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类院校:
全部39所985,本地5所211:华东理工大学、东华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上海大学从这里可以看出,在双一流政策下,985的含金量不但没有下跌,反而在升高。本地211能进入第一档,这是很多省市的官场做法,一般都会对本地院校拔高一档予以优待。这些院校的本科生是可以报考的。很多人平常说上海北京深圳等地的学校分数虚高,只不过是地域加成等等,其实从这里可以看出这些地方的院校分数高是有原因的。
第二类院校:国科大、上科大、南科大三所新型研究生型高校研究生,这三所高校虽然建校时间都很短,但是科研实力极强,且都快速入选双一流,因此对于三校的研究生都允许报考。在文件中没有看到限定一流学科的描述。
第三类院校:“双一流”建设学科院校,包含23所211高校,7所非211双一流建设学科院校。注意:这些院校只要一流建设学科专业的学生,且是研究生才能报考。与第一档院校(非本地院校)的区别,其实就是一流大学和一流建设学科的区别。例如中央财经大学只有应用经济学的研究生才能报考。而且不是所有的一流建设学科高校都符合资格,只有30所入选。
第四类院校:针对留学生的。可直接落户上海的境外院校(世界前50名院校)。虽然文件中没有看到限定研究生的文字描述,但是四选一的限定条件(党员、学生干部、优秀荣誉、校级二等奖以上奖学金)使得好像只有研究生才能报考,境外院校似乎没有类似大陆院校这么多的评选活动。一般内地本科,境外读研的相对才能容易满足这些条件。
第五类院校:本地29所高校,包含了独立学院、民办高校。这些高校虽然在名单上,但限制条件太严格了,可能只有极个别的学生符合资格。
全部39所985,本地5所211:华东理工大学、东华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上海大学从这里可以看出,在双一流政策下,985的含金量不但没有下跌,反而在升高。本地211能进入第一档,这是很多省市的官场做法,一般都会对本地院校拔高一档予以优待。这些院校的本科生是可以报考的。很多人平常说上海北京深圳等地的学校分数虚高,只不过是地域加成等等,其实从这里可以看出这些地方的院校分数高是有原因的。
第二类院校:国科大、上科大、南科大三所新型研究生型高校研究生,这三所高校虽然建校时间都很短,但是科研实力极强,且都快速入选双一流,因此对于三校的研究生都允许报考。在文件中没有看到限定一流学科的描述。
第三类院校:“双一流”建设学科院校,包含23所211高校,7所非211双一流建设学科院校。注意:这些院校只要一流建设学科专业的学生,且是研究生才能报考。与第一档院校(非本地院校)的区别,其实就是一流大学和一流建设学科的区别。例如中央财经大学只有应用经济学的研究生才能报考。而且不是所有的一流建设学科高校都符合资格,只有30所入选。
第四类院校:针对留学生的。可直接落户上海的境外院校(世界前50名院校)。虽然文件中没有看到限定研究生的文字描述,但是四选一的限定条件(党员、学生干部、优秀荣誉、校级二等奖以上奖学金)使得好像只有研究生才能报考,境外院校似乎没有类似大陆院校这么多的评选活动。一般内地本科,境外读研的相对才能容易满足这些条件。
第五类院校:本地29所高校,包含了独立学院、民办高校。这些高校虽然在名单上,但限制条件太严格了,可能只有极个别的学生符合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