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器和人一样,都有性格的吧
在乐团看了这么久的故事,特定声部的乐手,尤其是那些“脱颖而出”的乐手,强化了乐器给人的印象。同时,乐器在乐团和乐曲里的位置和角色,也会在潜移默化中塑造乐手性格。
单簧管和小号,就是君越中,最为重要,最为耀眼,最为有特点的声部。而这两个声部的乐手,也是很有特性的。
从单簧管声部开始。在古早的19春,是我第一次接触单簧管声部。那时的情况是,几位大佬带飞众多零基础,但总体呈现的效果比较刺耳。因为蛋黄在管乐曲中承担着C位的角色,所以客观上,对水平和熟练度要求高。这和声部的客观情况有着天然的矛盾。熟练的同学能够有所收获感,但和预想的效果有距离;不熟练的同学体验感不太好,往往很难完整地跟下来。19秋,随着更多大佬的加入,例如xu一fu,天宇妈妈等,单簧管声部的力量有所加强,有直接就能用来演出的成手了。并且,零基础教学和训练的成果也初步显现,两三个月基本就能拿下简单的曲目。这时,蛋黄管声部的繁荣背后,似乎若隐若现着一些问题,但是可能没人意识到,也没人关心。
直到疫情之后,20年大演出,又是一批新零基础单簧管,与为数不多训练出来的成手,在天宇妈妈的带领下,完成曲目的演奏。这时我发现,蛋黄管虽然声势浩大,实则作为乐团的C位,中流砥柱的成手依然很少,很难练成而达到乐曲的需求,而零基础同学大多浅尝辄止,得不到反馈而退出。演出结束后经过大低谷,留下的单簧管,参与排练的,几乎只有大佬和半熟成手。这时,单簧管声部的供需不平衡更是放大了它的重要性。最终,第一位由现实情况筛选下来的抽象单簧管代表,泡泡,出现在了君越舞台上。
泡泡代表的是一类,想借助乐器属性和乐团平台,强化个人特性,并且在人群中脱颖而出的“强者”、“卷王”。他们心里有一种优秀者的标准,并且在一些指标上不断追求,比如卷学分绩。此外,他们也会从言语中,经意或者不经意地流露出一种优越感,尽管有时会以卖弱或者自嘲这类的反话形式展现。单簧管声部或者首席的重要性,会强化他们自我优秀的认识,尽管他们的演奏并不能让指挥满意,但可能泡泡能够屏蔽这些指责。“我在某某方面已经这么优秀了,而且我已经是单簧管声部的代表/首席了,那么我单簧管就很优秀了,并且在人生的更多方面也会一样优秀”、“你们这些人,单簧管吹得不好,你们就不如我,就是不思进取的人”。可能就是这类人心中最真实的想法,尽管他们可能不会说,甚至都不会清楚地认识到。
那么有的同学们就会问了,那如果他们各方面都优秀的话,承认他们强不就完事了,就算被贬低一下也就忍了。问题就出在这里。这类人,在乐团里,首先,单簧管的演奏,就没有达到指挥和曲目的要求,并且吃老本,不练习。那么在乐手和首席这方面,他们就谈不上优秀。上一段的逻辑便不攻自破了。