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处金屋可藏娇吧 关注:1,018贴子:13,803

【转帖】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一楼喂度~~~~


IP属地:安徽1楼2010-10-23 22:32回复
    二楼敬东皇太一~~~


    IP属地:安徽2楼2010-10-23 22:37
    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三楼开始转帖~~原帖人民网,防抽就不上地址了
      标题:历史是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胡适没说过此话
      作者:谢泳


      IP属地:安徽3楼2010-10-23 22:38
      回复
             好多人写文章一上来就是胡适说过,“历史是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其实,胡适是很实事求是的人,他对历史的态度非常认真,最提倡说话要有证据。真实的情况是怎样的呢?
             首先,胡适从来就没有说过那样的话。那句话是由另外的话变化过来的,而且与胡适的原意恰好相反。这句话出自胡适的名文《实验主义》,是胡适当时的一个长篇演讲稿,最初发表在《新青年》上。是胡适介绍詹姆士的实在论哲学思想时说的。原话是:“实在是我们自己改造过的实在。这个实在里面含有无数人造的分子。实在是一个很服从的女孩子,她百依百顺地由我们替她涂抹起来,装扮起来。好比一块大理石到了我们手里,由我们雕成什么像。”(《胡适作品集》第四集,台湾远流出版公司,1986年10月)
             胡适在文章的前面本来已经讲清楚了对实在的理解,他这里只是用了一个比喻的说法。胡适说,所谓实在含有三大部分。一是感觉。二是感觉与感觉之间及意象与意象之间的种种关系。三是旧有的真理。可以看出来胡适原话是讲哲学的,与历史毫无关系。但这句话在很长时间内却变成了胡适评价历史的一个基本态度。好多人写文章一上来就是胡适说过,“历史是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
             这句话是如何流传开来的,一时不好查考,但可能与另一位著名哲学家当时的一篇文章有关。这位哲学家在批判胡适运动中写了《哲学史与政治———论胡适哲学史工作和他底反动的政治路线底关系》。其中有一段说:“实用主义者的胡适,本来认为历史是可以随便摆弄的。历史像个‘千依百顺的女孩子’,是可以随便装扮涂抹的。”(《胡适思想批判》第六集81页,三联书店,1955年8月)当时对许多普通人来说,他们了解胡适,不是通过阅读胡适的著作,他们只能通过那些批判胡适的文章来认识胡适,所以一个历史人物的形象就改变了。(作者单位:《黄河》杂志社)
        来源:《北京日报》 


        IP属地:安徽4楼2010-10-23 22:39
        回复
          接下来是新浪的一篇博文,此博文介绍得更加详细
          标题:小心求证:胡适是否说过"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
          作者:翟华
          悄悄说,文章里的图片我就不转了(←懒病无药医)想看的可以用标题直接摆渡一下~~


          IP属地:安徽5楼2010-10-23 22:50
          回复
            如果您要问“历史是什么玩意儿?”八成会有人引用胡适的话回答说:“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
            说到胡适,这位近代文化名人有三句传世名言,第一句是:“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第二句是:“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第三句就是上面已经提到的那句“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了。
            细究一下,第一句名言来自胡适1***年7月20日在《每周评论》第三十一号上发表《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一文;第二句名言来自胡适在1919-1921年的《北京大学月刊》上分三次发表的《清代汉学家的科学方法》(在1921年做了修改后收入《胡适文存》)。那么,这第三句与小姑娘有关的名言又出自哪里呢?曾写过《靠不住的历史》一书的厦门大学中文系教授谢泳先生曾经做过一个大胆的假设:胡适并没有说过“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这句话,并给出了他的理由。我按照胡适先生“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的宗旨,对谢泳先生的假设再做一番小心的求证。
            


            IP属地:安徽6楼2010-10-23 22:50
            回复
              首先要确定的是,胡适的确拿“小姑娘”——准确地说是“女孩子”——做过比喻。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出版的《胡适文集(2)》(胡适文存,欧阳哲生主编)第208至248页收入了《实验主义》一文。这篇文章很长,本是胡适在民国8年(1919年)春的一篇演讲,发表在1919年4月15日新青年第6卷第4号上,后又收入1919年北京大学学术演讲会编印的学术演讲录《实验主义》。


              IP属地:安徽7楼2010-10-23 22:51
              回复
                有句话是尽信书,不如无书


                8楼2010-10-23 22:57
                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回复:8楼
                  先抽打插楼的
                  以讹传讹很杯具啊 所以要澄清嘛


                  IP属地:安徽9楼2010-10-23 23:04
                  回复
                    (省略其中一段)胡适这篇长文中的第四章是“詹姆士论实验主义”,认为詹姆士讲“实验主义”有三重意义:(1)实验主义是一种方法论;(2)是一种真理论(theory of truth);(3)是一种实在论(theory of reality)。有关于“女孩子”的一段话,就是在解释“实在论”时出现的。胡适解释“实在论”还可以分三个部分:(A)感觉;(B)感觉和感觉之间及意象与意象之间的种种关系;(C)旧有的真理。在解释(B)时,胡适说:
                    再说感觉的关系和意象的关系。一样的满天星斗,在诗人的眼里和在天文学者的眼里,便有种种不同的关系。一样的两件事,你只见得时间的先后,我却见得因果的关系。一样的一篇演说,你觉得这人声调高低得宜,我觉得这人伦理完密。一百个大钱,你可以摆成两座五十的,也可以摆成四座二十五的。
                    那旧有的真理更不用说了。总而言之,实在是我们自己改造过的实在。这个实在里面含有无数人造的分子。实在是一个很服从的女孩子,他百依百顺地由我们替他涂抹起来,装扮起来。“实在好比一块大理石到了我们手里,由我们雕成什么像”。宇宙是经过我们自己创造的功夫的。”无论知识的生活或行为的生活,我们我们都是创造的。实在的名的一部分,和实的一部分,都有我们增加的分子。”


                    IP属地:安徽10楼2010-10-23 23:07
                    回复
                      仔细阅读这一段文字,我们发现了什么?原来胡适并没有说“历史实在是一个很服从的女孩子”,而是说“实在是一个很服从的女孩子”。虽然展开来说,说“实在”也可能包含“历史”,但是胡适毕竟说的是“实在”,不是“历史”。
                      那么是谁把“历史是一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这句话安到了胡适头上呢?按照谢泳先生的提示,我们追溯到了北京大学教授冯友兰先生身上。
                      


                      IP属地:安徽11楼2010-10-23 23:07
                      回复
                        在批判胡适的高潮中,1955年1月号的《哲学研究》杂志,刊登了冯友兰先生的一篇文章《哲学史与政治——论胡适哲学史工作和他底反动的政治路线底关系》。这篇文章后来被收入一共出了8辑的《胡适思想批判》第6辑(第81至98页),就在这篇文章的第一页上,冯友兰先生写道:
                        实用主义者的胡适,本来认为历史是可以随便摆弄的。历史像个“千依百顺的女孩子”,是可以随便装扮涂抹的。


                        IP属地:安徽12楼2010-10-23 23:08
                        回复
                          这篇文章写到这里,以确凿的历史资料证明了两点结论:(1)胡适没有说过“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他本来说的是“实在是一个很服从的女孩子”;(2)冯友兰先生说胡适认为“ 历史像个‘千依百顺的女孩子’,是可以随便装扮涂抹的”。得出这样的结论后,我们本来可以就此结束这篇文章,但是按照胡适先生“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的治学态度,我们的分析还有两点疑问:(1)冯友兰先生是不是第一位认为胡适说过“历史像个‘千依百顺的女孩子’,是可以随便装扮涂抹的”的人呢?;(2)胡适有没有在另外的场合说过类似“历史是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或者否认他说过这样的话呢?
                          对于第一点疑问,我没有证据说明冯友兰先生是第一位这样说的人,但是以冯先生的学术地位,既然他这样说了,那么影响比别人说同样的话要更大。所以胡适认为“历史像个‘千依百顺的女孩子’,是可以随便装扮涂抹的”及其通俗版“历史是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不胫而走,成为胡适“经典”。
                          对于第二点疑问,我同样没有资料。唐德刚先生作为上个世纪50年代胡适先生的忘年交,写过《回忆胡适之先生与口述历史》之一至之三,原载台北《传记文学》第31卷第2至4期,后来续至10篇,集为《胡适杂忆》一书,1981年11月由台北传记文学出版社出版。(后略……懒人自抽)


                          IP属地:安徽13楼2010-10-23 23:16
                          回复
                            我只知道,如果我是胡适,就会很纠结很郁闷。


                            IP属地:湖北14楼2010-10-23 23:30
                            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大家知道狸猫换太子吧,


                              15楼2010-10-24 00:0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