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们不要捣乱了,这论文很长的,还没发完,猴们仔细读了:
继续:
元代孔齐在《至正直记•卷一•中原雅音》中说:“北方声音端正,谓之‘中原雅音’,今汴、洛、中山等处是也。”孔齐的话表明,在元代,洛阳、汴京以及中山等地的语音被人们称为‘中原雅音’,被认为是语音之端正者,即共同语的标准音。宋元时期中山府的辖境相当于今河北省定县、唐县、新乐、完县、望都、曲阳、无极等县地(京广铁路石家庄至保定段的两侧地区。参见《辞海》),这个地区和汴、洛地区不接壤,属于海河流域,已不在中原的范围之内(参见3.1.1),其语音之所以被称为中原雅音,不是以地域命名,而是因为它和汴、洛语音相似(似乎大量移民把汴、洛语音带到了那里)。尽管孔齐把仅仅和洛阳语音相似、远离洛阳的区区中山之地的语音都算作共同语标准音,可是他却没有把当时的京都北京的语音包括在标准音的范围之内,这说明当时的北京语音完全不具备共同语标准音的资格,元代共同语的标准音是以洛阳话为代表的中原雅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