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发现因为使用权公房产生的家庭纠纷,好像并不比大产权的房子少。我经常在私信里看到网友问,家里老人去世了,兄弟姐妹之间抢房子应该怎么办这样的问题。
那我们今天就看看一位叫做“李女士”的网友投稿,看看她家里因为使用权公房产生了什么样的纠纷。
这位李女士的父亲,在1993年分到了一套位于西城区的公房,因为一些原因没有赶上第一次的房改政策,之后房子就那么一直住着。直到前几年父亲去世了,母亲也在早些年去世了,李女士还有一个哥哥,父亲去世前曾口头表达过这套房子属于兄妹两人共同的。父亲去世后,哥哥提出房子总这么放着不是回事,就和李女士商量先把承租人变更到哥哥名下。李女士考虑到使用权公房也没有太多的变现价值,而且哥哥确实生活上相对比较困难,她也没多想就同意了。
第二年正好赶上小区进行房改,哥哥参加了房改,下来产权证之后,就偷偷把这个房子卖了800多万。事后李女士知道了,上门讨要说法要求哥哥把房款分她一半,但此时哥哥已经翻脸不认人,说房子在他名下,和李女士一点关系也没有,一分钱也不会给自己的妹妹。因为这件事情,李女士和老公天天吵架闹离婚。
类似李女士这样的家庭纠纷实际生活中有很多的,因为觉得使用权公房没有什么太多价值,所以过去遗留了很多“糊涂账”,其实使用权公房经过一些运作是可以产生一定的价值,所以这个案例是不是也提醒我们,也不要太拿使用权公房不当回事。
那我们今天就看看一位叫做“李女士”的网友投稿,看看她家里因为使用权公房产生了什么样的纠纷。
这位李女士的父亲,在1993年分到了一套位于西城区的公房,因为一些原因没有赶上第一次的房改政策,之后房子就那么一直住着。直到前几年父亲去世了,母亲也在早些年去世了,李女士还有一个哥哥,父亲去世前曾口头表达过这套房子属于兄妹两人共同的。父亲去世后,哥哥提出房子总这么放着不是回事,就和李女士商量先把承租人变更到哥哥名下。李女士考虑到使用权公房也没有太多的变现价值,而且哥哥确实生活上相对比较困难,她也没多想就同意了。
第二年正好赶上小区进行房改,哥哥参加了房改,下来产权证之后,就偷偷把这个房子卖了800多万。事后李女士知道了,上门讨要说法要求哥哥把房款分她一半,但此时哥哥已经翻脸不认人,说房子在他名下,和李女士一点关系也没有,一分钱也不会给自己的妹妹。因为这件事情,李女士和老公天天吵架闹离婚。
类似李女士这样的家庭纠纷实际生活中有很多的,因为觉得使用权公房没有什么太多价值,所以过去遗留了很多“糊涂账”,其实使用权公房经过一些运作是可以产生一定的价值,所以这个案例是不是也提醒我们,也不要太拿使用权公房不当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