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周齐国最早的都邑营丘故址在何处?自来有两说:一说在今淄博市临淄北临淄故城内,一说在今昌乐县城东南五十里。《汉书·地理志》齐郡临淄县下注云:“师尚父所封。……应劭曰:‘齐献公自营丘徙此’。吕瓒曰:‘临淄,即营丘也。故晏子曰,始爽鸩氏居之,逄伯陵居之,太公居之’。又曰,‘先君太公筑营之丘,今齐之城中有丘’。师古曰:‘瓒说是也。筑营之丘,言于丘地筑城邑’。”同书在北海郡营陵县下又注云:“或曰营丘。……应劭曰:‘师尚父封于营丘,陵,亦丘也’。吕瓒曰:‘营丘,即临淄也。营陵,春秋谓之缘陵’。师古曰:‘临淄、营陵,皆旧营丘地’。”有于营丘在临淄故城外城中之说始于《晏子春秋》,而汉至唐的许多名家和地理名著均从其说,遂成为传统正说。但是历代两说争论不已。[lbk]1[rbk]究竟哪一说正确呢?这要从早期的历史记载来考查:《史记·齐太公世家》:“武王已平商而王天下,封师尚父于齐营丘。东就国,道宿行迟。逆旅之人曰:‘吾闻时难得而易失,客寝甚安,殊非就国者也’。太公闻之,夜衣而行,黎明至国。莱侯来伐,与之争营丘。营丘边莱。莱人,夷也,会纣之乱而周初定,未能集远方,是以与太公争国。”太公六传至胡公,“徙都薄姑,而当周夷王之时,哀公之同母少弟山怨胡公,乃与其党率营丘人袭杀胡公而自立,是为献公。献公元年,尽逐胡公子,因徙薄姑都,治临淄”。由上可以看出:一、营丘距位于胶东地区的东夷大国莱国很近。二、临淄和营丘决不在同一地点。因为同一地点不可能同时两个名称。此外,在临淄故城内,考古工作者没有发现齐献公以前的文物,可见,营丘故址在临淄故城内之说是错误的。营丘故址应在今昌乐县城东南五十里。春秋时名缘陵。‘缘’实为‘营’音之转,‘陵’即丘。至汉改置为营陵县,‘营陵’实即营丘。其地接近胶东故莱国,故胡公避免威胁而迁都薄姑;献公夺取政权之后,以薄姑为胡公的根据地,遂复东迁,不敢复都营丘,遂选择位于淄水西岸的临淄作为都城,以防御莱人的突然袭击。不仅许多地理名家和名著提到营丘在昌乐东南五十里,而且营丘故城内还有姜太公墓等遗迹、文物,足见其说可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