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宝石别墅吧 关注:2,850贴子:87,800
  • 13回复贴,共1

【镜中诗】胜雪的背影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IP属地:上海1楼2010-10-27 10:55回复
    李白   
               关山月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镜中诗词,都不过是些幻影般的心情,美丽得叫人忘记今夕何夕,便也美丽得不合时宜。不得不时常放开,却也不得不永世依恋。  
      当心情如镜明澈时,镜中有词,其实,镜中更有诗。只是,那一些诗里的美人,是空谷幽兰;那一些诗中的君子,如玉如莲。慷慨起来是那样关山万里、风烟无边,忧伤起来又是那样日月萧索,碧水生寒。是的,当诗起欢声,那不是词中的言笑晏晏,而是长歌朗朗;当诗入愁肠,少的是低回的哀怨,多的是沉郁的忧伤。  
      有时候,我不知道怎样去和那些诗对话,就像忽然提起春风少年的往事,会有点错愕,然后在讷讷中付之一笑。  
      一切的追忆与怀想,都只堪去背人的灯下,独自静默。  
      真的是,岁月已暮,沧桑如饮。打情骂俏的兴致还在,山盟海誓的豪情却已成童话。  
      把一首诗放下,顺手的,只放下一点点珍重的心意,给遥远的地方,给迷蒙的景致――那些边城里的马蹄和月色,那些春涧中的落花与归禽,那些朱楼画阁里的才子佳人,那些铁马秋风中的英雄儿女……  
      是太远的胜境,满腹的美妙打算,却一再地蹉跎启程的日子;  
      是面对太过洁白的恋慕之情,满怀感激,却也真心实意地难以回应。  
      而舍不得更是真的,真的,依依不舍。  
      总是再一次、再一次地,悄悄地拾起失落的卷册,它仍近在枕边,它仿佛暖在昨夜的梦里。那些依稀的繁华和落寞,我还是情不自禁地目送,目送了再目送……  
      这一刻,却没有防备地,忽然被一片太过明净的千年月、万里风,照涩了眼睛、吹酸了心扉。  
      那是什么样的明月,在天山下?又是什么样的苍茫,在云海间?那是多少夜的北风,竟然苍老了玉门关。  
      是谁家的少年就此别去?又留下了谁家的白发和红颜,在当日鲜活地痛苦,却只能寂寞千年。  
      其实,我已分不清是谁的岁月策马而去,绝尘不返,亦不知是属于谁的道路,是那样不尽而无望的漫长与荒凉。   
      我只看见,那远去的背影,总是那么青春无匹,明洁胜雪。每一次无可挽回的离别,总好像带走了最美最好的一切。  
      依稀是青骢俊马,翩翩少年,仿佛是浅浅一笑,春风流连……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隔着千年的岁月,分明是在说我。


    IP属地:上海4楼2010-10-27 11:00
    回复
      2025-05-18 21:52:59
      广告
      终于等到镜中诗了!我相信有了镜中词必然会有镜中诗!读之,柔情万种,顶!


      5楼2010-10-30 21:53
      回复
        谁的岁月策马而去,谁的道路绝尘不返,闲了锦瑟,空了华年。
        大爱李白,大爱石头的这篇胜雪的背影。
        不知为什么想起了很多,甚至想起了石头的那篇空城。繁华过后的怅惘或是风清月明的别离,总是胜景不再的凉意。
        已经无可如何,就在石头文字筑起的幻境中,且歌且叹吧:)
        


        7楼2010-11-23 14:33
        回复
          加一句,倒不是不喜欢王维的诗,但王维太恬淡了,见之忘言,倒不如一见李白,便被其长歌朗朗所惑了。
          我承认,我崇拜英雄:)


          8楼2010-11-23 14:37
          回复
            哎呀,好久不见阿布同学文采斐然的回帖啦,自己坐下欣赏一会儿,嘿嘿。


            IP属地:上海9楼2010-11-23 15:13
            回复
              http://tieba.baidu.com/f?kz=945046870
              正是江南好风景
              杜甫 
                        江南逢李龟年 
                歧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又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自古多情伤离别。这一个“别”字,总觉得千秋万世,再也写不过唐诗,那别时的万种风情、万千气象,连宋词也输它一段精神。唐诗中的离情别意,岂是“伤情”了得,直逼得人销魂而已。 
                可以别得十分豪迈:“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也可以别得彻底决绝:“远送从此别,青山空复情。”“明日隔山岳,世事两茫茫。”自是人生大手笔。 
                离别寂寞,就寂寞得日月无光:“当路谁相假,知音世所稀。只应守寂寞,还掩故园扉。”“今朝此为别,何处还相遇。” 
                离别凄恻,便凄恻到山水无言:“望君烟水阔,挥手泪沾巾。飞鸟没何处,青山空向人。”“死别已吞声,生别常恻恻。”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是这样不舍的缠绵。 
                “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又是如此无尽的沧桑。 
                说到别后的日子,读一首韦应物的《寄李儋元锡》已然足够:“去年花里逢君别,今日花开又一年。世事茫茫难自料,春愁黯黯独成眠。”无限失落万般忧伤,便让这几句短歌清韵低低切切地说完了。 
                或许正是因为有如此山长水阔的离别风景做底子,唐诗中写起相逢来,轻易便风生水起。 
                 “今夕复何夕,共此灯烛光。” 
                “别来沧海事,语罢暮天钟。” 
                而看来看去,最喜欢的相逢之作,便是杜甫这首举重若轻的江南曲。 
                淡淡数语,浅浅笑意,把多少沧桑凄凉掩埋过,都不提。只道是“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所谓“淡极始知花更艳”,只需相逢一笑,便走过了万水千山。 
                我在诗外,只能悄悄地发一个长呆,心底的云水苍茫,分不清是稳妥的欢喜,还是苦涩的惆怅。


              IP属地:上海10楼2010-12-01 10:21
              回复
                【镜中诗】比寒冷更寒冷,比干净更干净
                http://tieba.baidu.com/p/1155613939


                IP属地:上海12楼2011-07-28 09:13
                回复
                  2025-05-18 21:46:59
                  广告
                  【镜中诗】自由
                  http://tieba.baidu.com/p/1390664039


                  IP属地:上海13楼2012-01-28 23:00
                  回复
                    【镜中诗】数声风笛离亭晚
                    http://tieba.baidu.com/p/2285802285


                    IP属地:上海14楼2013-04-23 14:36
                    回复
                      【镜中诗】春行即兴
                      http://tieba.baidu.com/p/2954658045


                      IP属地:上海15楼2014-03-31 15:16
                      回复
                        【镜中诗】阁中帝子今何在
                        http://tieba.baidu.com/p/3124374661
                        滕王阁诗
                                王勃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我看《陆犯焉识》这本小说,最痛心处说出来恐怕会惹人一笑:我最痛心婉喻送给焉识的一瓶油浸蟹黄蟹肉。这瓶膏腴之物花了婉喻半个月工资;她剥了一晚又一晚,指甲都剥秃了;无数次含泪狠心,没让孩子们吃一口……
                          这些都不用再提,关键是作为一个南方的吃货,这瓶美味背后的千辛万苦,我可以感知得如此鲜明生动!所以,当它因为监狱的大扫除被不由分说地扔进垃圾筒时,陆焉识不顾一切地扑上去从垃圾里抓起一把蟹黄混着烂苹果塞进嘴里,我太理解他了!
                          一切欢喜的事情、最好的东西……在隐秘的内里、背面,都会像张爱玲形容的那袭著名的华服,所有的虱子我们看不见就好了,不知其有更好。可惜,总也不能。
                          梅兰芳当年去美国演出,留下的是传奇,是那些他与卓别林握手、在海滩上泳装妩媚的神奇照片,而从1921年美国公使一时兴起邀请他访美,到1929年他真的访美,其间隔了八年。这八年间,他为谋求这次访问向美国新闻媒体寄了多少资料和剧照?为了结交各路社会名流,他在梅府举办了多少次茶会宴会?传奇背后的无数琐碎,列出来都是惊人的数字。
                          所有极美极乐的盛事,终究要把它们的后面或背面的样子,遗落在人间,点点滴滴都是血汗,令人不忍直视。而万物皆无永恒、终将消逝的命运,落在美好事物的身上,也总比在平庸事物的身上更令人痛惜。
                          嘉年华会风流云散,华美的高阁也终于冷落。“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王勃那么年轻就洞察了万物至深且无奈的真相。想到他26岁即溺水而亡的命运,读这诗句,更觉其中有不可收拾的悲哀。


                        IP属地:上海16楼2014-06-24 14:08
                        回复
                          【镜中诗】完美独行
                          http://tieba.baidu.com/p/3344233415

                          滁洲西涧
                                            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记得那一日是有云的暮春天气,晴日忽隐忽现,万物的明暗冷暖,都笼罩着恰到好处的温润。此般天气去看莫奈画展,看画的心情,堪称完美。
                            在我看到莫奈题为“小船”的画时,一首旧诗自然地呈现于心,韦应物的《滁洲西涧》:“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这是我当时的完美心情之中,一次同样完美的浮现。
                            绿草、深流,无人处的溪水和小船。水中有春潮绿意,暗涌浓郁;船外是遗世的寂静,散淡而悠长。那一幅画与那一首诗,充满了神似的韵致。它们皆如轻柔而友爱的召唤,指引我们去看一次静默却又生动的春意之美。好像轻轻地兴奋地说着“看呀,看呀”,又仿佛同时以指按唇,要我们安静,不以喧哗骚扰这美满的宁谧之境。
                            在莫奈的画前,这一次关于唐诗的联想,不止令我欢快,还令我安慰--这首诗,终于为我呈现了一次完美独行。
                            我本是极爱这首诗的,初读那四个湿润的句子,颊齿流芳,却无比难遇它安详自由的独行,之前我遇见它的时候,它身后总有一些令人扫兴的跟班,有的是长篇大论的解析,说它寄托着作者有志改革而无力作为、想要归隐却不能实现的无奈;有的是瘦小干巴的说明,不由分说地给一个结论: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怀才不遇的苦闷心情。总之,美辞美景之下,藏有不良情绪,说明者将之开挖出来,把这首看起来漂亮而又安静的诗,装扮得披一块挂一块的,有点面目可憎。
                            一首诗,有所寄托,总是免不了的;那些话外之音,各种隐喻,或许真的有,或许只是他人的臆测;种种解读,或许是真相,或许只是猜测。就像有人在自然景区造宾馆、开饭店、树大烟囱、排电线杆,以开发各种旅游资源为生,也有很多人,就是以考据文章、撰写注解为生的。存在的就是合理的,这不是令人不能容忍的世态。只是这种种的旁逸斜出,总不免是横生于美景和美文之侧的败笔,叫人难以无视,并永远扫兴。


                          IP属地:上海17楼2014-10-11 10:29
                          回复
                            【镜中诗】平凡的飞翔
                            http://tieba.baidu.com/p/4623370144
                            孤雁
                            崔涂
                            几行归塞尽,念尔独何之。
                            暮雨相呼失,寒塘欲下迟。
                            渚云低暗度,关月冷相随。
                            未必逢矰缴,孤飞自可疑。
                              “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野鸦无意绪,鸣噪自纷纷。”――这是杜甫笔下的孤雁,热烈执著,高贵决绝。这只雁绝对是厉害的,它可以不吃不喝而不停地飞翔、鸣叫,寻找伙伴和家乡。一片孤影固然也会令人油然而生怜意,但杜甫为它铺设了一个苍茫阔大的背景――万重云,那可以是苍穹下一片沸腾的海,足以让这个孤单的身影莫名生辉。它自信,相信自己望得见远方,相信自己凄切的叫声多少能被这世上的什么人或什么地方听取;它更骄傲,它坚信自己满怀悲愤的叫声是一种充满情怀的呼唤和倾诉,是不能跟野鸦那种毫无内涵的胡乱聒噪同日而语的。
                              如果杜甫是在用这只孤雁形容他自己,确实,这样的孤独有境界,配得上他这样一位大诗人的名声和形象。所谓孤独的美丽,便是在这样的境界里滋生出来的。这是一只让人不由得仰望的孤雁,是孤雁里的明星。
                            然而,对一个凡人来说,要孤独出境界,真的很难。也许一次次握拳吸气,默默地忍受并努力之后,偶尔也会提高了几分内心境界,但大部分时候,孤独是不适的,不悦的,甚至是让人害怕和痛苦的。
                              相比杜甫,一个叫崔涂的唐朝诗人名气要小得多,他笔下的孤雁,境界亦低小了很多――“几行归塞尽,念尔独何之。暮雨相呼失,寒塘欲下迟。渚云低暗度,关月冷相随。未必逢矰缴,孤飞自可疑。”――这是一只瑟缩的、迟疑的孤雁。它孱弱,叫声消散在黄昏冷雨之中;它胆小,迟疑着不敢独自在冷落的水边栖息。它对自己孤寂的命运充满了担心,想着:就算未必会遭暗箭,一个人也不知会发生些什么。
                              私心里,我一直是更喜欢这样一只平凡的孤雁,它的酸楚和恐惧如此真实,离我平凡的人生更近。


                            IP属地:上海20楼2016-06-21 09:1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