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靖,杨过,孰为大侠?相信仔细看过射雕,神雕原著的朋友大多会回答说:肯定是郭靖.但某些人却认为:杨过的武功比郭靖要高,还是杨过更为英雄(其实更有一部份人喜欢杨过潇洒风流的性格),本人幼年对此问题十分迷惑,可能是出于我那幼小的头脑中有些对武功高强之人的向往.或是对英雄二字没有深刻的认识.直到年龄的益增,我才慢慢的了解到了何谓侠.
中国有句古话: 侠之大者,为国为民;侠之小者,为友为邻。我们从这句话中可以体会道:一个人生在世上,单单能够保护自己,使自己衣食无忧,是不能称之为侠的.而路见不平,拔刀相助者,则可以称得上是小侠,因为他活在世上为别人也提供了好处.但是能为全民族,乃至全世界做出贡献的人,则可以称之为大侠.现在侠为何物,基本上一目了然.以下我分析了郭靖是大侠的理由和几点杨过只能做小侠的原因:
郭靖,从小生在大漠,身世极为悲惨:父亲身为一个将门之后,爱国之士仍被当时昏庸无道的朝廷走狗杀害,这桩血海深仇对他是很残酷,但是也在无形中磨练,教育了他,他在报仇的过程中必定会思索--为何我的父亲会惨死(这时可能有朋友有疑问了,他们认为郭靖是个木瓜脑袋,那是大错特错.其实我认为郭靖并不是傻,而是他心中有一种他人永远无法拥有的信念--为善,惩恶,这也是死去的父亲通过郭靖的母亲留给他的遗物,我们在看射雕前半部分可能会有些灰心丧气---郭靖武功差,人又不灵活---可是孰知武功易得,品德难求呢?)归入正题,郭靖肯定会了解他父亲的死是因为朝廷的昏暗统治,如果在当代,那么他也许会选择揭竿而起,推翻这腐败的同志,但我读了许多描写宋朝故事的书籍,其中大多都有浓厚的忠君爱国思想,说岳全传中的岳飞就是精忠报国的一个最鲜明例子,他最后还是被处死,也许岳飞在入风波亭,甚至回京前就能料到结果,可他还是义不容辞的回去慷慨赴死--这就是当时的一种根深蒂固的观念,我们可以认为这种观念不怎么先进,但是我们却不能责怪郭靖有这种观念---他也是人,不是神,逃脱不了时代的束缚.所以他在这种两难的情况下选择了固守襄阳(抵抗外来侵略者,保护南宋腐朽朝廷),内忧外患并存,就算本领超群又能怎样,还是逃脱不了失败的命运.但郭靖下定主意守卫襄阳,就不会边更---襄阳城破可以称得上是一个无法改变的事实,但郭靖固守襄阳大半生的豪举气壮山河,为他的一生划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他也因此当之无愧那个大侠的称号.
杨过的前半生颠沛流离,居无定所.是一个十分可怜的悲情人物,其实他的智慧,领悟能力直追黄蓉,为什么会如此悲惨?我想是因为黄蓉有一个东邪父亲,有如此后台的黄蓉自然要比杨过这个少年孤儿幸运得多,更何况杨过的老爹杨康做恶多端,即使他的母亲一生行善,还是无法改变某些人对其的看法(如黄蓉).这样杨过虽然行事风流,做人也滑稽,但是始终围绕在这一种悲剧氛围当中,他本性是善良的,他见到陆无双遇难多次依靠自己的机智武功救她于为难之中.而且杨过对爱情的执着应该是他最大的特点,正如孔庆东教授所说的:神雕是一部爱情圣经,即使将武侠部分去掉,此书仍是一部感人的巨作;我想这也是金庸为何稳坐武侠小说家第一把交椅的原因:他在书中融入了许多人性化的东西,而且非常深刻.所以这样来看,杨过充其量只能算做为自己,为邻人,根本谈不上是一个大侠,他最后杀死蒙古大汗蒙哥只是一种表面上的东西:也可以说很大一部分是受了郭伯伯的熏陶.
这些分析是我对他们两人的看法,也是我对侠字的理解,虽然文采鄙陋,但基本可以说明何谓大侠,最后我转首诗,表示我对郭靖的敬仰:
桃花影里逐双飞
碧海潮生萧伴琴
胡笳声声断鸳梦
拔剑而起守边城
鞠躬尽瘁死后己
不为君王为苍生
射雕英雄今安在
襄阳千古留侠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