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级会计吧 关注:283,440贴子:3,340,220
  • 0回复贴,共1

0基础学会计,先区分“借”与“贷”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在会计学中,“借”与“贷”是两个非常基础且核心的概念,它们构成了会计记账的基础——复式记账法(也称为借贷记账法)。对于初学者来说,理解这两个词在会计中的特殊含义可能有些挑战,因为它们与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理解有所不同。
1. 借贷记账法的基本原则
在借贷记账法中,“借”和“贷”仅仅作为记账的符号,用于表示会计要素增减变动的方向,并不具有实际的“借入”或“贷出”的含义。
借(Debit, Dr):通常用于表示资产和费用的增加,以及负债、所有者权益和收入的减少。
贷(Credit, Cr):则用于表示负债、所有者权益和收入的增加,以及资产和费用的减少。

2. 如何区分“借”与“贷”
从会计要素的角度理解:
资产:增加记借方,减少记贷方。
负债:增加记贷方,减少记借方。
所有者权益(也称为股东权益):增加记贷方,减少记借方。
收入:增加记贷方,因为收入的增加通常意味着所有者权益的增加。
费用:增加记借方,因为费用的增加会减少所有者权益。
通过会计等式记忆:会计的基本等式是“资产 = 负债 + 所有者权益”。这个等式帮助理解任何经济业务都不会破坏这一平衡的原理。当一笔经济业务发生时,至少会涉及上述等式中的两个要素,且这两个要素在“借”与“贷”两个方向上必须保持平衡。
3. 实践练习
为了更好地理解“借”与“贷”的应用,建议通过实际案例进行练习。例如,企业购买了一台设备,支付了现金。这个业务涉及资产(设备)的增加和资产(现金)的减少,因此,在会计分录中,设备增加记借方,现金减少记贷方。

4. 总结
“借”与“贷”在会计学中是记账的符号,用于表示会计要素增减变动的方向。理解它们的关键在于掌握会计要素(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和费用)在增减时如何分别使用这两个符号,并通过会计等式保持会计记录的平衡。随着学习的深入,你会逐渐发现这两个符号在会计记录中的灵活性和重要性。


IP属地:江苏1楼2024-09-06 11:23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