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原著吧 关注:369贴子:37,517
  • 8回复贴,共1

百度了一下水浒题材的戏剧,讲大聚义、征方腊的不多,没找到征辽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百度搜了一下与水浒传有关的民间戏曲,那些流传到今天的或者有明确记录的水浒戏名单如下(不完全统计):
评剧:《阎婆惜》《乌龙院》《潘金莲》《鲁达除霸》《逼上梁山》《武松与潘金莲》
豫剧:《宋江杀楼》《大名府》《狮子楼》《翠屏山》《时迁偷鸡》《打渔杀家》《智取生辰纲》
越剧:《花田错》《林冲》《乌龙院》《武松与潘金莲》
楚剧:《乌龙院》《坐楼杀惜》《打渔杀家》
苏剧:《山亭》《借茶》《戏叔》《别兄》《酒楼》《裁衣》
扬剧:《武松》《刘唐下书》
锡剧:《武松》《野猪林》《宋江杀惜》《大刀关胜》
淮剧:《乌龙院》《十字坡》
邕剧:《雁翎甲》《擒方腊》《七星会》《十字坡》《蜈蚣岭》
睦剧:《白虎堂》《清风寨》《金莲送茶》《张顺报冤》
婺剧:《玉麒麟》《醉打山门》《宋江杀妻》《武松杀嫂》《杨雄醉归》
晋剧:《花田错》《艳阳楼》《坐楼杀惜》《拳打镇关西》
吕剧:《坐楼杀惜》《拳打镇关西》《潘金莲拾麦子》
川剧:《醉打山门》《宋江杀惜》《请医杀院》《林冲夜奔》《乌龙院》《武松打虎》《十字坡》《探友起解》《快活林》《血溅鸳鸯楼》《潘金莲》《贪欢报》《巧连环》《双李逵》《翠屏山》《赚关胜》《收董平》
汉剧:《少华山》《虎狼弹》《打弹子》《林冲夜奔》《乌龙院》(又名《宋江闹院》)《宋江杀惜》《武松打虎》《武松杀嫂》《狮子楼》《十字坡》《快活林》《盗甲》《翠屏山》《武松独臂擒方腊》
湘剧:《醉打山门》《虎狼弹》《宋江杀楼》《林冲夜奔》《大郎打饼》《武松杀嫂》(《又名《挑帘裁衣》)《活捉三郎》《薛永卖武》《蜈蚣岭》《翠屏山》《盗甲》《盗皇坟》《大名府》《赚关胜》《武松独臂擒方腊》
常德花鼓戏:《杀惜》《潘金莲裁衣》
徽剧:《白虎堂》《宋江杀惜》《林冲夜奔》《乌龙院》(又名《宋江闹院》)《醉打山门》《武松杀嫂》《狮子楼》《快活林》《翠屏山》《盗皇坟》《石秀探庄》
庐剧:《闹院》《调叔》
滇剧:《醉打山门》《乌龙院》(又名《宋江闹院》)《武松打虎》《花田错》《坐白楼》《杀惜姣》《二龙山》《飞云浦》《盗金甲》《刘唐下书》
祁剧:《醉打山门》《李逵闹公堂》
闽剧:《十字坡》《蒋门神》《武松打虎》《时迁偷鸡》《醉打山门》《武松征方腊》
桂剧:《巧云下书》《石秀算帐》《武松杀嫂》《醉打山门》《花云带箭》《三打高俅》《时迁盗甲》《翠屏山》
粤剧:《鲁智深出家》《梁山人马》《金莲戏叔》《武松杀嫂》《醉打山门》《李逵闹江》《狮子楼》《武松与潘金莲》
黄梅戏:《黄泥冈》《野猪林》《景阳冈》《逼上梁山》
秦腔:《九纹龙起义》《虎囊弹》《桃花山》《宋江杀惜》《武松打虎》《醉打山门》《狮子楼》《十字坡》《快活林》《桃花村》《血溅鸳鸯楼》《翠屏山》《大名府》《赚关胜》《打店》《夺林》《下山》《偷鸡》《白虎堂》《拳打镇关西》《义侠武二郎》《三打祝家庄》
弋腔:《林冲夜奔》《武松打虎》
高阳高腔:《蜈蚣岭》《林冲夜奔》《武松打虎》
越调:《宋江坐楼》《李逵捉鱼》《打渔杀家》《劫卢俊义》
武安平调:《偷鸡》《翠屏山》《宋江杀惜》
泗州戏:《闹江州》《翠屏山》《小鳌山》
高甲戏:《武松打虎》
皖南花鼓戏:《嫂戏叔》
柳子戏:《醉打》《探庄》《打店》《杀四虎》《红桃山》
安徽梆子:《打擂》《鸳鸯楼》《忠义堂》《打渔杀家》
上党梆子:《宋江杀惜》
莱芜梆子:《翠屏山》《十字坡》《擒方腊》《神州擂》《鸳鸯楼》《平霍州》
山东梆子:《十字坡》《翠屏山》《坐北楼》《夺鱼》《大名府》《狮子楼》《擒方腊》
河北梆子:《少华山》《翠屏山》《乌龙院》《宋江杀惜》《武松杀嫂》《金莲戏叔》《狮子楼》《十字坡》《打酒馆》《杀楼》《蜈蚣岭》《李逵闹江》《盗甲》《盗皇坟》《花田错》《大名府》《赚关胜》《一箭仇》《活捉三郎》《打渔杀家》《武松独臂擒方腊》
河北乱弹:《十字坡》《蜈蚣岭》
绍兴大班:《野猪林》《醉打山门》《时迁偷鸡》《挑帘裁衣》《快活林》
苏州滩簧:《山亭》《借茶》《活捉》《裁衣》《戏叔》《酒楼》《别兄》
京剧:《野猪林》《狮子楼》《一箭仇》《收关胜》《打渔杀家》《花田错》《李逵探母》《扈家庄》《清风寨》《时迁盗甲》《猎虎记》《风雨杏黄旗》《蜈蚣岭》《武松打虎》《宋江题诗》《艳阳楼》《桃花村》《武松打店》《红桃山》《宋江杀惜》《黑旋风李逵》《蔡家庄》《盗王坟》
虽然是不完全统计,但是从戏曲题材就可以看出来,绝大多数都是改编自比较经典的梁山好汉个人回剧情,少部分改编自大聚义时期的收朝廷降将剧情,征方腊时期仅有张顺复仇和武松单臂擒方腊入选,至于征辽。。。。。。对不起我没看到有关于征辽的水浒戏曲。值得一提的是:其中的著名戏曲《打渔杀家》甚至是讲述梁山好汉解甲归田以后再度遭受迫害然后再次奋起反抗的。
可见哪怕是在民间,受招安、征辽和征方腊的情节也远远不如前半部分受欢迎,广大人民群众就不喜欢看那些斗法、斗阵、集卡、忠君报国的戏码,至少是不喜欢看水浒里的斗法、斗阵、集卡、忠君报国戏码。几百年来老百姓早就已经用手里的铜板做出了选择,所以说不要把古人当傻子,哪怕是没文化的市井小民,也是能分清好坏和优劣的。


IP属地:安徽1楼2024-09-10 15:16回复
    毕竟征辽写的太过于魔幻了,古人又不傻


    IP属地:安徽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4-09-10 15:57
    回复
      除了某些心理阴暗的群体,正常人谁会喜欢抗日神剧啊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4-09-10 18:29
      收起回复
        水浒成书就是抄话本合编成一部书,部分因素牵扯到太行义军抗金,用征辽强行抹粉,还不像征方腊影射张士诚还有点史料,没法编了就整出点道教阵法神鬼糊弄,话本评书听个瘾。
        水浒为什么是传,三国为什么是演义,石头西游为什么是记,捋一下就明白了。


        IP属地:山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4-09-10 22:42
        回复
          毕竟征辽写的太过于魔幻了,古人又不傻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4-09-24 22:1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