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你错了,你自己都知道是气声,
必须轻吹,气缓音秀。
你要用腹部的肌肉控制出来的声音,慢慢地腹部内收,轻轻的才不燥。
可以看看我以前的贴16楼
https://tieba.baidu.com/p/6069214633?pid=124606274337&cid=0#124606274337------------------重点词语:控制力,对抗力,保持力。
“气沉(归)丹田”的所谓“沉”或“归”,其真正含义是提示演奏者,气要吸得深。
只有深到一定程度,才会产生“沉”至“丹田”之感。当然要“沉”得适度。
即利用“丹田”的力量(绷紧)将吸入的气息控制住,按需要或急或缓地呼出。
其实,“丹田气”的“沉”与“归”,
在另一层意义上说,是一种肌肉感觉。
是由于吸气时胸腔向垂直方向扩张,膈肌中心下沉而产生的一种压力,迫使位于其下方的腹内脏向下移动(压缩),间接刺激小腹壁感受器,从而引起腹壁肌肉的一种感觉反射。
是上腹肌与后腰肌的反控作用所致。
这种“沉”(归)的特殊感觉,恐怕就是民族传统管乐吹奏中“丹田气”优越于其它呼吸形式的主要之点。 ,特别是在呼气时加之演奏者有意识地收缩腰、腹肌,驱使这种上顶的力量进一步加剧。
---------这种“力”叫“作用力”(亦称“推动力”)。
两种力量对抗的前沿,就是人们通常说的“呼吸支持点。
管乐吹奏与歌唱一样地离不开这种“支持”。
如果放弃对抗,失去这种“支持”,气息就会象泄气的皮球一样,失去控制,一泄而光。反之,受到这种“支持”的气息,就会有控制地、灵活自如地象春蚕吐丝似的,源源不断地身外输送。特别是吹奏高音中强音时,这种“支持”显得尤为重要。
它是“丹田气”中,“沉”与“提”的结合。是使呼出的气息得以保持均匀、平稳、适中的关键。否则,将会使音高发生变化,造成音色发闷或发燥。
-----------因此,气息的运用要始终处于“丹田”压力的严格控制之下。
使“作用力”(推动力)与“反作用力”(“保持力”)之间的对抗始终贯穿于“气沉丹田”与“丹田提气”的全过程。
必须强调指出,“丹田气”在运用过程中,除了做到“气沉丹田”及“丹田提气”之外,还必须同口形的选择,“口风”的变换,舌、喉的运动相互配合,只有诸因素的统一、协调,才会获得满意的艺术效果。
“丹田气”呼吸法,是祖先留下的一份珍贵遗产。
从古到今,我国的传统管乐吹奏,
运用这种呼吸法培养了难以数计的吹奏高手和大师。
今天,为了振兴民族音乐,需要更好地继承和发扬这份珍贵的民“丹田提气”,
同“气沉丹田”一样,概括了呼吸的全过程。
-----------------------“提”与“沉”是矛盾的统一。
所谓“提气”主要是指呼气。呼气时,小腹肌肉连同它周围的腰肌一起,逐渐向里向上收缩,使吸气时受到挤压的腹内脏向上推进,迫使膈肌作原位回升,从而将贮存于肺部的气息,根据乐曲的需要有计划、有节制的呼出。
“提气”一说,在吸气时并非将气吸的很浅,而是要求将两肋张开。
呼气时,应尽可能持久地保持胸廓的“抬起”状态,似有双手提物之感,并贯穿始终。
“提”要同“沉”结合起来,不能一要求“提”就忘掉“沉”。
否则就会顾此失彼,影响演奏效果。
在正常呼吸的情况下,膈肌的上下移动是微小的,不显著的。
而在吹奏时(特别是吹奏高音或强音),需要强化吸肌肉。
由于胸腔向纵横作全方位扩张,使肺部气息大量增加;气息的向下扩展,迫使膈肌明显地下沉,从而产生一种向外、向下扩张的力量,使腹肌与胸腔软肋收缩的速度受到了限制。
----------------------这种“力”叫“反作用力”(亦称“保持力”)。
“气沉丹田”的“沉”力,指的就是这种“力”。
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要把气“坐住”。
由于膈肌的下沉,使腹腔内脏受到来自上方的挤压,便本能地产生了一种向上顶的力量。
----------练习久了,这些力就会变成你的“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