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五七、昙芦园经第十六(第四分别诵)
大意:本经叙述佛陀为鞞兰若的梵志讲说四禅,以及忆宿命智通、生死智通、漏尽智通,和不痴之法等法。
[註解]
① 瞿曇無味:姓瞿曇的這人沒品。相當的南傳經文作「喬達摩尊師是無味的樣子者」。
② 瞿曇無恐怖:姓瞿曇的這人膽子好大。相當的南傳經文作「喬達摩尊師是無享樂者」。
③ 瞿曇不入胎:姓瞿曇的這人不得超生。按:古印度種姓制度認為最低等的首陀羅種姓(職業為工人、農奴),無權誦經、祭祀,也不得投生轉世,又稱為一生族。相當的南傳經文作「喬達摩尊師是離胎的」。
④ 蒿草:雜草、野草。
⑤ 覺樹:即菩提樹,桑科榕屬的大喬木,株高二十公尺以上,因為釋迦牟尼佛在此樹下打坐時悟道,而稱為菩提樹、道樹、覺樹、道場樹,原名鉢多樹、義譯吉祥樹。
大意:本经叙述佛陀为鞞兰若的梵志讲说四禅,以及忆宿命智通、生死智通、漏尽智通,和不痴之法等法。
[註解]
① 瞿曇無味:姓瞿曇的這人沒品。相當的南傳經文作「喬達摩尊師是無味的樣子者」。
② 瞿曇無恐怖:姓瞿曇的這人膽子好大。相當的南傳經文作「喬達摩尊師是無享樂者」。
③ 瞿曇不入胎:姓瞿曇的這人不得超生。按:古印度種姓制度認為最低等的首陀羅種姓(職業為工人、農奴),無權誦經、祭祀,也不得投生轉世,又稱為一生族。相當的南傳經文作「喬達摩尊師是離胎的」。
④ 蒿草:雜草、野草。
⑤ 覺樹:即菩提樹,桑科榕屬的大喬木,株高二十公尺以上,因為釋迦牟尼佛在此樹下打坐時悟道,而稱為菩提樹、道樹、覺樹、道場樹,原名鉢多樹、義譯吉祥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