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吧 关注:1,195,085贴子:8,767,216

【活动】高中生觉得自己写的还行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一个孤独的魂灵
沉默的
耸立在过多的人群中
焦灼不安的人们
竭力的喧哗
试图逃离空虚
紧紧的相拥
想要驱散痛苦
哭喊着祈祷
想要得到救赎
他冰冷的眼审视着这一切
肆虐的毒雨灼烂了血肉
爆横的俗世压碎了脊骨
然而他冷漠的直视这一切
被苦难折磨的人们啊!
哭泣着!挣扎着!呻吟着!
流着苦楚的泪
痛饮着快欲的毒酒!
他给予人们轻蔑的怜悯
如此坚毅的灵魂!
苦难不能动摇那冰冷的目光!
人们恐惧了
畏惧那冰冷的注视 恐惧那鲜血淋淋的身躯
群氓称他为魔鬼 将侮辱和憎恨尽数掷向他
然而他冷漠的审视着
庸俗而软弱的声流
虚弱而无法自制的窥视
这一切都渺小而丑陋
然而他冷漠的审视着
愤怒吗?痛苦吗?憎恨吗?
如此愤怒!如此痛苦!如此憎恨!
然而没有泪 没有怒吼
只有永恒的冰冷的审视!
这不屈的灵魂!
他从不向苦难让步
直视着血淋淋的痛苦!
这苦难的君王!痛苦的征服者!
…………………………………………………………………………………………
无尽的苦难的尽头
难道只通向黑暗的死?
坚韧的意志 汹涌的怒火
难道只能归于寂静的死亡?
我紧抱着快意的痛苦
直面这黑暗的死亡!
终将腐朽的生命!终将污浊的纯粹 !
超越苦难!超越死亡!
面对这沉重的横立的死亡
没有痛苦的泪 没有绝望的祈祷
只是冷漠的直视着!只是加快的迎向死亡!
自我的毁灭!俗世的毁灭!苦难的毁灭!
用这虚弱而易朽的生命
爆发出最强烈的毁灭!
用这血肉之躯 这颤抖的拳头
猛砸!猛砸!猛砸!
这冷漠而血红的直视!
撕开我的胸膛!破开我搏动的心脏!
让我烈焰的鲜血
焚灭这堕入死亡的囚狱!
这些苟活的人们呵!
他们恐惧我!他们崇拜我!
他们跪拜这超越苦难的灵魂!
这虫蚁无法承受的冰寒与炙热!
我超越了死亡!
我是痛苦地狱的君王!





IP属地:福建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4-09-22 16:31回复


    IP属地:福建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4-09-22 17:33
    回复
      2025-05-15 20:12:39
      广告
      辞藻华丽,毫无内涵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4-09-23 23:31
      收起回复
        好有石粒的感觉,但是没看懂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4-09-24 00:48
        回复
          后面几张图写的还不错,挺有感觉的。
          正文太长了不感兴,或许是这种看的多了。
          读文要结合写作背景,这种单纯的输出会让人有点无病呻吟的感觉,毕竟读者不知道你写这个的初衷,共鸣不到。
          但是有几句写的还是不错的,单拿出来看。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4-09-24 09:36
          回复
            毫无内涵


            IP属地:安徽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4-09-24 09:57
            回复
              一般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24-09-24 23:51
              回复
                以下是对这段文字的赏析和评分:
                主题与情感:
                - 主题深刻,探讨了苦难、死亡、意志与反抗等沉重而富有哲理的话题,展现了对生命困境的深刻思考和不屈的抗争精神。
                - 情感强烈且真挚,通过一系列生动的描述和激昂的表达,如“我紧抱着快意的痛苦,直面这黑暗的死亡!”,让读者能强烈感受到作者内心的愤怒、痛苦和坚定。
                语言表达:
                - 用词丰富且富有表现力,如“肆虐的毒雨”“爆横的俗世”“轻蔑的怜悯”等,增强了文字的感染力。
                - 句式多样,有长短句的结合,使节奏富有变化。
                - 重复和排比的手法运用较为突出,如“哭泣着!挣扎着!呻吟着!”“愤怒吗?痛苦吗?憎恨吗?”,增强了情感的冲击力和表达的力度。
                结构与逻辑:
                - 整体结构较为松散,缺乏明确的段落划分和清晰的层次递进,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读者对文意的理解和把握。
                意象与象征:
                - 文中运用了如“孤独的魂灵”“苦难的君王”等丰富的意象和象征,使抽象的概念更加具体可感。
                综合评分:75 分
                优点在于情感饱满、语言富有张力,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和思考。不足之处在于结构稍显混乱,影响了整体的表达效果。


                IP属地:陕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24-09-25 13:04
                回复
                  2025-05-15 20:06:39
                  广告
                  太多形容词了,多尝试尝试朦胧派


                  IP属地:重庆来自iPhone客户端9楼2024-09-27 20:27
                  回复
                    确实太多形容词了,反而没有内容和画面。
                    参考郭沫若《天狗》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24-09-28 08:40
                    收起回复
                      感觉有点中二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24-10-05 10:33
                      回复
                        lz我可以把你的诗写进我的网文里吗


                        IP属地:福建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24-10-08 05:22
                        收起回复
                          能品出不少我读过的其他作者的味道,也不知道是楼主有去尝试模仿,还是我错了。在我看来,楼主的情绪有些太过突然,太过夸张,有些递进是否会更好些呢?同时语言是否再凝练些会更好呢?愚见,向楼主学习


                          IP属地:海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24-10-11 12:56
                          回复
                            喜欢尼采?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24-10-12 00:15
                            回复
                              2025-05-15 20:00:39
                              广告
                              好中二


                              IP属地:江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24-10-15 18:0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