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文宗吧 关注:52贴子:210

【偶遇*照片】文宗生母贞献皇后萧氏故里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早先便知,唐文宗生母萧氏是闽人,当地人亦颇以此为荣,至今福建晋江还有个“萧妃村”据说就是萧氏的故乡,以萧妃为村名纪念为大唐诞育过一位天子的萧氏。至于村子具体方位我原先并不清楚,且日常俗务繁忙,哪来空闲时间专程寻觅去发思古悠情?不想近日却因事路过萧妃故里,信手拍得几张照片,有这偶遇或许是冥冥之中与文宗母子有些许缘分吧……小生一向很懒,本来只想上传照片了事,不过还是略加了几行文字以充说明,勿嫌画蛇添足。


1楼2010-10-31 13:01回复
       
        省道旁“利瑶工业园”的大招牌下有一行门楣小字“萧妃故里”!庙小神灵大呀,不用说,路过传说中大唐文宗皇帝生母贞献皇后“萧妃”的老家了,此地
    现今是福建省晋江市龙湖镇的烧灰村。惊奇之余二话不说,驱车直入隘门。

    


    2楼2010-10-31 13:06
    回复


      3楼2010-10-31 13:07
      回复

        进入村中先是一片工业区,无甚可观。


        4楼2010-10-31 13:08
        回复

              华侨捐建的萧妃亭,现在村子里貌似以许姓者居多,石牌的落款有“萧妃村”字样。炎炎夏日在凉亭遮蔽下的路人,不知道会不会有人想起这位千年前的娘娘,能纳得这一丝凉意也是托她的福泽了。
          


          5楼2010-10-31 13:09
          回复


            6楼2010-10-31 13:10
            回复


              7楼2010-10-31 13:10
              回复

                     村道旁孤零零一座土地庙,远在长安十六宅的萧妃也如这般孤寂的身影吧……去国离乡之日不知萧妃有没有能够依依辞别家乡的土地神。好在文宗仁孝萧妃也能得以慰藉,就像这土地庙旁也算还有一排依依杨柳为伴。
                


                8楼2010-10-31 13:12
                回复

                      信手胡拍,一大片农田。这村子出了位娘娘、大唐皇帝是这里的亲外甥……不知道会不会有好事者附会些风水龙脉之说。

                  


                  9楼2010-10-31 13:13
                  回复

                        在闽南方言中“萧妃”与“烧灰”谐音,久而久之由雅变俗,“萧妃村”居然被讹成了“烧灰村”, “烧灰”约定俗成的成了现在行政区划中的正式村名。不过当地人似乎并不买账,往往还是以“萧妃村”称之,就如同上面那个石牌的落款。

                        


                    10楼2010-10-31 13:14
                    回复

                          行色匆匆,在萧妃村只是走马观花逛荡一圈,临别时不禁又回望了一眼门楣上那行“萧妃故里”……
                      


                      11楼2010-10-31 13:16
                      回复
                        【史料链接】——穆宗贞献皇后萧氏,福建人。初,入十六宅为建安王侍者,元和四年十月,生文宗皇帝。宝历三年正月,敬宗遇弑,中尉王守澄率兵讨贼,迎江王即位。文宗践祚之日,奉册曰:「嗣皇帝臣名言:古先哲王之有天下也,必以孝敬奉于上,慈惠浃于下,极诚意以厚人伦,思由近以及远,故自家而刑国。以臣奉严慈之训,承教抚之仁,而长乐尚郁其鸿名,内朝未崇于正位,则率土臣子,勤勤恳恳,延颈企踵,曷以塞其心乎!是用特举彝章,式遵旧典,稽首再拜,谨上穆宗睿文惠孝皇帝妃尊号曰皇太后。伏惟与天合德,义申锡庆,允厘阴教,祗修内则。广六宫之教,参十乱之功,颐神保和,弘覆万有。」
                             后因乱去乡里,自入王邸,不通家问,别时父母已丧,有母弟一人。文宗以母族鲜亲,惟舅独存,诏闽、越连率于故里求访。有户部茶纲役人萧洪,自言有姊流落。估人赵缜引洪见后姊徐国夫人女婿吕璋,夫人亦不能省认,俱见太后,呜咽不自胜。上以为复得元舅,遂拜金吾将军、检校户部尚书、河阳怀节度使,迁检校左仆射、鄜坊节度使。先是,有自神策两军出为方镇者,军中多资其行装,至镇三倍偿之。时有自左军出为鄜坊者,资钱未偿而卒于镇,乃征钱于洪。宰相李训雅知洪诈称国舅,洪惧,请训兄仲京为鄜坊从事以弥缝之。洪恃与训交,不与所偿;又征于卒者之子,洪俾其子接诉于宰相,李训判绝之。左军中尉仇士良深衔之。时有闽人萧本者,复称太后弟,士良以本上闻,发洪诈假,自鄜坊追洪下狱,御史台按鞠,具服其伪,诏长流驩州,赐死于路,赵缜、吕璋亦从坐。洪以伪败,谓本为真,乃拜赞善大夫,赐绯龟,仍追封其曾祖倰为太保,祖聪为太傅,父俊为太师,赐与钜万计。本,福建人,太后有真母弟,孱弱不能自达,本就之,得其家代及内外族属名讳,复士良保任之,上亦不疑诈妄。本历卫尉少卿、左金吾将军。开成二年,福建观察使唐扶奏,得泉州晋江县令萧弘状,自称是皇太后亲弟,送赴阙庭,诏送御史台按问,事皆伪妄,诏逐还本贯。开成四年,昭义节度使刘从谏上章,论萧本伪称太后弟,云:「今自上及下,异口同音,皆言萧弘是真,萧本是伪。请追萧弘赴阙,与本证明。若含垢于一时,终取笑于千古。」遂诏御史中丞高元裕、刑部侍郎孙简、大理卿崔郇三司按弘、本之狱,具,并伪。诏曰:
                             恭以皇太后族望,承齐、梁之后,侨寓流滞,久在闽中。庆灵钟集,早归椒掖,终鲜兄弟,常所咨嗟。朕自临御已来,便遣寻访,冀得诸舅,以慰慈颜。而奸滥之徒,探我情抱,因缘州里之近,附会祖先之名,觊幸我国恩,假托我外族。萧洪之恶迹未远,萧本之覆辙相寻,弘之本末,尤更乖戾。三司推鞫,曾无似是之踪;宰臣参验,见其难容之状。文款继入,留中久之。朕于视膳之时,频有咨禀,恭闻处分,惟在真实。丐沐堕桑,既无可验;凿空作伪,岂得更容?据其罪状,合当极法,尚为含忍,投之荒裔。萧本除名,长流爱州;萧弘配流儋州。
                             初,萧洪诈称国舅十数年,两授旄钺,宠贵崇于天下。萧本因士良乡导,发洪之诈,联历显荣。及从谏奏论,伪迹难掩,而太后终不获真弟。
                             文宗孝义天然,大和中,太皇太后居兴庆宫,宝历太后居义安殿,皇太后居大内,时号「三宫太后」。上五日参拜,四节献贺,皆由复道幸南内,朝臣命妇诣宫门起居,上尤执礼,造次不失。有司尝献新瓜、樱桃,命献陵寝宗庙之后,中使分送三宫、十宅。初,有司送三宫物,一例称赐。帝曰:「物上三宫,安得名赐?」遽取笔涂籍,改「赐」为「奉」。开成中正月望夜,帝于咸泰殿陈灯烛,奏《仙韶乐》,三宫太后俱集,奉觞献寿,如家人礼,诸亲王、公主、驸马、戚属皆侍宴。上性恭俭,延安公主衣裾宽大,即时遣还,罚驸马窦浣两月赐钱。武宗即位,供养弥谨。萧太后徙居积庆殿,号积庆太后。会昌中崩,谥曰贞献。
                                                             (《旧唐书》卷五十六列传第二后妃下)


                        12楼2010-10-31 13:22
                        回复
                          衷心感谢楼主


                          14楼2010-10-31 14:59
                          回复
                            因为是用手机随手拍的,质量确实不怎样,被评做精华受之有愧……


                            15楼2010-11-21 12:43
                            回复
                              对萧妃还真是没有印象,看楼主的文字注释感觉有些伤感。


                              IP属地:福建17楼2011-08-03 16:2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