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战吧 关注:117贴子:2,031
  • 376回复贴,共1

太空战机是机动还是隐身重要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在现代战争中,一旦被敌方雷达锁定,就很难逃脱,

这是因为,雷达可以精确测距,测速,测角,

使用雷达作为火控的武器,命中率极高,

不说导弹了,即使是雷达制导的普通火炮,也能通过同时跟踪目标和炮弹,用闭环射击,用打出不错的伤害,

所以,雷达隐身能力是太空战机最重要的保命手段,

------------

同时,战机作为机动极高的武器平台,机动能力也能带来一定的生存能力,

高机动能力,可以减少暴露在敌方火力之下的几率,迅速摆脱敌方雷达跟踪,

甚至,在已经被导弹锁定的时候,高机动能力也能通过不断变换方向,迫使导弹同样不断修正航线,从而耗尽导弹的dv,来摆脱导弹攻击,

然而,在太空里,任何机动,都会伴随高温尾焰,带来红外暴露,

所以,在没有被敌人雷达锁定时,胡乱机动,只会带来红外暴露,招致更多攻击,

-----------
归纳起来,就是:

1)隐身是最重要的保命手段,

2)机动是最后的保命手段,能不用,最好还是不用。


IP属地:广东1楼2024-10-25 13:04回复
    这里回复一下那位心理年龄幼态的网友,


    前面说的【看到导弹飞过来,也不躲】的场景,是指战机在3000公里外,以3G的加速度,加速29秒到0.833km/秒,

    这时战机的引擎产生的光亮和高温尾焰,肯定会红外/可见光暴露,

    然而,由于距离敌方3000公里,敌舰是不可能雷达锁定战机的,

    敌舰即使想要攻击,也只能凭借测量精度极低的被动光学探测,

    这样的探测精度,敌舰是不可能精确预测战机航线的,

    所以,即使敌舰发射导弹,电磁炮,甚至激光,

    也是基本上打不中,

    更不要说,战机只暴露29秒,很快就会关闭发动机,重新进入隐身状态,敌舰必定丢失目标,

    敌舰从发现,到测量,到开火的时间,都可能超过29秒,也就是根本来不及,或者根本没有完成测距,测速,测角等火控测量,就勉强开火,只是浪费弹药而已,

    所以这种情况下,即使战机发现敌舰的开火,有导弹或者电磁炮迎面飞来,也完全不需要躲避,

    真正需要躲避的,是战机已经接近到足以被敌舰雷达破隐,然后被雷达锁定的情况,

    由于雷达可以很精确地测距测速和测角,所以雷达制导的导弹或者炮弹,对战机有真正的威胁,

    这时的战机唯一保命手段,就是开加力,迅速逃躲敌方雷达锁定,甚至还不得不玩39机动,摆脱导弹的追逐。


    IP属地:广东2楼2024-10-25 13:22
    收起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IP属地:中国香港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4-10-25 14:00
      回复
        xswl自己说过的鬼话不认了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4-10-26 13:37
        回复
          隐身?且不说太空隐身无望。
          就算假设能隐身了,导弹不做会红外暴露的中段变轨就只有一个攻击窗口,这样无论你发射多少万发导弹,所有导弹都只能跟葫芦娃救爷爷似的排在一条弧线上一个接一个送。
          拦截方只需要击毁第一枚导弹,爆炸碎片就会自动连锁反应摧毁后面所有导弹。
          如果你中段变轨一次消除这种攻击窗口现象,那么你的所有导弹就提前红外信号暴露了。就算别的都隐身了,这也不就自破隐身了?


          IP属地:贵州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4-10-26 18:56
          收起回复
            被吃了?那我从后台截图补发一遍吧


            IP属地:贵州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4-10-26 18:58
            回复
              就算退一万步,假设真有那么一种太空隐身导弹。
              这东西也没啥意义的。很简单,一枚导弹隐身不足以突防,一串隐身导弹,那只需要拦截第一枚就能通过连锁碰撞拦截全部。


              IP属地:贵州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24-10-26 19:32
              回复
                一架10米长,2米直径的太空战机,受光照面积,是20平米,

                太阳常数被一致取为1357W/m2,光照发热功率是27.1kw,

                雷达30kw,一个人的发热是120w,加上电子设备,加上光照发热,一共散热功率,大约是60kw,

                圆柱形表面积69平米,加上散热板扩展3倍面积,是276平米,

                按照斯特藩-玻尔兹曼公式,表面温度,是248.7k,零下24.3度,

                F35的EOTS对大约5平米,背景温度-40度,100度的高温飞机蒙皮的探测距离,是80公里,

                同样性能的EOTS,对正面面积20平米,背景温度2.7K,表面温度248.7K的目标,感应距离,大约是71公里。


                IP属地:广东8楼2024-10-26 19:38
                收起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dozyworker
                  你想象的导弹群彼此平行,保持十公里间距的阵型,把轨道延伸补完,是不是就要把焦点平移十公里才能达到你说的那样的阵型?请问椭圆轨道的焦点是引力中心天体,那个可以平移么?不可以吧,都说到这个份上了还不清楚你对于轨道力学的理解错在哪么?:


                  IP属地:贵州9楼2024-11-03 22:34
                  收起回复
                    @dozyworker :请问你轨道长轴差10公里的平行导弹阵怎么射出来的?你导弹发射的位置就会是导弹轨道的远拱点么?可能么?请问你这种违背牛顿力学的轨道是怎么射出来的?


                    IP属地:贵州10楼2024-11-04 21:36
                    收起回复
                      神人


                      IP属地:广西11楼2025-01-20 22:2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