐全。仅从镜头的焦距上看,从14mm的超广角镜头一直到1200mm的巨炮一应俱全。
光学防抖技术
目前,防抖动技术越来越多地应用在相机和镜头上,该项技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手持相机拍摄照片的清晰度。照片的成像质量是和镜头的光学性能、胶片的性能、相机的调焦精度以及曝光准确程度息息相关的。其中一个影响成像质量的重要因素,就是拍摄时相机的稳定程度,引起相机震动的各种因素将会对成像质量,尤其是对照片的清晰度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持稳相机是摄影师最重要的基本功之一。通常,都是把镜头焦距的倒数,定为该镜头手持拍摄快门曝光时间的下限,即快门的曝光时间不应比1/镜头焦距(秒)更长。例如,手持装有200毫米镜头的相机拍摄,选择快门的曝光时间,不应比1/200秒更长。如果曝光时间更长的话,手持相机拍摄就可能难以保证照片有足够的清晰度。在镜头上装备图像稳定器的防抖动功能,也是佳能首创的。1995年佳能推出的EF75-300mm1:4-5.6 IS USM变焦镜头,就是世界上第一款装备了图像稳定器的单反相机镜头,在EF镜头的型号中“IS”就表示是具备防抖动功能的镜头。镜头里装备了图像稳定器,在手持拍摄时,可以用低于上述经验公式的曝光时间2-4挡拍摄。这样就给摄影师更大的手持拍摄自由度,也就有了更为灵活的拍摄方式和更大的拍摄成功率。此后,其他相机或镜头制造厂家也纷纷跟进开发出各种防抖技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