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军吧 关注:243,073贴子:2,618,824

帝国莱茵哈特,看看这个!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U-48号,1937年3月10日在基尔军港下水,属VIIB型艇。战争初期相当活跃,它的五任艇长中有三人获骑士十字勋章。共12次战斗巡航,击沉船只52艘,总计307,935吨。1945年5月3日在诺伊施塔特(Neustadt)自沉。


1楼2010-10-27 15:00回复
    第一任艇长:汉斯.鲁道夫.罗辛格少校(Hans Rudolf Rösing)



    2楼2010-10-27 15:01
    回复
      U-48     1940年5月21日-1940年9月3日
      击沉数12艘,总计60,702吨。
      1940年2月13日:二级铁十字勋章
      1940年7月3日:一级铁十字勋章
      1940年8月29日:骑士十字勋章
           汉斯.鲁道夫.罗辛格:1905年9月28日出生于威廉港,1924年3月参加海军。曾先后在轻巡洋舰Nymphe和“柯尼斯堡”号服役。1930至1931年间,罗辛格中尉是少数参与在国外秘密建造潜艇的成员之一,为将来正式建造潜艇获得了宝贵的经验。两年后,罗辛格历任S15和S3号鱼雷艇艇长。此后他进入潜艇学校培训两年,于1935年9月开始指挥U-11号。他在这条艇上干了两年,1937年10月起,他花了一年的时间参加鱼雷测试工作。1938年11月,罗辛格成为第5潜艇支队的指挥官。1940年1月,他又开始指挥第11潜艇支队。
      


      3楼2010-10-27 15:02
      回复
        第二任艇长:海因里希.布莱彻罗特少校


        5楼2010-10-27 15:10
        回复

          U-48     1940年9月4日-1940年12月16日
          U-67     1941年1月22日-1941年6丨月4日
          U-109    1941年6月5日-1943年1月31日
          击沉数26艘,总计158,402吨。
          1940年7月25日:二级铁十字勋章
          1940年9月24日:U艇作战勋章
          1940年9月25日:一级铁十字勋章
          1940年10月24日:骑士十字勋章
          1942年9月23日:橡叶骑士十字勋章
               海因里希.布莱彻罗特:1909年10月21日出生于克夫豪森-贝加(Berga, Kyffhäuser)。他的海君生涯是从训练舰“戈希.福克”号上开始的,并在重巡洋舰“希佩尔海君上将”号服过役。1939年10月,他调入潜艇部丨队。他首先在U-8号训练艇散刃职,1940年6月,他作为副艇长随U-34战斗巡航,击沉8艘船,计22,434吨。(艇长是Wilhelm Rollmann少校,RK获得者。)
               1940年8月,布莱彻罗特出任U-48号艇长,并于9月8日开始了他自己的第一次战斗巡航。9月21日,在潜艇的航海曰志中这样记载着:布莱彻罗特少校共击沉9艘船,计51,862吨。他的第二次战斗巡航同样收获颇丰,1940年10月18日的航海曰志中,再次加上了8艘船,43,106吨。在布莱彻罗特少校返航前的三天,U-48号收到一条电讯,他已获得骑士十字勋章。但布莱彻罗特拒绝接受,因为其中还有副艇长Teddy Suhren中尉的功劳,直到最后中尉本人也获得RK为止。(Teddy Suhren中尉曰后的战功超过了布莱彻罗特少校,获宝剑橡叶骑士十字勋章。)
               1940年末,布莱彻罗特少校离开了U-48号,于41年1月指挥U-67号,6月又转任U-109号。在六次战斗巡航ф共击沉13船,计80,000吨以上,获橡叶骑士十字勋章。42年2月他指挥第27潜艇支队,43年7月起在第2潜艇训练师中担任了一年教关。1944年7月至终战前任第22潜艇支队指挥关。
               海因里希.布莱彻罗特于1977年1月9日在慕尼黑去世。
          


          6楼2010-10-27 15:18
          回复
            第三任艇长:赫伯特.舒尔茨少校


            7楼2010-10-27 15:20
            回复
              U-2     1938年1月31日-1939年3月16日
              U-48    1939年4月22日-1940年5月20日
              U-48    1940年12月17日-1941年7月27日
              击沉数26艘,总计169,709吨。
              1939年9月25日:二级铁十字勋章
              1939年10月25日:U艇作战勋章
              1939年10月27日:一级铁十字勋章
              1940年3月1日:骑士十字勋章
              1941年6月12日:橡叶骑士十字勋章
              1941年7月15日:钻石级U艇作战勋章
                   赫伯特.舒尔茨:1909年7月24日出生于基尔,1930年4月加入海军。曾先后在轻巡洋舰“莱比锡”和“卡尔斯鲁厄”号上服役。1937年5月,他调往潜艇部队,并于1938年1月出任U-2号(IIA)艇长。1940年4月,他开始担任U-48号艇长,并在这条艇上取得了不俗的战绩。1939年9月,舒尔茨在首次战斗巡航中即告得手,击沉3艘船只,计14,777吨。在这次战斗巡航中,当他在9月11日击沉英国邮船Firby号后,用明码发了一条著名的电码:
                   “致丘吉尔先生:我击沉了贵国蒸汽船Firby号,地点北纬59.40西经13.50。如果阁下愿意,请迅速援救幸存者。——德国潜艇”
              


              8楼2010-10-27 15:21
              回复
                   在经历了三次成功的战斗巡航后,1940年3月,舒尔茨成为第二位获骑士十字勋章的艇长。1940年5月,舒尔茨因胃病和肾功能紊乱,不得不住院治疗五个月。在这期间,U-48号艇由罗辛格少校指挥。1940年10月至12月,他重返战斗岗位,担任基地设在圣纳泽尔(St Nazaire)的第七潜艇支队指挥官。1940年12月,舒尔茨重新回到了他熟悉的U-48号,并成功地进行了三次战斗巡航,这又为他的骑士勋章添上了一片橡叶(1941年6月)。由于舒尔茨待人和气,关心自己的艇员,艇员们都亲切地称他为"Vaddi"(父亲)。
                


                9楼2010-10-27 15:21
                回复
                     1941年7月,舒尔茨在拉罗切尔(La Rochelle)指挥第三潜艇支队。次年3月,他作为一名参谋军官参与组织了“北方”艇群的破交活动。1942年7月,舒尔茨调入邓尼茨的指挥部工作。从1944年3月起直至战争结束,舒尔茨任Murwik海军作战学校发展部主任。
                       1956年,赫伯特.舒尔茨加入联邦德国海军,担任参谋顾问,其中包括在老单位Murwik海军学校的两年任职。当他于1968年9月退休时,官至上校。


                  10楼2010-10-27 15:22
                  回复
                       舒尔茨于1987年6月3日在伦敦去世。在他的葬礼上,他昔日的同事,著名的潜艇王牌奥托.克雷施玛尔这样评价他:"Hochgeachtet von Freund und Feind, verehrt von seiner Besatzung, war Herbert Schultze ein vorbildlicher Seeoffizier bester Tradition." (无论是朋友、部下,甚至于敌人,他都深受尊敬。赫伯特.舒尔茨就是海军优秀传统的一个典型代表。)


                    11楼2010-10-27 15:22
                    回复
                      潜艇发展史 第一章 有希望的事业
                      作者:爱德华·霍顿 [英国]
                      一七七六年夏天,在很多方面都是值得纪念的。在“独立宣言”签订后不久的一个寂静的深夜,在纽约港发生了一件颇有意义的事。一艘担任警卫使命的英皇陛下巡逻艇停泊在斯塔顿岛外,突然,发现了一个怪物在水面缓缓移动。巡逻艇忙着前去察看,一声震耳欲聋的巨响,使它吓得停了下来。这些英国人虽然没有受伤,但是吓了一大跳,于是谨小慎微地决定不再去惹它了。总之,不管怎样,这一没有被识破而又很不吉利的小怪物总算是离开了敌舰队,而且没有受到阻挠地返航了。这是海战史上第一次没有取得成功的潜艇攻击。
                      这艘古怪地命名为“乌龟”的原始战船,是耶鲁大学毕业学生戴维特·布什内尔在他三十多岁时设计出来的。布什内尔长期以来就十分着迷于探讨水下旅行的可能性,但是,在英国及其大陆殖民地之间长期激烈的争端从舆论转化为战争之前一年,他才将这种热情付之于行动。从那时起,布什内尔就将他毕生之精力贡献给如何设计出一种把英国舰队从美国领海驱逐出去的方法。他的这种雄心壮志几乎达到了异想天开的地步。就是用“拼命”二字也是不足以形容的。英国在与其殖民地的战争中,在控制海洋方面占绝对优势,而且这种优势还一直延伸到她的敌人的港口。一七七六年夏天,英军对反叛的殖民地进行了有效的封锁,华盛顿的大陆军被围困在纽约。新签订的“独立宣言”与其说是受到尊重,还不如说是受到亵渎了。
                      


                      12楼2010-10-27 15:29
                      回复
                        因此,乔治·哗盛顿特别重视布川内尔的试验。这一试验,首先是要解决如何使火曜在水下抱乍的问题,接着是解决如何利丨用潮水把漂浮的丨水雷(实际上是笨重的火曜桶)送至目的地这一棘手的问题。由于潮汐运动的变化莫测,所以,布什内尔对水雷的运送,采取了由间接控丨制改变为直接控丨制的方法。他建造了一艘极简单而又实用的单人驾驶潜艇。艇是用木料模仿水桶的样式制成的,浮在水中就象一个尖端朝底的弹。“乌龟”名称的由来,也许是由于这个艇多少有点象用两块巨大的乌电壳咬合而成的缘故。布什内尔潜艇的舱口和通风孔设有水密舱盖,在下潜时舱盖能自动关闭。艇的外形给人以滑稽的假象。但紧靠在舵上面的一百五十磅重的火曜桶绝不是什么开玩笑的东西。“乌龟”艇的构造原理是合理的;它具有足够的强度以抵抗它所能达到的一定下潜深度处的丨水压丨力;艇底有压载的铅块以保证艇体的直立。这充分显示了它比以后许多经过精心努力而建成的艇具有更好的丨水下稳定忄生。
                        这种艇在其局限范围内,同样有它一套切实可行的cāo作方法,cāo纵者通过紧靠舱盖下的三个小窗之一进行了望,用脚cāo纵一个脚闸以打开水阀让水进来,当艇半潜到约与水线齐平时(不能没入水线下),就摇动一个手柄以旋转一个根据螺旋原理制丨造的推进器来使艇前进。为了下潜,cāo纵者cāo作位于上方同一类型的推进器(或名之为原始螺旋桨),这就可使艇有效地下潜。小心地调整这两个cāo纵器和舵,艇就可以向前潜航了。艇上有一个指示深度的丨水深计,和在夜间能读数的有磷光标记的罗经,cāo纵者有足够在水下停留三十分钟的空气。当他想上浮时,他就用手cāo纵两个铜制压丨力水泵把舱内海水排除出去。在紧急情况下,他可以抛掉一些压载铅块。
                        在攻击时,艇位于敌舰下方,目的在于使cāo纵者能旋转“乌龟”上面伸出的钻头,使之钻入敌舰底板。钻头上有一条绳索系住火曜桶,cāo纵者把钻子钻牢靠了,就把钻和火曜桶都解开让火曜桶上浮使之紧贴在敌舰的龙骨下。当潜艇拖离危险区时,定时装置就会起抱乍曜。总之,这是一种极其灵巧而又有潜在沙伤力的武丨器,并且行之有效。 


                        13楼2010-10-27 15:30
                        回复
                          “乌龟”艇的攻击目标是泰然地停泊在纽约港外,装有六十四门大炮以无法击毁而著称的英皇陛下战舰快速帆船“鹰”号,原来计划是由熟悉“乌龟”艇的布什内尔来担任攻击。然而,那时他病了,这个任务就落到一位叫埃兹拉·李上士的身上。夜幕降临,水平如镜,“乌龟”被划艇拖至海港,然后独自随海水漂流而去。
                          李按指示把艇稍稍露出水面,并把舱盖打开,接着探出头来观察潮水把他送至目的地。不幸,由于李对潮流判断的错误,潮水使他的艇掠过了敌舰,但是,他等待潮流水势减弱后,接着就奋力向“鹰”号驶去。当他快靠近敌舰时,就关住舱盖下潜,并潜入敌舰正下方位置。正因为靠得这样近,他本来是应该取得成功的,但命运偏偏作怪,摇钻时,他钻在一块加固舵钮的金属片上。当然,这是无法钻进去的。可是,根据李有足够半小时用的空气储备来看,他本应该另找一个地方来作第二次尝试,但不知是由于没有经验,还是由于潮流使艇难于停住,他决定放弃攻击,把艇浮出水面并返回海岸。
                          正在这时,英国巡逻艇发现了它,随即进行追击。“乌龟”哪能快过划艇,李于是急中生智施放出“鱼雷”,并启动定时爆炸装置使之爆炸。因此,这种颇为滑稽的表演,就成为潜艇在历史上首次使用“鱼雷”进行自卫的尝试了。布什内尔的“乌龟”艇既然在这次自卫中能有所成就,那么,它至少还可以在对付某些较大的目标方面取得一些成功。英国战舰匆忙远离海岸,并决定严密戒备。尽管华盛顿以后曾对杰佛逊说过,他认为这是一次天才的尝试,但从此以后,布什内尔及其潜艇对独立战争就再没有起什么作用了。固然,布什内尔是第一次尝试用“水下艇”作为战争的武器,但决不能因此认为,它标志着潜艇的第一次出现。
                          早在十八世纪以前,潜艇史就开始了。的确,如果不从“潜艇”的严格定义出发,潜艇史早在二千年以前就开始了。亚历山大大帝是以曾经坐在一种玻璃容器内下沉至海底并在海底停留了一些时候然后浮出水面而闻名于世的。当时,他描述了他所看到的许多令人惊异的事物以取悦于听者。这段故事在许多中世纪的手稿中都有记载(各个时期的记载略有差异。尽管这些记载可能不确实,但亚历山大具有水下作战的第一手知识是确实无疑的)。公元前三百三十二年,他封锁泰尔港时,潜水员就曾经割断过他的舰船的缆绳,这种事在当时海战中不只发生过一次。 


                          14楼2010-10-27 15:31
                          回复
                            古代和中世纪的历史,记载着不少关于潜水员英勇业绩的类似例子。且不论亚历山大的海底探险是否确实,但这种潜水器的原理却长期以来为人们所知道。然而,作为一艘真正能潜入水下并能自行推进的潜艇。只是在英国人威廉·伯恩的著作中才第一次对它进行了叙述。如果说人们对于现代潜艇的原理不易作一个简要的解释,那末,在一五七八年出版的一本书中,伯恩就对潜艇的原理作了一个确切的说明。他解释道:要建造一艘能潜入水中并能随意浮出水面的艇,那就应保证这艇的排水量能够变化。他写道:“在水中的任何大小的物体,如果其重量不变而其体积可大可小。那末,你要它浮它就会浮,你要它沉它就会沉”。至于改变体积大小的方法,他继续写道:“使物体能伸缩的地方或连结处……应该用皮革制造,在内部设有螺旋装置能将其缩进来,也能撑出去…”。可惜伯恩从来没有根据他的理论进行过试验。假若他以巨大的精力,按照他所概括的细节去实现他的计划,他是很可能获得成功的机会的。
                            直至四十多年后,跟据伯恩理论设计制造出来的一种机械装置才见之于记载。1620年,长期居住在英国的荷兰物理学家科尼利斯·德雷布尔举行的潜艇展览开始使伦敦人感到兴奋。遗憾的是,他当时所建造的潜艇的图纸都已失散(他至少建造了三艘)。但是,因为德雷布尔当年举办展览会的资料是如此的丰富和确凿,以至给他冠以“潜艇之父”的称号是无可非议的。从外表上看,德雷布尔潜艇中的最大者能容纳十二名划手,并且还给一些旅客留出了足够的舱室。据说詹姆斯一世国王从西明斯特去格林威治的途中,就坐了这样的艇走了好几英里。从国王的臭名昭著的懦怯本质来看,乘坐潜艇是绝对不可能的。然而,他对德雷布尔的科学和半科学的兴趣(从爆炸到永恒运动几乎无所不包)曾给予热情支持却是确实无疑的。
                            


                            15楼2010-10-27 15:31
                            回复
                              关于这些雏形潜艇可靠资料的缺乏真是令人气愤。对德雷布尔的“隐蔽的鳗鱼”,彭·约翰逊在评论中曾提供了一些神秘的参考资料:艇体是一个木框,外蒙上涂油牛皮,下潜的深度为十二英尺至十五英尺。艇内装有作为压载水舱的羊皮囊,下潜时注水进内,而上浮时将水从中挤出。使人扫兴的是他竟令人吃惊地断言,德雷布尔用他携带的一只小瓶,从中倒出几滴“神水”就能使艇内的空气恢复“元气”。据说,德雷布尔曾认为,空气的大部分对呼吸来说是毫不相干的,重要的只是“某种元气”才与呼吸相干。他保存在瓶子里的“神水”就是这种元气。难道他偶尔发现了氧的存在吗?在当时,人们还不知道如何释放氧气,那末他用什么物质倒在“神水”里来释放氧气呢?是他带着这一秘密死去了呢,还是认为这种资料不值得记载?
                              奇怪的是,围绕着德雷布尔实验这一阵热潮和水下航行的可能性得到证实,并没有导致沿着他开辟的道路急速地或者是稳定地前进。在尔后一百多年内,对这一课题有许多理沦上的探讨——有些是合理的,大多数是荒诞不经的——但看来.除了个别的例子,是没有人试图制造一艘在水下航行的艇的。而这一个别例子之所以值得一提,并不是由于艇的性能,而是由于艇的意图引人注意。
                              在一六五三年,一个名叫德桑的法国人,在鹿特丹建造了一艘艇,他武断地声称,这是一艘威势赫赫,叱咤风云的战舰。艇的体积是相当可观的,有七十二英尺长,十二英尺高,八英尺宽。德桑吹嘘说,它一天能击毁一百艘战舰,一天以内就能从伦敦返回,六个星期就可到达东印度群岛,同时,其快如鸟飞,无论是火、风暴、还是弹丸,都不能阻止它前进。这种雄心勃勃的战舰的草图,现在仍保存着。从纵贯全舰并从两端突出来用铁皮包起来的长梁来看,在当时的确是攻击舰船的有效武器,但是,要有一个前提条件,那就是艇必须走得快才行。用某种类似钟摆机构的奇巧装置“转动一个齿轮”就能开动一艘七十二英尺长的潜艇看来是不大可能的,这种说法未免有点荒谬。
                              


                              16楼2010-10-27 15:3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