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含经吧 关注:280贴子:901
  • 1回复贴,共1

中阿含经卷第四十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一五七、昙芦园经第十六(第四分别诵)
大意:本经叙述佛陀为鞞兰若的梵志讲说四禅,以及忆宿命智通、生死智通、漏尽智通,和不痴之法等法。
[註解]
① 瞿曇無味:姓瞿曇的這人沒品。相當的南傳經文作「喬達摩尊師是無味的樣子者」。
② 瞿曇無恐怖:姓瞿曇的這人膽子好大。相當的南傳經文作「喬達摩尊師是無享樂者」。
③ 瞿曇不入胎:姓瞿曇的這人不得超生。按:古印度種姓制度認為最低等的首陀羅種姓(職業為工人、農奴),無權誦經、祭祀,也不得投生轉世,又稱為一生族。相當的南傳經文作「喬達摩尊師是離胎的」。
④ 蒿草:雜草、野草。
⑤ 覺樹:即菩提樹,桑科榕屬的大喬木,株高二十公尺以上,因為釋迦牟尼佛在此樹下打坐時悟道,而稱為菩提樹、道樹、覺樹、道場樹,原名鉢多樹、義譯吉祥樹。


IP属地:山东1楼2024-09-14 17:59回复
    一五八、头那经第七(第四分别诵)
    大意:本经叙述佛陀为头那梵志阐说五种梵志之法。(1)如梵,(2)如天,(3)不越界,(4)越界,(5)旃荼罗。头那梵志听佛所说后,则皈依佛法僧三宝。
    [註解]
    ① 因、緣、正、文、戲五句說:相當的《雜阿含經》經文作「物類名字、萬物差品、字類分合、歷世本末,此五種記」,相當的南傳經文作「字彙、儀軌、音韻論與語源論、古傳歷史為第五的」。
    ② 不越界:不超出其本分。
    ③ 有梵志旃荼羅:有的婆羅門如同賤民。「旃荼羅」為音譯,義譯為「賤民」,在古印度四種姓之外,從事屠宰、除糞等工作。
    ④ 不懷妊,不產生:不接近懷孕的,不接近授乳的。
    ⑤ 彼男子及以女人:相當的南傳經文作「小男孩或小女孩」。
    ⑥ 梵志應作一切事,梵志不以此染著,亦不穢污:婆羅門什麼事都能做,婆羅門不會因此而執著,也不會被污染。按:這類婆羅門自詡為什麼都敢去做、自認為不會受污染,其實卻是被欲望所驅使而什麼骯髒的事都做。有如賤民身不由己,被人驅使做骯髒的事。相當的南傳經文作「如果婆羅門以所有工作營生,婆羅門不因此而被污染」。


    IP属地:山东2楼2024-09-14 21:4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