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看过不少,却从没追过,都是爽爽的吃一大块肉,不爱小丁小丁吃。
这是追的第一部日剧,才深刻体尝追剧的百爪挠心。
百花节电影刚过,无论是于丹也好,易中天也好,评价一部好电影都是用了“惊悚”或“惊心动魄”,不看到一身冷汗屁股粘在椅子上,似乎就不能算是一部好电影。
这是看电影的一种方式,当然也不局限于电影,推而广之可以适用于一切通过传媒手段视听多角度表现的东西。这其中就包括电视。体读电视,不需要目光像准确分割器一样,分析情节,把握深层含义;也不需要有多少看电影电视的经历;更不需要掌握专业电视传播语言,用专家的话来分析它。需要的只是一种经历,一种自己也能亲历其间,有所震动的经历。
看魔王,让我汗泠泠,让我提心吊胆,让我站在成濑律师的痛苦上思考问题,也让我看到了芹泽的无助和不放弃。
从犯人的指向越加清晰,慢慢指到成濑身上,每一集的等待就变得无比漫长揪心。因为把一切都丢弃了,所以成濑才如此强大不可摧毁,但是真正内心动摇却又只是因为一个默默关心自己的小姑娘。如果说前期的成濑被复仇趋使得无比冷艳的话,那后期不断迷茫思考复仇意义的成濑则有血有肉,令人动容。
与成濑相同,芹泽在最初葱头**冲动易怒的不冷静中也慢慢开始正视自己犯下的错误,虽然这只是一次失手,正如他自己所说的,想恨却恨不起来,看到痛苦的你,就想起同样痛苦的我。
复仇基本是电影电视中都热衷表现的主题,答案也似乎可以千万种,复仇者死了,被报复者死了,双死双生;虽然没有看过韩剧的魔王,但听说太过表现律师华丽丽的借刀杀人,本来朱智勋又是模特出身,于是想想就觉得这是不良的导向,仿佛为了炫耀高智商的犯罪,许多的人可能都会更加喜欢来去无风的律师,好像永远可以高高在上,永远可以把**玩弄于掌心。这种趣味是复仇片常渲染的,不过成濑律师却远没有这种闲亭信步,特别是后期在爱和复仇两难选择,以及对于芹泽心底的动容,都让他在内心拷问下无比煎熬。
包括他复仇计划的最终,是希望芹泽杀死自己在心灵上永远背上杀人犯这种包袱的选择,都可以看做他的疲惫与留情,并没有享受到复仇的快乐,连最后的选择都是把枪口对准自己,是退让,是消极的报复。那封给小姑娘的信也没有做作,只是读出了一个人的卑微的感激,从最初就没有任何奢求,他的口头是冷酷,心里却是永远在责备自己的没资格。如果他是嗜血的,是真正的魔王,他可以有很多选择,可以再次借刀杀人于无形而自己顺利脱身;他也可以在死的觉悟下一刀杀死芹泽,再自杀。无论是前者华丽的,还是后者血性的,他都没有,连最近的报复都是以自己的性命为前提,可见他已经累到什么程度了。
所以复仇只是一个没有完结的过程,要报复别人就等于把自己当初得到的伤害还以彼身,而自己就变成了刽子手。这本来就是个没有两全的过程。报复,则使自己变成魔王;不报复,却又不能容忍魔王在这个世界上生活,这永远是一极的,于是只有死,才能得到最后的救赎。
日剧魔王比一般复仇剧令我感动的地方正在于,他没有让观众牙痒痒,类似说教似的复仇者最后选择宽容放弃,还有一大段涕泪横飞的说词;他只是展示了复仇的结果,只有两人都死了,仇恨才能终结,给旁观者无数唏嘘和感慨。
结尾靠在一起的两人胜似兄弟,若是没有这一段往事做祟,也许他们可以是伙伴,因为他们律师和**的身份;但这种假设从最初开始就没有,因为芹泽的**是因为赎罪,而成濑的律师则是为了报复。或许他们就和平常人一样,没有交集地活在这个世界上。
最后的天空很蓝,海也很广,一切都被消融了。
PS:配乐真是伟大,每一次高潮迭起都恰如其分地展现出来了。

这是追的第一部日剧,才深刻体尝追剧的百爪挠心。
百花节电影刚过,无论是于丹也好,易中天也好,评价一部好电影都是用了“惊悚”或“惊心动魄”,不看到一身冷汗屁股粘在椅子上,似乎就不能算是一部好电影。
这是看电影的一种方式,当然也不局限于电影,推而广之可以适用于一切通过传媒手段视听多角度表现的东西。这其中就包括电视。体读电视,不需要目光像准确分割器一样,分析情节,把握深层含义;也不需要有多少看电影电视的经历;更不需要掌握专业电视传播语言,用专家的话来分析它。需要的只是一种经历,一种自己也能亲历其间,有所震动的经历。
看魔王,让我汗泠泠,让我提心吊胆,让我站在成濑律师的痛苦上思考问题,也让我看到了芹泽的无助和不放弃。
从犯人的指向越加清晰,慢慢指到成濑身上,每一集的等待就变得无比漫长揪心。因为把一切都丢弃了,所以成濑才如此强大不可摧毁,但是真正内心动摇却又只是因为一个默默关心自己的小姑娘。如果说前期的成濑被复仇趋使得无比冷艳的话,那后期不断迷茫思考复仇意义的成濑则有血有肉,令人动容。
与成濑相同,芹泽在最初葱头**冲动易怒的不冷静中也慢慢开始正视自己犯下的错误,虽然这只是一次失手,正如他自己所说的,想恨却恨不起来,看到痛苦的你,就想起同样痛苦的我。
复仇基本是电影电视中都热衷表现的主题,答案也似乎可以千万种,复仇者死了,被报复者死了,双死双生;虽然没有看过韩剧的魔王,但听说太过表现律师华丽丽的借刀杀人,本来朱智勋又是模特出身,于是想想就觉得这是不良的导向,仿佛为了炫耀高智商的犯罪,许多的人可能都会更加喜欢来去无风的律师,好像永远可以高高在上,永远可以把**玩弄于掌心。这种趣味是复仇片常渲染的,不过成濑律师却远没有这种闲亭信步,特别是后期在爱和复仇两难选择,以及对于芹泽心底的动容,都让他在内心拷问下无比煎熬。
包括他复仇计划的最终,是希望芹泽杀死自己在心灵上永远背上杀人犯这种包袱的选择,都可以看做他的疲惫与留情,并没有享受到复仇的快乐,连最后的选择都是把枪口对准自己,是退让,是消极的报复。那封给小姑娘的信也没有做作,只是读出了一个人的卑微的感激,从最初就没有任何奢求,他的口头是冷酷,心里却是永远在责备自己的没资格。如果他是嗜血的,是真正的魔王,他可以有很多选择,可以再次借刀杀人于无形而自己顺利脱身;他也可以在死的觉悟下一刀杀死芹泽,再自杀。无论是前者华丽的,还是后者血性的,他都没有,连最近的报复都是以自己的性命为前提,可见他已经累到什么程度了。
所以复仇只是一个没有完结的过程,要报复别人就等于把自己当初得到的伤害还以彼身,而自己就变成了刽子手。这本来就是个没有两全的过程。报复,则使自己变成魔王;不报复,却又不能容忍魔王在这个世界上生活,这永远是一极的,于是只有死,才能得到最后的救赎。
日剧魔王比一般复仇剧令我感动的地方正在于,他没有让观众牙痒痒,类似说教似的复仇者最后选择宽容放弃,还有一大段涕泪横飞的说词;他只是展示了复仇的结果,只有两人都死了,仇恨才能终结,给旁观者无数唏嘘和感慨。
结尾靠在一起的两人胜似兄弟,若是没有这一段往事做祟,也许他们可以是伙伴,因为他们律师和**的身份;但这种假设从最初开始就没有,因为芹泽的**是因为赎罪,而成濑的律师则是为了报复。或许他们就和平常人一样,没有交集地活在这个世界上。
最后的天空很蓝,海也很广,一切都被消融了。
PS:配乐真是伟大,每一次高潮迭起都恰如其分地展现出来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