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3月, 65岁的美国丹佛老人约克遭遇不幸,相伴多年的妻子去世了。5年前,约克患上白内障,眼睛看不清东西,妻子就成了他的眼睛,女儿温迪是一名铸钢技师,她请来保姆照顾老人。不久邻居家的拉布拉多导盲犬生下了6只小崽。约克领养了一只并为它取名叫:达尼。
不久,温迪将达尼送到导盲犬培训中心。2003年9月,达尼已经可以熟练的走直线,梯前停步,危险状况下用动作示警等等。随后,老约克来到训练中心,他将配合爱犬完成最后一个月的协作训练。2004年6月,2岁多的达尼跟老约克回家了。
此后,每天早上8点,达尼在门口站定,等着主人出行。当老约克把鞍放在达尼面前时,它便会钻进去,带主人自由穿行。转眼间到了2007年2月,老约克因为感冒引起肺炎,不得不住院治疗。2008年春,温迪的丈夫由于车祸,花去了不少的治疗费,家里一下就陷入了困境。在老约克的坚持下,温迪退了原来租住的房子,搬到老约克家,并辞去了保姆。
2008年6月,老约克听说导盲犬很热销,他决定卖掉达尼。那天,他坐在椅子上,含泪抚摸达尼的脑袋说:达尼,你有权过更好的生活,达尼听懂了主人的话。用湿润的大眼睛哀怜的盯着约克,口中不时的悲鸣。温迪不得不在网上发售犬的帖子。后被一位住在堪萨斯州加登城的网民以1.5万美金的价格购得。
6月22日,达尼的新主人亲自来老约克家接达尼。正当新主人准备把达尼抱上车的时候,达尼居然挣脱了。躲进屋里"捉迷藏"游戏持续了20多分钟。最后,老约克用沙哑的声音说:达尼抱抱!他亲手把扑到怀里的达尼送上了车。车内,达尼哀号不止。车外老人号嚎大哭。
达尼离开后,每天早8点,老人约克独自在院子里呆坐着,再也没有出去散步。8天后,达尼的新主人打来电话说:达尼失踪了。这让老人约克很担忧。
7月下旬的一天清晨,约克在睡梦中听到一阵熟悉的犬叫声。他摸索着起床。拄着盲杖笨拙的打开院子的门。他感觉到了两只毛茸茸的爪子抱住了他的腿,那是一种久违的温暖。他蹲下身去抚摸它,它温柔的舔舔他的脸,是达尼,没错。尽管它浑身臭熏熏的。瘦成皮包骨,但约克依然认出了它。
达尼从300多英里外的加登城回来了!太不可思议了。一些媒体记者闻讯后纷纷来电话要求采访。舆论的压力让老约克开始思考丹尼的去留。他给买家打电话,对方拒绝收回丹尼。约克心情复杂的退了钱。
达尼回家的消息还引起了美国著名犬类学家斯林教授的兴趣:导盲犬是如何从300多英里外找到回家的路?为了揭开谜底,他亲自找到约克,希望对达尼进行研究。被老约克坚决的拒绝了。
退了1.5万美金的购犬款后,约克家的生活更加的清贫。老约克常常省吃俭用喂养达尼。有一天温迪忍痛提出:这样下去可不行,还是卖掉达尼吧。鉴于此前达尼潜逃回来的教训,约克挑选了远在1000英里之外的芝加哥买家皮埃尔。期间,斯林教授多次来电话询问买卖情况。以他对犬类多年的研究经验。他预感达尼若再卖出,很有可能会再次回家。要知道,导盲犬会记得上次是如何克服困难回家的,更会记得回家后的喜悦,下次再遇到相似的情况,这些记忆会被调出来,它不知道路途长短,也不知道是否会成功,它只会勇敢而盲目的冒险。哪怕换来粉身碎骨……
听到教授这些推测,买家皮埃尔犹豫了。此时,教授主动提出替买家付一半的购犬款。条件是在达尼体内植入遥感追踪器2个月,以观察它的行踪。同时,在脖子上挂上标记“达尼”的铭牌。皮埃尔同意了。
不久,温迪将达尼送到导盲犬培训中心。2003年9月,达尼已经可以熟练的走直线,梯前停步,危险状况下用动作示警等等。随后,老约克来到训练中心,他将配合爱犬完成最后一个月的协作训练。2004年6月,2岁多的达尼跟老约克回家了。
此后,每天早上8点,达尼在门口站定,等着主人出行。当老约克把鞍放在达尼面前时,它便会钻进去,带主人自由穿行。转眼间到了2007年2月,老约克因为感冒引起肺炎,不得不住院治疗。2008年春,温迪的丈夫由于车祸,花去了不少的治疗费,家里一下就陷入了困境。在老约克的坚持下,温迪退了原来租住的房子,搬到老约克家,并辞去了保姆。
2008年6月,老约克听说导盲犬很热销,他决定卖掉达尼。那天,他坐在椅子上,含泪抚摸达尼的脑袋说:达尼,你有权过更好的生活,达尼听懂了主人的话。用湿润的大眼睛哀怜的盯着约克,口中不时的悲鸣。温迪不得不在网上发售犬的帖子。后被一位住在堪萨斯州加登城的网民以1.5万美金的价格购得。
6月22日,达尼的新主人亲自来老约克家接达尼。正当新主人准备把达尼抱上车的时候,达尼居然挣脱了。躲进屋里"捉迷藏"游戏持续了20多分钟。最后,老约克用沙哑的声音说:达尼抱抱!他亲手把扑到怀里的达尼送上了车。车内,达尼哀号不止。车外老人号嚎大哭。
达尼离开后,每天早8点,老人约克独自在院子里呆坐着,再也没有出去散步。8天后,达尼的新主人打来电话说:达尼失踪了。这让老人约克很担忧。
7月下旬的一天清晨,约克在睡梦中听到一阵熟悉的犬叫声。他摸索着起床。拄着盲杖笨拙的打开院子的门。他感觉到了两只毛茸茸的爪子抱住了他的腿,那是一种久违的温暖。他蹲下身去抚摸它,它温柔的舔舔他的脸,是达尼,没错。尽管它浑身臭熏熏的。瘦成皮包骨,但约克依然认出了它。
达尼从300多英里外的加登城回来了!太不可思议了。一些媒体记者闻讯后纷纷来电话要求采访。舆论的压力让老约克开始思考丹尼的去留。他给买家打电话,对方拒绝收回丹尼。约克心情复杂的退了钱。
达尼回家的消息还引起了美国著名犬类学家斯林教授的兴趣:导盲犬是如何从300多英里外找到回家的路?为了揭开谜底,他亲自找到约克,希望对达尼进行研究。被老约克坚决的拒绝了。
退了1.5万美金的购犬款后,约克家的生活更加的清贫。老约克常常省吃俭用喂养达尼。有一天温迪忍痛提出:这样下去可不行,还是卖掉达尼吧。鉴于此前达尼潜逃回来的教训,约克挑选了远在1000英里之外的芝加哥买家皮埃尔。期间,斯林教授多次来电话询问买卖情况。以他对犬类多年的研究经验。他预感达尼若再卖出,很有可能会再次回家。要知道,导盲犬会记得上次是如何克服困难回家的,更会记得回家后的喜悦,下次再遇到相似的情况,这些记忆会被调出来,它不知道路途长短,也不知道是否会成功,它只会勇敢而盲目的冒险。哪怕换来粉身碎骨……
听到教授这些推测,买家皮埃尔犹豫了。此时,教授主动提出替买家付一半的购犬款。条件是在达尼体内植入遥感追踪器2个月,以观察它的行踪。同时,在脖子上挂上标记“达尼”的铭牌。皮埃尔同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