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湿法脱硫领域来讲,它是一个比较系统、复杂的工程,影响生产的因素很多,要想干好这项工程,无论从气体的洗涤、净化,到工艺指标的控制都非常重要。
净化度低,运转周期短是湿法脱硫经常发生的问题,特别是设备配置合不合理,能不能满足生产要求至关重要。
笔者经过多年的湿法脱硫售后服务经验来看,喷淋密度低,对生产影响比较大,不仅使净化度达不到标准,还保证不了运转周期。
什么叫喷淋密度,喷淋密度就是单位时间内,单位塔截面积所通过的流体流量(m3/m2.h)。那么喷淋密度多少比较合适呢?
我个人通过生产实践与理论相结合,我建议生产中,喷淋密度应该保证在50m3/m2.h以上。
喷淋密度低对于给生产造成的危害是比较大的。这里就喷淋密度低,使出口硫化氢偏高,运转周期短,这两方面与大家交流,学习。
一、喷淋密度低影响净化度
净化度低影响的因素比较多,但无论其它工艺指标执行的再好,喷淋密度不够,净化度永远达不到指标要求。现在的湿法脱硫,无论是化肥厂还是焦化厂,无论是散装填料还是轻瓷填料、聚丙烯、规整填料等等,都是为了溶液更好的吸收硫化氢。只有气体更好的溶解在溶液中,才能发生中和反应,才能保证出口硫化氢在指标之内,才能保证净化度。如果喷淋密度偏低,气体通过填料上升过程中不能接触到溶液,反应生成的单质硫,盐类,以及其他一些不容物等不能很好的溶解到溶液中,使这些物质黏附在填料上,时间久了,黏附物越来越多就形成了干区。那时就会出现气体偏流,出口硫化氢超标现象。这里举个例子:
2016年4月11日,四川成都某陶瓷厂开车后出口硫化氢一直不合格,长春东狮公司技术人员到现场勘查后发现,主要是喷淋密度过低,气液接触不良,造成出口硫化氢超标
此陶瓷厂有关数据如下:
1. 气量25000 Nm3/h
2. 入口H2S<3g/Nm3
3. 出口<50mg/Nm3
4. 脱硫塔直径为3.4m高为30m内装三层散装填料
5. 再生部分为低塔再生槽,直径为4000*4600*5400,再生器上安装十只喷嘴为20mm的喷射器。
6. 脱硫泵,再生泵均为三台,每台为200m3/h,设计两开一备
7.使用纯碱液吸收,溶液组份都在指标之内
此厂刚开车时,出口硫化氢还可以,三天后出口硫化氢就超标了,达到100mg/Nm3以上。当时现场只开一台200m3/h脱硫泵,一台200m3/h再生泵,经过现场勘查及计算得出的结论是,对于这样的脱硫塔喷淋密度只有22m3/m2.h,显然这样的喷淋密度是满足不了生产需要的。那么它为何只开一台200m3/h脱硫泵呢,设计应该开两台呀,如果开两台喷淋密度就能达到44m3/m2.h。这里又暴露出一个问题,再生憋压,主要体现在十只喷嘴为20mm的喷射器上(每只喷射器通过溶液量约20m3/h)喷嘴过小,不能通过两台泵的循环量,也就是说,达不到44 m3/m2.h的喷淋密度,为了稳定生产,只能开一台脱硫泵,一台再生泵循环生产,如果开两台脱硫泵生产,贫液槽和富液槽不平衡,那只有开一台泵生产,所以,对于直径3.4m的脱硫塔来说,喷淋密度这么低,气液偏流不能充分接触,当然出口硫化氢就超标了。
那么此厂的硫化氢是如何达标的?采取的措施是,更换再生槽喷射器,使喷嘴扩大到28mm以上,保证每只喷射器通过溶液量在40m3/h以上,这样才能保证喷淋密度。事实证明,更换了喷射器后,提高了循环量,保证了喷淋密度,出口硫化氢立刻就降至50mg/Nm3的指标要求。
二、喷淋密度低,造成塔阻力上升,影响运转周期
造成塔阻力上升的因素比较多,有轻瓷填料破碎,溶液杂质多,波纹填料倒伏,副盐高,悬浮硫高,焦油多等等,这些因素都可能使塔阻力上升,但喷淋密度低也是造成塔阻力上升的主要原因。
现在不管是焦炉气,窑炉气,还是半水煤气等发生炉都需要H2S的处理,处理H2S普遍的采用湿法脱硫和干法脱硫,脱硫塔一般都设有三层填料,或散装填料或规整填料,就是为了气液充分接触。当气体经过脱硫塔由下而上通过第一层填料时,与由上而下的脱硫液逆流接触,通过888脱硫催化剂催化反应,把H2S转变成单质硫,从上往下依次通过第二层,第三层填料,把未转化成单质硫的H2S继续吸收转化,最后随着溶液带出脱硫塔。那么吸收了H2S含有单质硫的溶液就是要通过三层填料,依次流出脱硫塔去再生系统。如果喷淋密度低,气体在上升过程中就把硫颗粒,灰尘,焦油等不溶物沾在填料上,由于喷淋密度低,这些黏附物得不到攒动及冲刷,不能融到溶液中,更不能随着溶液带出脱硫塔,时间久了,这些地方就形成了干区,随着时间的推移,干区面积越来越大,气体上升通道越来越小,造成塔阻力上升。
举例说明:山东某吕电公司就出现喷淋密度低,塔阻力上升的问题
这里简介一下有关生产数据:
1. 气量35000Nm3/h
2. 入口H2S<5g/Nm3
3. 出口H2S<50mg/Nm3
4. 脱硫塔直为4.5m
5. 脱硫泵为500m3/h
此公司脱硫开车催化剂采购的是长春一家PDS催化剂,开车近两个月,不仅出口硫化氢超标,而且脱硫塔阻力上升,严重时上升到8KPa以上,严重影响了煤气的输出,被迫停产,扒塔清填料。
此次事故得到了吕电公司领导的高度重视,经过市场调研,最后决定请长春东狮公司专家,现场指导分析事故原因,得出结论是:
1. 脱硫泵设计流量偏小,喷淋密度只有31.5m3/m2.h,喷淋密度低是堵塔的主要原因
2. 催化剂质量差,氧化能力弱,载氧能力不足,形成的单质硫颗粒细小,不利于再生泡沫浮选(开车两个月一直不出泡沫)
3. 售后服务技术力量薄弱
设备经过检修,改造完善后,生产一切正常,SO2在线监测始终<20mg/Nm3采取的措施是:
一个是提高了泵的循环量,脱硫泵在800m3/h,喷淋密度在50m3/m2.h以上。
另一个是使用了长春东狮公司脱硫催化剂。在长春东狮公司技术人员的指导下, 从开车使用东狮公司催化剂后,生产立马出现转机,SO2在线监测两天就达标,塔阻力没有出现上升趋势,很稳定,得到了厂家的一致好评。
通过以上两个案例分析,我想说明的是喷淋密度在生产中的重要性。只有保证了喷淋密度,才能保证净化度。只有保证了喷淋密度,才能保证运转周期。
在脱硫催化剂的采购方面,建议一定选用性价比高,净化度高,氧化能力强,不堵塔等等性能的高效脱硫催化剂,另外还必须具有很强的专业售后服务技术经验做后盾,能够为企业解决后顾之忧,否则不能够保证生产长周期稳定运行。
净化度低,运转周期短是湿法脱硫经常发生的问题,特别是设备配置合不合理,能不能满足生产要求至关重要。
笔者经过多年的湿法脱硫售后服务经验来看,喷淋密度低,对生产影响比较大,不仅使净化度达不到标准,还保证不了运转周期。
什么叫喷淋密度,喷淋密度就是单位时间内,单位塔截面积所通过的流体流量(m3/m2.h)。那么喷淋密度多少比较合适呢?
我个人通过生产实践与理论相结合,我建议生产中,喷淋密度应该保证在50m3/m2.h以上。
喷淋密度低对于给生产造成的危害是比较大的。这里就喷淋密度低,使出口硫化氢偏高,运转周期短,这两方面与大家交流,学习。
一、喷淋密度低影响净化度
净化度低影响的因素比较多,但无论其它工艺指标执行的再好,喷淋密度不够,净化度永远达不到指标要求。现在的湿法脱硫,无论是化肥厂还是焦化厂,无论是散装填料还是轻瓷填料、聚丙烯、规整填料等等,都是为了溶液更好的吸收硫化氢。只有气体更好的溶解在溶液中,才能发生中和反应,才能保证出口硫化氢在指标之内,才能保证净化度。如果喷淋密度偏低,气体通过填料上升过程中不能接触到溶液,反应生成的单质硫,盐类,以及其他一些不容物等不能很好的溶解到溶液中,使这些物质黏附在填料上,时间久了,黏附物越来越多就形成了干区。那时就会出现气体偏流,出口硫化氢超标现象。这里举个例子:
2016年4月11日,四川成都某陶瓷厂开车后出口硫化氢一直不合格,长春东狮公司技术人员到现场勘查后发现,主要是喷淋密度过低,气液接触不良,造成出口硫化氢超标
此陶瓷厂有关数据如下:
1. 气量25000 Nm3/h
2. 入口H2S<3g/Nm3
3. 出口<50mg/Nm3
4. 脱硫塔直径为3.4m高为30m内装三层散装填料
5. 再生部分为低塔再生槽,直径为4000*4600*5400,再生器上安装十只喷嘴为20mm的喷射器。
6. 脱硫泵,再生泵均为三台,每台为200m3/h,设计两开一备
7.使用纯碱液吸收,溶液组份都在指标之内
此厂刚开车时,出口硫化氢还可以,三天后出口硫化氢就超标了,达到100mg/Nm3以上。当时现场只开一台200m3/h脱硫泵,一台200m3/h再生泵,经过现场勘查及计算得出的结论是,对于这样的脱硫塔喷淋密度只有22m3/m2.h,显然这样的喷淋密度是满足不了生产需要的。那么它为何只开一台200m3/h脱硫泵呢,设计应该开两台呀,如果开两台喷淋密度就能达到44m3/m2.h。这里又暴露出一个问题,再生憋压,主要体现在十只喷嘴为20mm的喷射器上(每只喷射器通过溶液量约20m3/h)喷嘴过小,不能通过两台泵的循环量,也就是说,达不到44 m3/m2.h的喷淋密度,为了稳定生产,只能开一台脱硫泵,一台再生泵循环生产,如果开两台脱硫泵生产,贫液槽和富液槽不平衡,那只有开一台泵生产,所以,对于直径3.4m的脱硫塔来说,喷淋密度这么低,气液偏流不能充分接触,当然出口硫化氢就超标了。
那么此厂的硫化氢是如何达标的?采取的措施是,更换再生槽喷射器,使喷嘴扩大到28mm以上,保证每只喷射器通过溶液量在40m3/h以上,这样才能保证喷淋密度。事实证明,更换了喷射器后,提高了循环量,保证了喷淋密度,出口硫化氢立刻就降至50mg/Nm3的指标要求。
二、喷淋密度低,造成塔阻力上升,影响运转周期
造成塔阻力上升的因素比较多,有轻瓷填料破碎,溶液杂质多,波纹填料倒伏,副盐高,悬浮硫高,焦油多等等,这些因素都可能使塔阻力上升,但喷淋密度低也是造成塔阻力上升的主要原因。
现在不管是焦炉气,窑炉气,还是半水煤气等发生炉都需要H2S的处理,处理H2S普遍的采用湿法脱硫和干法脱硫,脱硫塔一般都设有三层填料,或散装填料或规整填料,就是为了气液充分接触。当气体经过脱硫塔由下而上通过第一层填料时,与由上而下的脱硫液逆流接触,通过888脱硫催化剂催化反应,把H2S转变成单质硫,从上往下依次通过第二层,第三层填料,把未转化成单质硫的H2S继续吸收转化,最后随着溶液带出脱硫塔。那么吸收了H2S含有单质硫的溶液就是要通过三层填料,依次流出脱硫塔去再生系统。如果喷淋密度低,气体在上升过程中就把硫颗粒,灰尘,焦油等不溶物沾在填料上,由于喷淋密度低,这些黏附物得不到攒动及冲刷,不能融到溶液中,更不能随着溶液带出脱硫塔,时间久了,这些地方就形成了干区,随着时间的推移,干区面积越来越大,气体上升通道越来越小,造成塔阻力上升。
举例说明:山东某吕电公司就出现喷淋密度低,塔阻力上升的问题
这里简介一下有关生产数据:
1. 气量35000Nm3/h
2. 入口H2S<5g/Nm3
3. 出口H2S<50mg/Nm3
4. 脱硫塔直为4.5m
5. 脱硫泵为500m3/h
此公司脱硫开车催化剂采购的是长春一家PDS催化剂,开车近两个月,不仅出口硫化氢超标,而且脱硫塔阻力上升,严重时上升到8KPa以上,严重影响了煤气的输出,被迫停产,扒塔清填料。
此次事故得到了吕电公司领导的高度重视,经过市场调研,最后决定请长春东狮公司专家,现场指导分析事故原因,得出结论是:
1. 脱硫泵设计流量偏小,喷淋密度只有31.5m3/m2.h,喷淋密度低是堵塔的主要原因
2. 催化剂质量差,氧化能力弱,载氧能力不足,形成的单质硫颗粒细小,不利于再生泡沫浮选(开车两个月一直不出泡沫)
3. 售后服务技术力量薄弱
设备经过检修,改造完善后,生产一切正常,SO2在线监测始终<20mg/Nm3采取的措施是:
一个是提高了泵的循环量,脱硫泵在800m3/h,喷淋密度在50m3/m2.h以上。
另一个是使用了长春东狮公司脱硫催化剂。在长春东狮公司技术人员的指导下, 从开车使用东狮公司催化剂后,生产立马出现转机,SO2在线监测两天就达标,塔阻力没有出现上升趋势,很稳定,得到了厂家的一致好评。
通过以上两个案例分析,我想说明的是喷淋密度在生产中的重要性。只有保证了喷淋密度,才能保证净化度。只有保证了喷淋密度,才能保证运转周期。
在脱硫催化剂的采购方面,建议一定选用性价比高,净化度高,氧化能力强,不堵塔等等性能的高效脱硫催化剂,另外还必须具有很强的专业售后服务技术经验做后盾,能够为企业解决后顾之忧,否则不能够保证生产长周期稳定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