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出现“千年极寒” 你准备好了吗?
编者的话:这几天重庆突然降温,大家讨论得最多的是关于天气的话题。2008年中国南方雨雪冰冻灾害的阴影还未完全驱散,一场千年以来最冷寒冬的预言又飘然而至。今年夏天,罕见的高温袭击北半球,从北美、欧洲到亚洲,都经历了有气象记录130年来最热的夏天;但入冬以后,气温骤降,天气的大变脸让许多地区措手不及。但这可能仅仅是个开始,有气象专家警告说,北半球可能将面临“千年极寒”,而中国等亚洲地区也难以幸免。目前,世界各地的气象学家基本上都将这种可能的极端气候归咎于“拉尼娜现象”。假如这种异常气候现象真的发生,我们该如何“未冷绸缪”呢?
今冬将遭遇“千年极寒”?
你能想象这种千年一遇的异常气候吗?或许是滴水成冰,整个世界会变为冰天雪窖?目前,世界各地的气象学家都在对这种极端气候的可能性展开激烈讨论。世界气象组织专家预测,我们可能将会面临自1955年以来最强的“拉尼娜”年。加拿大气象学者大卫思朋斯也提醒说,该国西部和南部地区今冬可能会遭遇寒冷和冰雪极端天气,他声称:“赤道太平洋水域的水温已经降到了50年来的最低温度,这可能是我们有生之年遭遇的最强拉尼娜寒冬。”
目前,对于“千年极寒”发生的可能性和寒冷程度,各界并没有形成确切结论。有学者认为,中国并不处于“拉尼娜”影响的核心区,该气候现象对我国的影响将比较有限。
另外,不少学者对“千年极寒”的提法也存在异议,认为这可能夸大了今冬寒冷的程度。目前国内外研究还缺乏足够的科学证据来证明“拉尼娜”与墨西哥湾暖流有直接关系。其次,“拉尼娜”的直接影响仅局限于热带太平洋地区,对中高纬度地区天气气候的影响是间接而复杂的。因此,各国气象学家对这一气候现象往往得出的是一种可能性的结论。
不过根据现有的太平洋洋流温度监测和相关数据模型,大部分气象专家还是认为,今年冬天北半球出现低温天气的可能性较大。虽然其影响的主要区域在欧洲、北美等地,但是拉尼娜现象的大环境中,我国也不可能成为风平浪静的“世外桃源”。中国有句古话,叫“未雨绸缪”,在现有科技水平还无法完全把握气候变化规律的情况下,对可能的灾难进行积极的预防不失为明智的做法。
“拉尼娜”对全球
气候有什么影响?
“拉尼娜现象”的征兆是飓风、暴雨和严寒,它与“厄尔尼诺”现象均会使全球气候出现严重异常。大体来讲,“拉尼娜”会让干燥的地方更加干燥,潮湿的地方更加潮湿。大西洋和太平洋的飓风可能增加,而世界上一些干旱的地区可能遭遇旱灾。具体来讲,“拉尼娜”可能会使美国西南部和南美洲西岸变得异常干燥,并使澳大利亚、印尼、马来西亚和菲律宾等东南亚地区有异常多的降水量,以及使非洲西岸及东南岸、日本和朝鲜半岛等东北亚地区异常寒冷。
我们知道,“拉尼娜”源于局部海洋温度的变化,而这些变化会对大气环流产生深远影响,而大气环流又是影响气候风貌的重要因素。
在北大西洋地区,由于东北信风的作用,从美国东海岸到欧洲西岸会形成一个环形洋流圈。由于东北信风的作用,在赤道附近自东向西方向常年涌动着北赤道暖流;这股暖流继续向西运行,受到北美大陆的阻挡转而向北,并在墨西哥湾附近形成墨西哥湾暖流;该暖流向北运行过程中受到地转偏向力的作用向东偏移,进而形成北大西洋暖流,并最终流向欧洲西海岸,并为那里带来暖湿的空气,使得欧洲西部地区在冬季不至于过分寒冷。这股洋流是维持地球气候平衡的主角之一,但近几年来规模缩小到只剩过去的一半,无法发挥其中和极地南下冷空气的效用,而且一旦墨西哥湾暖流完全停止活动,欧洲将进入新的“冰河世纪”。英国气象局表示,苏格兰9月25日测得摄氏零下4.4度,是英国近30年来最寒冷的9月夜晚,未来恐怕要再面临一个类似北极的寒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