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lgame吧 关注:1,747,226贴子:25,302,829

回复:【剧透】《樱之刻》通关感想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本章着重刻画了圭在初次见到健一郎和直哉的作品时的神态和想法。就像健一郎曾经说过的那样,所有致力于艺术的人,在完成作品的时刻,都会觉得自己的作品是世界上最棒的,而艺术家们正是因为迷恋这种感觉,才没有任何人能让他们从艺术的世界中离开。尽管微不足道,但作为曾经画过画的人,我也大言不惭曾经有过些微这种感觉,因此完全可以理解圭在尚未遇见真正的艺术之时,对自己作品那并非自满而是天然有之的自豪。正因如此,在初次见识到健一郎的艺术之时,圭的震撼才会如此之大。而紧随其后对曾经自满的懊悔和鄙夷,则充分表现了圭骨子里的谦逊和真诚。毫无疑问圭是个自信的艺术家,但同时,他的自信建立在对自己毫无偏差的定位之上,也因此,他会对真正在自己之上的艺术家,投以毫不掩饰的赞誉和尊重。尽管此时我尚不知道后文中圭会以健一郎为师,但却已经深刻认识到了健一郎对圭的影响之深。这段的配乐是《夜空は奏でるだろう》,一如既往的诗中经典配乐。圭从健一郎那里最初得到的,是理念上和追求上的东西,是对艺术风格的影响,甚至是对待艺术的态度方面的影响。同时,也是第一次让圭感到了恐惧,这应该是圭第一次强烈感受到某种情感,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作为影响圭一生的师父,健一郎对他的教育从尚未谋面之时就已经开始了。说实话,这样的影响并不是谁都能化为自身动力的,毕竟在有了这样恐惧的情绪后,一般人是不会去想着如何达到与之相同高度的吧?圭能够在这种情况下的懊悔情绪尚未结束之时,就已经将其转化为动力,也只有这样的天才,才能如此教育。


IP属地:山东172楼2024-09-19 20:30
回复
    接下来的事,也反映出健一郎不仅作为一名艺术家,也是一位教育者的优秀。在给圭的信中,健一郎并未因其年幼而轻视于他,而是完全以作品论思想,凭艺术见真章,给予圭充分的肯定和赞誉,并切实帮助圭入学宫崎绘画学校。就算是天才,也是需要肯定的,我一直秉持好孩子是夸出来的观点,只要有优点,就该得到称赞,那将会是更进一步的动力。


    IP属地:山东173楼2024-09-19 20:30
    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在谈到对健一郎这个人的评价时,纱希说了一段很触动我的话:“我是看清了自己才能的深浅,所以才立志成为一名教师。我至今为止对我生活的方式从没感到过后悔。”人贵有自知之明,能认清自己的极限选择道路,也挺不错的,总好过找不到方向。我自己也是经过了多年的思考才选择了教师这条路,自己经过深思熟虑后选择的道路,自己喜欢的道路,还是挺幸福的。虽然可能会苦会累,但不会后悔,这点比什么都重要,能从这里看到认同,真是太好了。
      正因为圭曾经在迷惘和挣扎中寻找自己的道路,所以才能在面对有着相似经历的小女孩时,为她做出指引吧。


      IP属地:山东174楼2024-09-19 20:30
      回复
        圭在宫崎绘画学校时期的经历,这段演出非常棒,随着时间的流逝,CG画面中的圭身形逐渐成长,伴随着他对自己、对绘画的认识的进步,很有种参禅悟道的感觉。这和他幼年经历密不可分,也再次与同年龄时的宁形成了对比。圭在这里提出的一系列观点:
        首先,所谓技术,是经过不懈努力,经验积累到一定程度之后突然出现的东西。我基本认同这个观点,但我想说,这大概是建立在圭这名天才本身就有极高鉴赏力的基础上。在我的印象里,自己很长时间之内只有技术的进步,但自己完全判断不了好坏,直到多年后的某一天回头看自己之前的画时,才能比较清晰看出哪些好哪些坏,事实证明我的技术是在逐步提升的,但鉴赏能力绝对是突变的。这也是我根据自身经验认为的,小孩子画画有一个重要的局限性就是鉴赏能力几乎必须随着年龄积累才能质变,在那之前很难判断自己画的好坏因而也就很难出现圭这样的爆发性成长。不过健一郎那句“在完成一幅作品的时候都认为自己的作品是最棒的”这点我是认同的。我可以很负责任的说,我13岁画的东西比现在的强得多,但那时候我真的连自己画得好坏都评价不了,现在则能够很清晰地判断,这就是鉴赏力的成长。所以说,鉴赏力确实需要年龄的积累,而对自己作品水平的认知能力是非常影响绘画的学习进程的。我一直都清楚自己是没有天赋的,所以我很感谢我老师是个严厉的人,他至少让我变得能画了,让我体会到了画画的快乐,这点足够我一生受益。


        IP属地:山东175楼2024-09-19 20:31
        回复
          这部分还提到,绘画路上,很难直观看到进步。“如果每次画画都能提高,那么就会有成就感,就不会觉得素描很痛苦,”“但事实上,这更像是在黑暗中挖掘的过程,我不知道自己需要再挖多久才能到出口,甚至不知道是否存在出口。”“这种不安始终存在着,所以人们选择了放弃”对此我深以为然。在入学前期的很长一段时间内,我真的就是毫无进步。我们学校的素描第一课是确定的:圆柱体。老师会用一张8K画纸,在左侧画一个圆柱体,边画边讲解素描的各个要素:亮面、暗面、明暗交界线、反光、投影,五大要素。完毕后,会要求学生在剩下的右侧,照着画一个一模一样的圆柱。那时候的样子我至今还能记得,虽然已经过去15年了我依旧记得。画完这幅圆柱,就算入门了,接下来就是照着课本上的简单几何体开始临摹,然后老师会一个个给我们修改。素描有两大部分:结构和明暗。一般来说,老师一幅画会给我们指导两次,结构一次,明暗一次,可以简单理解为线稿和上色,虽然实际上没这么容易,但差不多可以这么理解。老师常说,结构画不好,明暗毫无意义,而画好结构的第一步就是构图。我为什么说我没天赋呢?我从构图开始就做不好。我印象里,直到我开始画石膏几何体的组合了,我都被老师教训过太在意构图线。一方面没有整体观,另一方面抓不住重点,真的是画了很久之后,却感觉甚至不如入门课程的那个圆柱体画得好,这个时候的挫败感是很强的,所以我完全理解这段话。如果没有天赋的话,那想坚持下去就只有靠毅力了,毕竟得不到成就感,没有正反馈。所以我还挺佩服那时候的自己的,可能也是那时候年轻比较单纯吧。不过,后面的某一天,成就感会出现的,大概是我学习的末期了,我家这边初二的时候有为期一周的综合素质培养,大概就是去一个封闭式的特色学校学习一周,那一周不上文化课,上的全是诸如音乐、绘画、人防、医疗、四驱车之类的课程。绘画课上,要求我们50分钟画一副静物组合写生,那次我真是出足了风头。本来我就是队长,带队上课,因为当时上课不按班级,平均每两个班分三队的样子,我就带其中一队。然后这节绘画课,老师稍微讲了一下基础知识,就让我们自由发挥了,毕竟只靠这些课程本来就不可能让学生真正学到什么东西,更多的是学到一些理念,接触一些新鲜的东西,对我们这些小县城甚至农村出身的学生来说,算是仅有的可能接触到这些丰富多彩的东西的机会,甚至是一辈子仅此一次的机会也不为过。所以老师们尽管很认真,但并没有什么期待,所以在看到我的作品的时候那个老师还是很激动的,问了我好多问题,诸如我在哪里学的,我老师是谁,学了多久之类。毕竟那时候我早就考完六级了,让我画四级要求的东西,还是很轻松的。那时候我是深切的感觉到这些年没白画。


          IP属地:山东176楼2024-09-19 20:31
          回复
            有些扯远了,回到正题。
            没被碾过的天才早早确定人生方向坚定不移走下去,是很不容易的一件事;被碾过一次又一次,还能向着那个最初的方向坚定不移走下去的人,是真的英雄。在这个时候,那幅《火水》的出现,彻底改变了圭。虽然一直知道直哉很nb,也有很多人说过这件事了,但我觉得都不如圭的评价来得深刻来得有说服力。诗时期的直哉一直是和圭站在一起的,那时的圭的立场决定了圭不会用完全客观的眼光发表对直哉作品的评价,但这段回忆里圭的评价,应该才是一个具有绝对鉴赏高度的艺术家对直哉最客观最准确的评价,确实可怕。


            IP属地:山东177楼2024-09-19 20:31
            回复
              在圭的评价中,直哉的画“看准了有机物和无机物的临界点”在画中的机械里“蕴含着生物性的动感”。年幼的圭第一次知道了世界上有着与自己同龄的、超越自己的天才在,也是从此刻起,他有了能够为之奋斗一生的目标。但以圭的性格,怎甘屈居人下?圭对直哉的感情,并不仅仅像其他人那样是单纯的憧憬,所以,他不会说要“超越他”,而是要“追上他”“与他一起”。在诗的感想中我写到,《樱日狂想》是汇集起美术部的作品,所有人都被这幅画中蕴含的直哉的心灵所吸引,从而聚集在他身边。彼时信息有所不足,因此这个结论有失偏颇,因为圭被因果交流的直哉所吸引的时间,比那更早,早在诗中尚不清楚的《火水》时期就已开始了。从这个角度来看,当时圭的处境跟宁和心铃那时候真像啊,这对兄妹真是在各种地方都有对照。只是,此时圭毕竟还是个孩子,他足够努力,也足够坚韧,但并不清楚如何将满腔焦躁化为自身实力。此时破戒提点了他,让他悟到“为了绘画,舍弃一切,一直画下去”,自此决定了圭一生的生活方式。


              IP属地:山东178楼2024-09-19 20:31
              回复
                圭的偏执终归不是一个孩子的身体能承受的,尽管他有坚韧的意志,但对这个时候的他来说还是太勉强了,所以意料之内的,纱希来阻止他了。然而,前来制止圭的纱希被丽华拦住,戏剧性的一幕上演了。面对母亲因关心爱护而起的善意,圭却选择来自丽华的“恶意”。母亲爱护孩子天经地义,尽管纱希并非圭的亲生母亲,但把圭当成自己的孩子看待的她,绝不会看着圭这样摧残自己的身体;而相对的,丽华尽管表面上厌恶圭,却以对美绝对诚实的眼睛,支持着他为钟爱的艺术事业献身。纱希:你不懂生活。丽华:你不懂艺术。正常人的价值观肯定得认同纱希,但这时候圭正魔怔,他是认同丽华的,所以说人魔怔的时候是真的麻烦。不过在知道圭是自己拜托丽华帮自己切断外界联系后,也不得不接受了。不过话说回来,原来圭这种状态,摩尔展那会已经不是第一次了,只能说确实是圭能做出的选择。不过圭这句话出来我确实笑抽了哈哈哈哈哈哈

                丽华这个人也挺复杂的,如果没有花瓶线的支撑,我是无论如何也不接受她如今的形象的,好就好在,花瓶线给她洗得太彻底了,而且还给了她后期性格剧变一个合理的理由,从人物塑造方面无可挑剔。


                IP属地:山东179楼2024-09-19 20:32
                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弓张政变后,圭拒绝了纱希的请求,决心凭借自己的力量离开中村家。其间除圭的努力外,与放哉的几次见面算是比较重要的场景。放哉带来了关于直哉的情报,从放哉的描述中,我们借圭的视角窥探了少年直哉的狂气和帅气。这是我们读者第一次直视当年的天才少年,那股源自本质的自信,甚至不能说是自傲,因为他所说的话完全源自内心的真实,或许在他人看来他的话一针见血又尖酸刻薄,但本人完全没这个自觉,他只是单纯的把内心所想说出来了而已。仅仅如此,就把艺术界得罪了个遍,难怪真正理解他本质的艺术家们无不将他当做怪物,甚至在本人封笔十年后依然恐惧着他。艺术界曾被这样一个绝对理性绝对诚实又毫不留情的怪物从头到尾批判过一遍这个事实,会让那些重视脸面超过艺术本身的虚荣家们无地自容。
                  不过看完这段还是很乐的,明白了当年的直哉有多狂之后,再看如今战战兢兢的直哉,就明白他为何要活得小心翼翼了,得罪太多人了……以及确实明白了为啥名言被心铃复读的时候为啥直哉会捂脸了,那确实是大庭广众,这样的黑历史被小孩复读谁顶得住啊笑死。


                  IP属地:山东180楼2024-09-19 20:32
                  回复
                    说回放哉这边,他是个好舅舅,但艺术家的成长,他挡不住。从他和圭的交流中可以看得出他对圭的疼爱,也难怪在圭死后他就魔怔了,最后的念想没了。曾经他也是有支持外甥去挑战“美的魔物”的勇气,而随着圭的死,他的偏执终于把一切的怨念都归结于直哉,虽然魔怔,但也是个可怜人。


                    IP属地:山东181楼2024-09-19 20:32
                    回复
                      只看诗的故事,会觉得圭是和直哉一个等级的天才。他确实是个天才,但在看到这里的时候才突然意识到,他的努力在所有人之上这个事实。简单来说,这是一个天才在面对比自己更天才的天才的时候觉得自己不够天才因此需要拼命努力的故事。我想,从这个时候我开始明白“所谓天才,是才能中的勇气”这句话了。


                      IP属地:山东182楼2024-09-19 20:32
                      回复

                        时间终于来到了文展,两位一生的挚友最初见面的地方。虽然在直哉的回忆里已经看过这个场景,但这次以圭视角再看一遍,才明白这是呐喊,这就是勇气。他实现了自己所宣誓的一切,言行绝对一致,这点被心铃好好传承下来了。在圭发出“能跟上我脚步的人,只有你”的宣言时,我只有一种感觉:狂!一般来说我们会说,憧憬是与理解最远的距离,更不要说反过来超越憧憬,所以圭真是个了不起的人,他无疑憧憬着直哉,但却从没将其作为遥不可及的存在,而是一生都将其作为对手,是身体力行诠释因果交流的男人。


                        IP属地:山东183楼2024-09-19 20:33
                        回复
                          接下来就是圭选择凭借自己的力量离开中村家的故事。就个人努力而言,圭无愧于自己的誓言,坏就坏在中村家已经彻底没有良心了,竟然对年幼的圭施展各种卑鄙下流的手段,所以最后还是由纱希出面遏制了中村家的卑劣行径,圭也得以从中村家解放。
                          然后,在圭真正获得自由之时,那幅让他成为燕子的作品出现了。

                          “这是灵魂的碎片”圭这样评价。确实,为悼念母亲而作,被直哉认为是自己的封笔之作的《樱日狂想》确实就是这样一幅作品。这幅画概括了迄今为止直哉的一生,尽管尚是少年,其中铭刻的时间并不深邃,但其中蕴含的画家草薙直哉的心灵,确实是他因果交流特质最耀眼的表达。


                          IP属地:山东184楼2024-09-19 20:34
                          回复

                            我承认直哉的这个笑脸配上他前面的发言,个人魅力爆棚。这谁不迷糊?直哉的魅力无需多言,我要是圭我也死心塌地啊,这个男人太帅了呜呜呜……
                            接下来两个小孩吃烤肉的情景,是两人第一次交心。这俩也算不打不相识,坐下来一聊发现是志同道合,知交莫逆。褪下艺术家的身份后,他们两个都好可爱。进入IV以来一直叹服于圭的努力和意志,但这么看过去的话不就是个可爱的女孩子嘛(笑)。直哉倒是从小就帅,不露出狂气的时候就是纯粹的帅。不过论社交能力,直哉是真的猪鼻,圭倒是天生的社交恐怖分子,明明从小家里蹲,结果逮着直哉一撩一个准,包括但不限于自然而然地喊直哉名字,说着说着声音就变得跟诗时期一样的撒娇腔调,这温馨的场景看得很开心。
                            ——然后直哉就宣布封笔了。
                            换我是圭我也得疯。
                            所以,为了那个让自己憧憬的男人,那个与自己一起许下承诺前往世界顶点的男人能够重回艺术界,圭开始了自己的艺术之路——作为燕子,画出让王子跑起来的作品。因为燕子非常清楚,尽管相识不久却比任何人都清楚:直哉讨厌失败。他不会认输,只要自己一直画下去,画出超越极限的作品,他就一定会追上来。明白了这点,也就理解了稟和里奈她们为何会做出那样的选择,因为当初的圭就是这么做的。然而此时的圭搞错了一点,他的方向确实没问题,对直哉性格的充分了解让他的想法无可挑剔,但是,直哉需要的并不仅仅是如此,作为艺术家的他,对手夏目圭是不可或缺的,但作为草薙直哉而言,他最需要的,是挚友的陪伴,而此时的圭尚未认识到这一点,所以这个时候,该轮到最能诠释何为陪伴的人登场了。


                            IP属地:山东185楼2024-09-19 20:34
                            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在执拗的圭钻牛角尖时,那个令人安心的声音,娇小却可靠的身影,出现在他面前。所以说蓝姐真的是专业救助各种缺乏生活常识的艺术家,姐姐为了这个家操碎了心。
                              然后圭就被带到了夏目家,在那里等他的,正是他最初的憧憬,他朝思暮想的伟大艺术家,他曾经的伯乐,他未来的师父,世界的草薙健一郎。

                              昨晚写到这里,看到健一郎说“要注意身体健康”,所以我就老老实实去睡觉了(虽然时间已经是12点半了,第二天早上还要5点起来上班)。


                              IP属地:山东186楼2024-09-19 20:3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