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我也问过这个问题,我持有的观点是,只要不在农村和落后的县城。教育资源是没有什么问题的,无论在不在经济发达的地方,都不会有什么消极影响。另外我当然知道北京的资源比山西要好很多。但同样应该知道的是,北京卷简单。并且资源是有助于其他的事,只是文化课的话。大部分地方的资源都是可以的。但是,很多人不认同我的观点。他们认为即使是一个省不同的地方,哪怕不是农村和落后县城,教育资源也会对高考成绩产生影响。
那么我以我见过的例子来论证一下我的观点。我小学到高中都是在山西的五线城市的普通中学。小学是普通小学,初中是普通初中,高中是普通高中。小学就不说了,我们初中是就近入学原则,不需要考。那个年级有480人左右。按我们全年级第一和全年级第九的话说,我们这个学校的师资还是可以的,不会对学生的最终成绩产生消极影响(之所以拿全年级第一和全年级第九来说,是因为第一是我小学同学,第九是我初中同班同学)。我们这个学校比较聪明一些的且认真学习的,都上了985或者211,当时我们初中的全年级第一他高考的时候发挥失常了20多分,本科去了一个中下985,硕士也是985,现在上班了。其实他的真实水平是本科北航。他数学没发挥好,其他的都到位了。
而我们那些学习差的人,要不然就是不聪明,要不然就是每天只知道玩,有的人是两者都占了,我觉得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硬要去说师资的问题,那真的是有失公允了,像那些不聪明的,你就算弄到山西大学附属中学的初中去,也不行啊,老师给他讲他就听不懂。那就不是师资的问题。
再说高中,我的意见是,一个智力不高也不低的人,处于平均值的人,通过努力,最起码可以到重点高中或者次重点高中吧(考不到最好的班),那么他们高中的师资力量也是不存在问题啊。不要说重点高中和次重点高中,就我上的这个中学,算不上重点也算不上最差的,算个中游的普通高中,教我的老师里,也就一个数学老师讲的太差,那是真的能影响,其他的老师都不存在问题啊,新招聘的教师都是硕士博士毕业,有什么问题?很多老教师也有资格,只是个别不行。为什么要把学生们考不好的原因归结于教师?是因为他们智商、初中基础,努力程度、学习习惯不好罢了。
大家想一想,就我一个五线城市,很多高中的师资力量都不存在什么问题,那为什么有的人在一二三四线城市,总是鼓吹教育资源?我认为这是非常错误的想法。当然,如果你身在落后的县城或者贫穷的农村,那么这个说法就是对的。
那么我以我见过的例子来论证一下我的观点。我小学到高中都是在山西的五线城市的普通中学。小学是普通小学,初中是普通初中,高中是普通高中。小学就不说了,我们初中是就近入学原则,不需要考。那个年级有480人左右。按我们全年级第一和全年级第九的话说,我们这个学校的师资还是可以的,不会对学生的最终成绩产生消极影响(之所以拿全年级第一和全年级第九来说,是因为第一是我小学同学,第九是我初中同班同学)。我们这个学校比较聪明一些的且认真学习的,都上了985或者211,当时我们初中的全年级第一他高考的时候发挥失常了20多分,本科去了一个中下985,硕士也是985,现在上班了。其实他的真实水平是本科北航。他数学没发挥好,其他的都到位了。
而我们那些学习差的人,要不然就是不聪明,要不然就是每天只知道玩,有的人是两者都占了,我觉得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硬要去说师资的问题,那真的是有失公允了,像那些不聪明的,你就算弄到山西大学附属中学的初中去,也不行啊,老师给他讲他就听不懂。那就不是师资的问题。
再说高中,我的意见是,一个智力不高也不低的人,处于平均值的人,通过努力,最起码可以到重点高中或者次重点高中吧(考不到最好的班),那么他们高中的师资力量也是不存在问题啊。不要说重点高中和次重点高中,就我上的这个中学,算不上重点也算不上最差的,算个中游的普通高中,教我的老师里,也就一个数学老师讲的太差,那是真的能影响,其他的老师都不存在问题啊,新招聘的教师都是硕士博士毕业,有什么问题?很多老教师也有资格,只是个别不行。为什么要把学生们考不好的原因归结于教师?是因为他们智商、初中基础,努力程度、学习习惯不好罢了。
大家想一想,就我一个五线城市,很多高中的师资力量都不存在什么问题,那为什么有的人在一二三四线城市,总是鼓吹教育资源?我认为这是非常错误的想法。当然,如果你身在落后的县城或者贫穷的农村,那么这个说法就是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