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故事的最后,礼次郎和放哉的对话中,也道出了很多不会对后辈说的话。包括礼次郎对自己反思,能做到这点善莫大焉;也有对艺术价值的讨论,虽然依旧,但永不过时的美与故事的讨论:美的价值不只在美本身,而在于与其相连的故事。直哉人生中最重要的几部作品,每一部都是经历了重要的事之后才画出来的,健一郎亦是如此,本作出现的几乎每个艺术相关的角色,都是如此。然后,虽然前文未曾提及但隐约有所感觉的事实,礼次郎和健一郎二人曾经见过面。不出所料的,每一个曾经与健一郎见面的人,都会把与他共度的时光铭记于心,老爹就是有这样的魅力。不管那人是环游世界的陶艺家、用生命作画的天才少年画家、还是手腕铁血近乎冷酷的资本家,都将生命中与他的交集看作荣耀。在刻的故事里,早已逝去的健一郎,即便在回忆中依旧是如此耀眼,病床上迟暮的身形却掩盖不了他的睿智。健一郎与礼次郎在病房里的这段对话,我个人视角下是这样理解的:
世界是具象的,我是具象的,因此具体的我不在世界的范围内,而是独立于世界之外;世界是具象的,美是抽象的,因此美不在具体的世界之中,而是将其投射到世界,用以从世界的维度中具现出来。
有人认为,既然一切终将逝去,那么从一开始就不诞生就好,没有诞生的喜悦,就没有消失的悲伤;但不能因此忽略人的能动性,即便终将归于虚无,即便生命广度有限,但在有限的时间里,生命依旧要从刻在DNA里的生存本能出发,活出属于自己的意义,个体的消亡或许微不足道,但每一个个体在简短的生命旅途中,所感受的一切和创造的一切,终将成为延续的烙印的一部分。
在梦浮坂飘落的樱花中,ed《虚無の先で愛を見つけた》响起,心铃线end。
世界是具象的,我是具象的,因此具体的我不在世界的范围内,而是独立于世界之外;世界是具象的,美是抽象的,因此美不在具体的世界之中,而是将其投射到世界,用以从世界的维度中具现出来。
有人认为,既然一切终将逝去,那么从一开始就不诞生就好,没有诞生的喜悦,就没有消失的悲伤;但不能因此忽略人的能动性,即便终将归于虚无,即便生命广度有限,但在有限的时间里,生命依旧要从刻在DNA里的生存本能出发,活出属于自己的意义,个体的消亡或许微不足道,但每一个个体在简短的生命旅途中,所感受的一切和创造的一切,终将成为延续的烙印的一部分。
在梦浮坂飘落的樱花中,ed《虚無の先で愛を見つけた》响起,心铃线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