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继续看《白夜行》和《水浒传》的类比。
我觉得这个例子很好,不过,从套路来看,我觉得这两部书不是太像。
【舞者说,《水浒传》如同一条条小溪最终汇入河流,最后灌入大海,形成声势浩大的反官僚封建统治的队伍——108位梁山好汉。】
这个比喻很好,说到我心坎儿里了,我一直没找的形象的比喻,在这儿找着了,谢谢。
在我看来,《白夜行》是拼图。
玩过拼图没有?那种超级大的,几千块的。
怎么拼呢?
我先发现一牛的拼图,然后我拼拼拼,把牛拼完,不好拼了,又发现一个帽子的拼图,然后我拼拼拼,把帽子拼完,发现帽子是戴小孩儿头上,接着拼小孩儿,又发现小孩是坐牛身上,接着把牛拼过去……
《白夜行》大抵如此,一块一块的碎片,拼在一起,是一个完整的时代与人世沧桑……
舞者提到:【整本书以人物的对话为主,忽略了刻画人物形象,只是一个劲地往前推进故事的发展。别的暂且不说,就说书中的一个重要人物——桐原亮司,对他的描写就少之又少。从书中仅有的几处描写来看,无非就是想表现他的心狠手辣、阴郁忧愁。但是,东野似乎忘记了一样很重要的东西——桐原亮司对西本雪穗自始至终的爱。】
其实我反而觉得生活气息非常浓。我不知道你到底看得有多仔细,但是我是逐字逐句看的,你看他连点烟的火机(非证物的),递烟灰缸,衣服,抢购生活用品,棒球队,这些都收纳在内,真的很细致,你又想过这些的用意吗?
我提到的这些细节都是证物之外的,这些的刻画,反应的是时代特征,是人的个性,思想,比如里面写到过“这种新的烟口感并不好,但还是有不少年轻人为了赶时髦而抽”(这句是默写的,可能与原文有点出入)
关于手法,先提到这里,以后再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